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三角”: 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方案
作者: 杨心玥 刘玲 郭燕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涯成长的重要阶段,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起来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设计了名为“生涯三角”的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方案,其中包括生涯课程及活动、生涯实践、个性化生涯辅导三大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六条生涯发展路径,由学生指导中心、家委会、校友会、社会实践基地四方面协同努力,帮助学生提升生涯意识、实践自我探索、进行生涯决策评估,科学合理地做出学业和职业的选择,促进个人发展并贡献社会。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涯规划;生涯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8-006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会同相关部门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指导意见,推动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涯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选科关乎学生专业报考,且目前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和水平普遍有待提高,所以生涯规划必要又重要[1-2]。
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协同起来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已有研究者提出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方法,如自我探索、构建职业生涯课程、开展生涯实践活动等方法[3]。但已有方案在内容上仍有局限性,所以本文依据本校实践经验,在已有文献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更为全面的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学校整体推进方案——“生涯三角”。
一、方案目标
本方案指学校为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社会、规划未来、实现梦想,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系列教育活动和服务内容。本方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生涯课程及活动、生涯实践和个性化生涯辅导,采用提升生涯意识、自我探索实践、生涯决策评估的路线,培养学生的生涯技能和生涯素养,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做出学业和职业的选择,促进个人发展并贡献社会。
二、方案内容框架
(一)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路径
学校采用“生涯三角”构建家校社协同生涯发展体系(见图1),该体系包含生涯课程及活动、生涯实践、个性化生涯辅导三大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六条生涯发展路径。
1.增强生涯意识、了解生涯信息
通过生涯课程和生涯讲座让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和规划,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涯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特别设立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家长对孩子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生活中指导孩子进行生涯探索。
在课程和讲座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和多样的生涯信息让学生了解,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以及社会的职业需求、就业趋势、教育机会等,帮助他们建立全面和客观的生涯认知,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学生有一定生涯意识和生涯信息后,学校将创设各种生涯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印证生涯信息。
2.充分的生涯探索、丰富的实践
在整个生涯教育体系中,设置了生涯实践部分,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生涯体验活动,如专业体验、职业访谈、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外考察等,亲身感受不同的职业和社会环境,拓宽自己的生涯视野,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增强自己的生涯自信和适应能力。
3.个性化辅导的评估和决策
通过个性化专业生涯咨询,如个别咨询、小组辅导、心理测评等,得到针对自己的生涯问题和困惑的解答和建议,从而对自己的生涯状况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为自己的生涯选择做出更合理和适合的决策。
4.延伸生涯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解决
在课程和讲座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与自己相关的生涯问题,如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自己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等,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清晰和具体的生涯目标,为他们的行动提供足够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若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或困惑的个性化问题,如有关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倾向、学习风格等问题,可以通过预约个性化生涯辅导,与专业的生涯老师或导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更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和指导,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涯满意度和幸福感。
5.制定计划和行动方案
学生在与导师和生涯辅导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涯目标和现状,与老师一起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学习科目、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填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等,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学生交流分享
在学生完成生涯体验活动后,会形成有关实践的总结报告,学生将通过课程或讲座,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了解其他同学对不同实践经历的感受和反馈,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涯认知,调整自己的生涯计划,促进自己的生涯成长。
(二)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机构设置
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方案的负责部门为学生指导中心,中心提供方案的设计、实施与改进服务。中心与家委会、校友会及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与各机构(见图2)充分沟通与合作,共同实现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
1. 学生指导中心
学生指导中心是学校生涯教育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学校的导师和生涯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生涯教育课程和个性化的生涯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发现兴趣,规划未来,实现梦想。
2. 校友会
校友会是学校生涯教育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友的社会关系和职业经验,可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讲座、生涯分享、实践机会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领域和社会环境,拓宽自己的生涯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
3. 家委会
家委会是学校生涯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参与组织和支持家长学校等活动,提供商业资源和信息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生涯教育理念和做法,能增强家长对学生的生涯支持和引导,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4. 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学校生涯教育的重要平台,与高校、企业、社团等建立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高校专业探访、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学习和工作场景,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实践方式
(一)生涯课程及活动
1.生涯课程
生涯课程是指通过专门的课程或融入其他学科的课程,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发展、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生涯意识和素养。生涯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个性,探索不同的学习和职业领域,建立合理的学业和职业目标,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做好准备。
我校的生涯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模块,分别是自我探索、生涯环境探索、规划与管理、能力发展与提升、实践探索与分享。这些模块涵盖了学生从认识自己到实现自己的生涯发展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涯观,提高生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生涯课程的设计由学校生涯老师主导,也邀请了北师大的专家进行指导,还与各学科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和修改,使课程更加丰富和专业,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生涯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2.生涯讲座
在学期初,学生指导中心将对本学期生涯讲座日程做好相应的规划。生涯讲座是一种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学生指导中心将联系校友会、家委会和社会实践基地,根据各学期设计的讲座主题,确定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专家、社区内的企业和政府资源并做特别邀请,他们将来到学校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和社会环境,拓宽自己的生涯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
通常情况下,讲座日当天会同时开展多个不同专业或职业的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在学校系统中进行选课,给学生足够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可以听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在以往的讲座日中,曾开展过“北师大师兄师姐进校园”主题讲座,邀请北师大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与同学们分享专业学习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交流生涯规划经验与感悟;还开展了“校友分享”主题讲座,邀请了包括计算机、金融、建筑等多个领域的荣誉校友为学生讲解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涯故事,为学生生涯规划提供丰富的思路。
生涯讲座充分调动了家长和社区资源,共同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3. 生涯家长学校
生涯家长学校是一种面向家长的生涯教育活动,为家长提供有关学校的生涯教育理念、做法、成果等信息,以及如何支持和引导孩子进行生涯规划和发展等指导,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到学校的生涯教育中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生涯支持和引导,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生涯家长学校的形式包括邀请专家来做线上或线下的讲座,学校老师带领家长开展家长沙龙小组,家委会在学校指导下开展家长交流活动。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理念,更让家长学习了如何帮助孩子开展生涯规划,为家长在家践行生涯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式方法,保障家庭、学校协同育人的开展。
(二)个性化生涯辅导
1. 生涯咨询
生涯咨询是针对学生个人的生涯问题和困惑开展的专业服务,由学生指导中心的生涯咨询老师组成生涯咨询团队,包括专职和兼职的生涯咨询老师。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与生涯咨询老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的沟通和交流,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使他们得到更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和指导,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涯满意度和幸福感。
个性化生涯辅导的目的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出合适的决策,促进个人发展和贡献社会。
2. 导师辅导
学校实行导师制,每名学生在高一时选择一名导师,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导师。生涯规划是导师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针对学生个人的生涯规划和发展的持续性服务。
导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技能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导师会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或在线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也可以随时主动与导师沟通,导师会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行动计划,提供有关学习、考试、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建议和支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促进学生的生涯成长。
3.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是针对学生个人的生涯探索和拓展的机会性服务,学生指导中心将联合校友会,定期邀请校友来校或在线进行一对一或小组的交流。校友是已经就读或毕业于不同大学、专业或职业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学生可以在交流小组中找到自己想了解的院校或专业的毕业生,向他们咨询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获得毕业生的指导。毕业生会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涯故事、经验和感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大学、专业或职业方向的特点、要求和前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三)生涯实践
1. 体验活动
生涯体验活动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测试、讨论等,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强自信和自尊,为自己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学生指导中心在学生高一入学时就会组织“自我探索”迎新活动,其中包括“人生故事书”“Yes I can”“未来拍卖会”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