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立志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作者: 胡东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充分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落脚点在学生的“立志”上。2020年10月26日成立了“广州市天河区立志教育校际联盟”,共有27所中小学自愿参与,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成为联盟牵头学校。联盟通过了《天河区立志教育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专家团队和评课团队。联盟旨在通过立志教育校际合作的探索实践,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形成天河德育的特色和品牌,打造一批“立志教育”典型学校。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立志联盟各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成效初显。
一、四个进阶:
构建立志教育实践模型
立志联盟按照“四学段四进阶”总体设计开展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学段的学生,建立并运用“启志—明志—持志—成志”四进阶模型,开展科学系统的立志教育,适应不同年龄段的身心规律与发展特征,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将立志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中。
启志阶段。联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发现身边的优秀”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和事迹,寻找他们优秀背后的努力和定力;开展“读书启志”活动,以四月书香节为载体,推荐“立志书单”,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展“师生共读”“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撰写内省反思,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进取心;开展“榜样启志”活动,根据学生特点,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优秀家长、优秀校友来校交流,通过立志报告,启发学生勤奋读书、立志成才的热情。
明志阶段。研究学生立志的心理机制和内化方法,提升立志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树立目标、发展自己。在中学阶段进行系统的生涯教育,通过心理测评、个性分析、团队辅导、职业体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涯教育,将志向确立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让人生目标和方向更加明晰。
持志阶段。通过“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立下志向,作为自己人生的方向,并努力保持行动;开展“我的理想目标”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树立目标的重要性,更能理解坚持和行动的重要性。同时,联盟校开展“小班会”活动,让学生对照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真诚开展反思和交流,同学间敞开心扉,互助分享,形成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成志阶段。引导高年级学生形成稳定的志向和追求,并落实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行动中,同时引导学生立大志,明白立大志才有大格局和大成就。要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志向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保持“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初衷,从小就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三个维度:完善立志教育目标和内容
联盟对“立志教育”进行顶层设计,从“自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和“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中小学立志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探索立志教育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形成区域推进的中小学立志教育完整体系。
通过深入研究,联盟确立了立志教育的目标体系,以“实现自我主动发展、领会国家发展使命、树立远大奋斗目标”作为立志教育的三个层面,并制定了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小学低年级(1—3年级):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形成自信向上、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遵守规则,培养好习惯,有争做好孩子的目标。
小学中高年段(4—6年级):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控能力,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知道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能初步确立自己的志向。
初中学段: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公民意识,养成独立自主、乐观坚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形成乐于奋斗、善于合作等良好品质,将个人理想和强国复兴梦结合,有明确的认识和志向。
高中学段: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具备自主、自立、自律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强国复兴奋斗的远大志向。
为了更好实施“立志教育”,让远大理想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理解、认同、内化并践行,联盟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对内容进行安排,规划出总体的内容体系。
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缺点,认识生命的价值。了解国情,了解党史,了解中国梦,了解家乡,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集体、社会和国家中是有尊严、有使命的。
情感层面:悦纳自己,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产生对生命的责任感,知道自己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树立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情感,知道自己有建设国家的责任,树立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责任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乐于服务社会,树立“四个自信”,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行为层面:完善自我,学会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规则意识;懂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做有梦想的中国少年儿童。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建立集体主义观,形成生态文明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做受集体和社会欢迎的少年儿童。学习适应社会角色,提高参与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全面发展的追梦人。
三、六个项目,确保立志教育取得实效
立志教育联盟成员校分为六个项目组,各有侧重地探索立志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12年一体化、全方位的立志教育实施路径和策略,让学生获得成长的持续动力,实现学生理想信念水平的提升。
班会课程研究:小学按照“启志—明志—持志—成志”主题班会序列,中学按照“认识自我—关注社会—责任担当”主题班会系列,规范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求,开展主题课例研讨,三年完成近100个精品主题班会课例和教学设计,形成优质示范课例资源并实现共享。
思政课程研究:小学梳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立志教育内容,中学按照“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的顺序,进行教学片段设计和立志教育的内容安排。
学科课程研究:认真梳理学科课程中的立志教育内容,按照“人文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体艺类课程”“心育类课程”四类课程类别,从榜样人物、科学精神、人文风采等方面收集立志教育内容,进行立志教育教学片段设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立志教育。
特色课程研究:11所学校开展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课程,主要有先烈东小学的“红棉课程”、五山小学的“国学立志课程”、长兴中学的“敏行静养课程”、棠福学校的“伏羲立志教育”、天外的“卓越外交官课程”等,将立志教育和成员校教育实际紧密结合。
活动课程研究:按照时间轴,整理总结各学段的活动系列,将立志教育与学校节日纪念日活动、团队日、成人礼、百日誓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相融合,将爱国、立志、理想、责任等内容渗透其中,让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课程评价研究:认真研究评价的方案和过程性实施的反馈,对实施过程和结果及时评价,提升立志教育的效果。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立志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立志教育的模型框架,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未来,我们将继续进行学生心理和成长规律研究,扎实开展立志教育的行动和实践,形成天河区立志教育的经验范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胡东,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