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德育创新的新思路
作者: 赵志毅新时代德育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适应形势变化的选择,更是满足社会发展、学生心理诉求,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坚持中国立场所必须。
新时代德育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领。德育创新首先必须明确目标。新时代德育目标由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因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时代新人,为强国伟业奠基,是学校办学宗旨的新定位。新时代,必须坚持科学与思想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个人价值与服务人民相协调。这是德育的新的追求。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是德育创新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必须抓培养、抓培训,强化全体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的德育专业化。这就要求重视师德养成教育,将师德养成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制定教师法治培训大纲,开展法治教育,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教能力;等等。
再次,打造德育共同体特色课程。课程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德育创新首先要抓课程创新。“德育共同体”是课程推进新的增长点。构建德育共同体有助于强化铸魂育人体系,突出“润德”的重要性,创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推动德育多元化课程建设。学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校内外有效资源构建学生成人成才“共同体”。学校要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即时性。同时,以学生的需求和体验为出发点,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
从次,建立科学的德育考核制度。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学校必须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的德育考核制度,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形成“道德长城”,争取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用自身的魅力感化和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最后,健全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德育创新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走协同育人之路。应立足学校,以德育协同机制为指引进行创新。须构建德育网络平台,推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综合性育人基地。多方必须协同起来,创造实践机遇,帮助学生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锻炼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使之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和职业抱负。
【作者系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