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扉才能点亮梦想之光

作者: 安世龙

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农牧区,山大沟深。学校周边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农闲时期都外出务工,有些甚至常年在外。班上有一位名叫小贾(化名)的学生,他跟大多数学生一样,父母也常年在外,由爷爷奶奶看管。这个小男孩内向而害羞,眼中常常带着忧虑。

每天,我都能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教室的一隅,眼神空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课堂上他也只是静默,很少发言,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处在最底层。因为成绩的原因,小贾内心充满了自卑,甚至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焦虑。

一天,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小贾坐在教室的一角,虽然很慢但很用心地在写作。当看到他的作文时,我被深深触动了。他写道:“我想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不再害怕和别人说话,不再害怕犯错。我想变得开朗,像老师一样,每天都有笑容。”

这段文字是如此纯真,充满了渴望,令我心头一阵酸楚。他笔下的话语,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呼喊。我决定要帮助他,点燃他内心的梦想之火。

从那一天起,我逐渐走进了小贾的生活中。经常在课外或放学后的时间与他交流,聆听他的故事,分享我的经历。在课堂上也经常提问,并鼓励他。后来,我发现小贾喜欢绘画和写作文,于是便鼓励他在课余时间多画画,并带他一起探索美术的世界。我们一起用颜料和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将他的画作贴在了墙报和学校展示栏中。通过画画,小贾找到了情感宣泄和释放的途径,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接受并放下过去的困扰。

而我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他,还努力帮助他建立自信。我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最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还要与同学交流沟通,只有心情好了,学习才能好,知识学多了,才能用知识解决心理上产生的一些问题。

几个月下来,小贾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回避同学们,而是主动加入各种活动。他的脸上渐渐多了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希望。

我的关怀和鼓励也同样感染着小贾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一次开家长会,我专门留下小贾的父亲,告诉其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和表现,小贾的父母也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主动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知道了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的责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他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也更关注他的心理问题。渐渐地,小贾的成绩有了进步,他开始充满自信地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课堂互动。

两年过去了,现在的小贾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内向而自卑的孩子。他变得开朗、自信,笑容灿烂地面对生活。他在学校获得了许多奖项,成为班上的佼佼者。更为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坚韧,学会了用心去追寻梦想。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困难,需要有人去倾听和引导。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教育不仅改变了小贾的命运,也点亮了我们每一个教师内心的那盏灯。

而我,对教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学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培养品格,激发潜能。它是一项伟大而有意义的事业,它可以改变世界,包括一个孩子的世界。

(作者单位:临潭县长川九年制学校)

编辑:郭裕嘉

上一篇: 游戏故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