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步”育人法:探索学校德育教学改进之路

作者: 陈宁 石红娟

唐县田家炳中学秉持田家炳先生“育德为首,育才次之”的教育理念,立足实际,以唤醒学生学习激情、培育学生良好品格,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品质为基本目标,使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心怀家国、敦品励学、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三大步”德育教学模式为基础,即“每天三小步,一年一大步,三年三大步”,创设学生励志体系、班级德育课程体系、导师育人体系、班级管理“三用”体系,从学习、生活到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内驱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励志体系

学生励志体系是学校德育实践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该体系以励志信、激情宣誓为主要内容,以反思与成长记录为基本形式,以自我评价为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

(一)励志信、激情宣誓

励志信内容基于各学段重点采取差异化设定,所有励志信都装订在德育校本教材《咱们一起来对话》中。励志信、激情宣誓以“读、思、行”为基本形式开展。一是“读”,即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励志信,要求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连读三周,朗读时需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读后需进行宣誓,要求学生右手握拳高举,勇敢表达内心的声音。二是“思”,即组织学生填写成长记录,留下成长的痕迹。三是“行”,即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我。

(二)反思与成长记录

学校为学生特别制定《成长册》,封面设计包含学生的姓名、班级、座右铭及最想说给自己的话,为学生带来积极暗示。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成长册》中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倡导学生更多地记录积极事项,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激励;教师在批阅过程中,也应做到“多肯定,少批评”,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最优潜意识。学校坚持对学生的消极意识进行控制,为学生打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此外,《成长册》中还设有家长留言板块,要求家长每周批阅、留言,为亲子互动提供新的形式。

(三)行动与自我评价

“行动与自我评价”的开展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学校要求学生主动克服坏习惯、树立好习惯,每天有所行动;要求学生在自我激励与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每天有所进步。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学生励志体系评价

学校构建以班级为单位、以激励学生为目的的学生励志体系。学生励志体系以学段为基本单位,旨在唤醒学生潜意识、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爱国守纪、孝悌仁信的良好品质,实现“一年一大步”的教学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围绕固定主题,以“读、思、行”的形式,开展为期二十一天的诵读、宣誓活动,通过内容的反复呈现,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确认与暗示。以第四封信“我文明我有礼貌”为例,学生不断重复“我文明我有礼貌,爱我中华,爱我校园;抖擞精神,迎接明天”,使学生坚定地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二、班级德育课程体系

班级德育课程是有主题、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德育的一种课程形式。班级德育课程校本化、系统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力争做到德育人人抓、处处抓、时时抓、事事抓,齐抓共管,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

(一)“大课堂”

“大课堂”以励志、育德为主要内容,以“三步走”为基本操作模式,以集体诵读主题励志信为具体实践形式。“大课堂”课程形式丰富、参与主体广泛,每位教师、学生都可成为“大课堂”的主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带领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大课堂”使学生在更宽广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力量、收获成长。

(二)“九个一加一”课堂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校创设“课前一分钟”德育课堂,即“九个一加一”课堂。“九”即每天的九节课,“一”即“课前一分钟”德育课堂。第一节为“一分钟闭目计划”;第二节为“一分钟班歌或励志歌曲”;第三节为“一分钟振臂高呼誓言”;第四节为“一分钟军姿”;第五节为“一分钟齐读励志信”;第六节为“一分钟新闻快讯”;第七节为“一分钟标准坐姿”;第八节为“一分钟演讲”;第九节为“一分钟闭目自省”。加“一”即“一名老师一分钟德育班会”。 “九个一加一”德育课堂从闭目计划开始,以闭目反省结束,彰显了课程设计的完整性。

(三)“观新闻,知天下”课堂

为丰富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校打造每天三十分钟的“观新闻,知天下”课堂。课上播放的视频内容由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组搜集并重新剪辑,在晚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二十分钟的新闻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做笔记,并针对当日新闻内容做十分钟的集体讨论。以观看新闻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责任之担当,观中国、世界之变化,树远大理想,立报国之志。

三、导师育人体系

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进行分配,由全体教师作为育人导师,每位育人导师负责一至三个小组,从而开展全方位育人的导师育人体系。

(一)导师职责

导师育人体系以导师为主体、以学生小组为单位、以成长记录册为载体、以“每天三小步,一年一大步,三年三大步”为目标。育人导师需遵循五项基本职责:一是每周对学生的成长记录进行批阅;二是每月开展两次小组活动;三是每月抓典型,开展重点育人;四是每学期完善学生档案,进行学生家访;五是每学年总结“一大步”的完成情况。

(二)成长记录册

成长记录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也能够通过导师的批阅增进师生交流。其中,主题式成长记录有利于塑造更为和谐的学校、班级及宿舍文化。学生常态化的填写及导师对记录的批阅已成为师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导师的交流、引导及关爱已成为促使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反思的重要途径。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以互助关爱、共同进步为目的,促使师生面对面、心连心。活动内容围绕励志信定期开展,以增强趣味性及体验性为基本原则,是学校励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获得力量,从而打开心扉,勇敢表达自身观点,阐述自身困惑,使导师得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助力学生成长。

(四)班级管理“三用”体系

班级管理因人而异,只有用心才能因材施教收获希望、用力才能赢得信任凝聚力量、用情才能感化学生追求卓越,“三用”合体,方能更好地育人。在常规活动管理上,学校严格设定早课、早操的流程与形式,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如“激情晨读”,唤醒新的一天;军姿训练,彰显蓬勃朝气。在学生管理上,学校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全面跟踪学生的成长。在课程管理上,创建“九个一加一”德育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学校创建德育团队工作室,力求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发挥引领作用。在家校合作管理上,学校积极开展感恩活动,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良好品质。在校园文化创建上,学校坚持班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打造极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

“三大步”励志教育使学校真正做到了从关注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同时,“三大步”励志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彰显了积极心理暗示的有益效应,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使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也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增添新了的动力。未来,学校将秉持初心,承继优良传统,实践先进理念,践行卓越追求,用心、用力、用情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培养德才兼备、礼义并重的新时代人才。

【陈宁,河北省唐县田家炳中学政教处主任,一级教师;石红娟,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文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