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温暖
作者: 胡兆喜寒流袭来,气温陡降。上午第一节下课时,王老师领着三班的吕同学走进办公室,要找班主任“告状”。恰巧班主任不在办公室。王老师对我们说,上课时吕同学几次故意使劲跺脚,批评他,他还不认错。
没想到王老师的话音还未落,站在一旁的吕同学却梗了梗脖子,满脸不在乎地嚷道:“不就是跺跺脚吗?动不动就上办公室找班主任,哼……”好家伙,还没等老师来批评他,他反倒教训起老师来了。
吕同学满不在乎的言行一下子激怒了办公室里的老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教育着他。可是,尽管面对各位老师的批评,吕同学依旧表现出一副“油盐不进”的神情,不仅没有认错,还时不时地和老师们“辩驳”两句。
这时,一直埋头办公的吴老师走到吕同学跟前,伸出右手按上了他的额头。接着,吴老师又抽回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说:“你有点发烧吗?”随即,吴老师又捏了捏吕同学身上的衣服,说:“衣服穿少了吧,放学回家要记着添衣服,气温下降了。来,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吧。”
没想到奇迹竟然发生了。刚刚还是满脸不服气的吕同学一下子大声地耸动着鼻子,眼泪瞬间滚落而下。吕同学边抽搭边说:“我,我,我上课故意跺脚,扰乱课堂秩序……”见状,吴老师伸手擦了擦吕同学脸上的泪珠,说:“有错就要敢于承认,更要有勇气去改正,这才是好孩子嘛。好了,都男子汉了,还哭鼻子呢。”说着轻轻拍了拍吕同学的肩膀,说,“向王老师认个错,下次注意改正。”
当认了错的吕同学要走出办公室时,身后的吴老师又叮咛一句:“记住放学回家增添衣服。”半个身子已经出了办公室门的吕同学回过头来,满脸感激地说:“知道了,谢谢老师。”
目睹了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办公室里的老师们无不啧啧称奇,随即大家纷纷对吴老师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你可不要以为这是吴老师在“做秀”。吴老师已担任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是大家公认的一位优秀班主任。可以说,正是他一个又一个传递着爱、洋溢着温暖的动作,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对象,也成就了吴老师今天的美誉。
由此,我想到了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著名的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地先来了一阵冷风,凌寒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吴老师的教育方式可能就是对所谓的“南风效应”的一种生动诠释吧。和其他老师不同,面对一个违纪却又满不在乎的学生,吴老师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对他上纲上线式地说教、批评,而是用透着温情的肢体语言去关爱他、温暖他、感化他,从而让违纪的吕同学发自内心地真诚反省,继而认错、改错。事实证明,那些包含真情和关爱的言行举止,常常能以最快捷的速度、最有效的形式,抵达学生的灵魂深处,感动、温暖着他们的身心,使他们在温情的关爱中,明事理、辨是非。
少一些空泛的说教和声色俱厉的批评,多一些裹挟着温馨温情的细节关怀,让学生品尝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或许我们就会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时不时地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永康中学)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