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思且行且悟:“和合”文化引领下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
作者: 范天银摘 要 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天台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台职业教育集团扎根天台这片热土,结合中职学校特点,充分汲取地方“和合”文化精华,以德育为抓手,且思、且行、且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新样态。
关键词 “和合”文化;文化育人;内涵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1]天台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天台职业教育集团扎根天台这片热土,结合中职学校特点,充分汲取地方“和合”文化精华,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且思、且行、且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新样态。
一、且思:围绕“和合”文化进行顶层设计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表达人们思想认识的文字、数字和符号的总称。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精神等,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校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学校的产生、发展同步。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文化一方面将社会文化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又通过办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
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属于表层文化,精神文化属于深层文化,而制度文化则是“中间桥梁”,旨在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起来。因此,学校文化可以形象地视作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外显、以制度文化为纽带所组成的“同心圆”系统。
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吸收地域文化精髓,以“和合”理念为指导,提炼出“四立四知”的办学理念,即“和合立人,我知我谁;和合立德,我知我为;和合立身,我知我材;和合立心,我知我慧”。根据这一办学理念,学校逐步探索出“自律、自觉、自强、自尊”的四段式德育模式,引导学生明事理、懂道理,做一个“大写”的中职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不断提高办学理论水平,对学校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了“一核三融四系”的学校文化模式,即以“和合”理念为核心,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相融合,进行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行为系统建设,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和育人效果。
二、且行:融入“和合”文化推进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不只是一种理念和口号,更是一种行动。学校结合实际,在“和合”文化的引领下,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职业的“和合”,不断夯实文化育人工作。
(一)理念系统的确立
学校文化理念系统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整体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呈现,其形成主要来自师生对学校存在的意义、使命、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的认定。理念系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源头和根本。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度挖掘,确定了“正身、乐学、强技”的校训。“正身”是指修养身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乐学”是指态度端正、方法正确、乐在其学;“强技”是指提高技艺、增强技能、善于应用。此外,学校还确立了“明德正行、崇文尚雅”的校风,“厚德泽人”的教风,“好学力行、智技并进”的学风,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和师生的交流对话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视觉系统的设计
学校文化视觉系统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它主要通过文字、图形和符号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教育理念。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校徽的整体造型选用“天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以及教学、技术、技艺的英文首字母“T”。外框的蓝色“T”字造型抽象成三角形,给人以昂首腾飞的感觉,体现了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内部的白色“T”字造型坚持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同时也是“人”字的变形,体现了学校“和合”的办学特色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学校结合“和合”理念,将教育理念与文化底蕴融于建筑景观之中,如学校建成的“和合”办公楼、“和德”“和行”“和文”“和雅”教学楼、“合技”“合艺”“合作”实训楼、“和睦”“和顺”学生公寓等。学校还精心设计了“和合文化长廊”“和合文化雕塑”“和合文化讲堂”“和合文化书吧”,营造了一个美丽温馨的校园环境,带给师生美的体验和感受。
(三)听觉系统的打造
学校文化听觉系统是指一切可以表现学校个性特点的声音符号所构成的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铃声、校歌与广播站。以铃声为例,校园铃声是对师生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录制教师、学生自己的声音,使用个性化的上课、下课、就寝、起床等“和合铃声”,在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等区域分时段对师生进行学习、活动和生活上的温馨提示。在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人性化的铃声传遍整个校园,优美的铃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校园内度过美好的时光。
(四)行为系统的规范
学校文化行为系统是对理念系统的具体化,包括建章立制、领导行为、师生形象等,是学校全体师生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品位,是师生行为在校风、教风、学风、作风方面的具体体现。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狠抓师德行风建设,通过开展“讲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活动,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强化师生行为管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红五月和合技能周”“和合校园艺术节”“和合讲堂”“和合艺术进校园”“和合教育成果展”等,为师生的才艺展示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且悟:培育“和合”文化重视寻源固本
面对多元文化林立、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以文化、学校和师生为本,遵循不忘本来、着眼未来的原则,坚持在文化融合中寻找契合点,采取多种策略,积极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一)以文化为本,重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上启下、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将传承优秀文化视为根本,使之与学校文化构建形成内在的统一。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秉持这一原则,对“和合”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尝试将“和合”文化的精髓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以此实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和合”文化在校园土壤中焕发生机,赋能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二)以学校为本,重创新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文化传统,深度挖掘这些文化传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阶段、目标、策略、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敏锐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创新性地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度开掘与生动诠释。学校着重从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行为系统等维度进行综合性构建,确保文化创新既植根于学校固有的文化底蕴,又紧密贴合现实需求,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在尊重传统与拥抱变革之间的巧妙平衡。
(三)以师生为本,重参与
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即确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在建设学校文化时,学校理应引导师生参与,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取舍,这样既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让师生乐于接受,能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真正做到教师引领、学生受益、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做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育人工作的开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理想的教育状态莫过于借助无形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悄无声息地滋养学生的心灵。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致力于让“和合”文化滋润每一位师生的心田,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双重效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责任编辑︱赵 庭
作者简介 范天银,浙江省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