武昌鱼
作者: 马丽丽“我们家沈老师从不吃鱼,你赶紧拿走吧!”
沈易到家的时候,客厅里站着一个中年女人,手里提溜着两条胖胖的鱼。保姆正在催促这个女人带着她的鱼离开。尽管沈易将近二十年没吃过鱼了,但还是一眼看出来,那是两条肥美的武昌鱼。
七月份的武昌鱼还未产卵,鱼肉鲜香,没有腥味,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沈老师,这位大姐说她是李强的老婆,非要给咱送鱼,我都说了你从不吃鱼!”保姆阿姨小心翼翼地看着沈易的脸,生怕他怪罪似的说道。她刚来沈家干活儿的时候买过一条武昌鱼,烧好端上餐桌后,发现沈易看着那条鱼脸色很阴沉。那顿饭,他始终不动那条鱼,他的家人也都没吃那条鱼。
女人满脸窘迫,发间夹杂的白发显得愈发刺眼。听见保姆阿姨称“沈老师”,便如同看到救星,拎着鱼急切地趋到他跟前。她手里的鱼适时地扭动起来,昭示着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沈领导您好,我是李强的老婆,这是俺的一点儿心意。”女人弯着腰,把手里拎的鱼微微向上扬了扬,接着又要从口袋里往外掏什么。沈易当即出言制止了她。女人的笑脸比哭还难看,可一时也顾不得,继续说道:“俺家李强可怜啊!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孩子说要把录取书撕了,学都不上了,要出去干活儿给他爸治伤……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女人期期艾艾地说着,忍不住流下泪来,又觉得在这个场合哭泣似乎不大合适,连忙用衣袖擦了擦。
沈易听完,终于开口道:“我不吃鱼,请回吧!李强的安全事故,我会根据客观事实向上级汇报的。”
晚饭后,沈易回到书房再一次查阅李强的安全事故资料。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是用人单位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催促工人开工,造成了这一起事故,导致建筑工人李强从二楼坠落,摔成了高位截瘫。作为综合事故调查组的组长,从介入调查开始,沈易就觉察到一股隐秘的力量在阻挠他。
李强的老婆失望而去的背影又一次出现在沈易的脑海里,还有被拒绝的那两条武昌鱼。沈易不想看到鱼。
沈易的思绪回到二十多年前。
那一年夏天,沈易被北方某大学录取。经过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短暂狂喜以后,沈易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家里。他明白家境困窘,他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家里根本交不起他上大学的费用。那天回到家他便和父母说,书不读了,他要出去干活儿补贴家用,让弟弟妹妹继续上学。母亲听完,愁得直抹眼泪。父亲蹲在屋子一角,眉头紧锁。谁都没有注意,小脚的奶奶什么时候跑出去了。奶奶七十多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可那一天她居然听明白了:她的易伢子要上大学,可是家里没足够的钱。
那天,家人谁也没留意奶奶什么时候出了院子。奶奶摸到集市上,在她贴身的衣服口袋里翻了半天,翻出来一点儿零碎钞票,七凑八凑在鱼摊上买了一条不大的武昌鱼。她提着那条鱼,一路走一路念叨:“给易伢子他姨奶奶送鱼去,易伢子要上学。”引来路人纷纷看她。
沈易的姨奶奶家的光景好些,奶奶是要去自己的姐姐家为孙子借学费。
奶奶的鱼没有送到姨奶家。刚下过连阴雨的乡间小道,湿滑异常,奶奶走到姨奶家村边的时候,摔倒在地。路过的村民有认识她的,忙去喊来沈易的姨奶。沈易和家人赶到医院时,奶奶的身体还是热的。奶奶买的那条武昌鱼被人捡回来挂在医院抢救室的门把手上,早已硬了。
在办奶奶的后事时,沈易就想,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吃鱼了。后来在姨奶奶和众乡邻的资助下,沈易顺利完成学业。
抢救室门把手上的鱼细细的,硬硬的。李强老婆手里提的鱼,胖胖的,鲜活着。它们都在沈易脑海里游啊游。沈易放下手中的资料,闭目沉思。
一个多月后,李强的这起安全事故结案,用人单位负全责。那天宣布结果后,沈易很疲惫。他走出办公大楼,遇见李强的女人,她身后跟着一位少年。他在少年肩上拍了拍,说:“好好读书。”
回家路上,沈易拐去水产店买了一条武昌鱼。到家,他把鱼递到保姆手里时,保姆明显很困惑。他笑了笑,说:“今晚就做清蒸武昌鱼。”
他进了书房,窗外是盛夏八月的风。
[责任编辑 冬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