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将孩子的特点看作缺点

作者: 黄仕则 严凤平

曾经有位七年级男生的母亲向我抱怨,说她发现儿子与自己疏远了,说孩子放学后喜欢独自待在书房,如果父母想要进去,还需要先敲门,此外,孩子的日记本也上锁了。儿子的这些表现让这位母亲担心和困惑,她很难适应孩子的变化,甚至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儿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其实,这位七年级男生的变化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拥有并能恰当处置个人隐私是走向独立的标志之一,而把日记上锁就是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的表现。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发展,初中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表现自我的愿望也日益突出。他们会强调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事物开始有独特的看法,不再依赖和崇拜父母,开始更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有了困惑也更愿意求助同学而非父母。这会让不少父母觉得孩子与自己疏远了。

无独有偶,我也曾倾听一位三岁幼儿妈妈的担忧:她经常因为儿子的语言表达没有邻居家同龄的女儿流利而忧心忡忡。其实,男孩的语言能力发展通常比女孩慢,一般情况下5岁男孩的语言能力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语言能力,所以男孩在幼儿阶段不如女孩伶牙俐齿是正常现象。

由此可见,很多父母会将孩子处于发展中的特点看作缺点,从而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一是影响父母的情绪,父母会因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焦虑、失望,长此以往不利于心理健康。二是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孩子的特点看作缺点,父母可能无法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表现,难免会因此而失望甚至生气,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也会随之受到不良影响。三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把孩子的特点看作缺点,家长可能会忍不住批评、指责孩子,并刻意地改变孩子,而孩子可能会因此认同自己的“缺点”,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

请勿将孩子的特点看作缺点,为此,父母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首先,给予孩子耐心的陪伴和交流。父母需要平衡工作与生活,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陪伴,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深入交流。唯有耐心地陪伴和交流,家长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其次,细心地发现孩子的特点。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不一样,同一发展阶段,不同的孩子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父母需要补充儿童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养育。除此之外,父母在平时应该多观察孩子,及时地发掘孩子的特点。

再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有的孩子生性害羞,怕见陌生人,家长可以带他到小朋友多的地方活动,与其他人多接触;有的孩子不善言谈,家长可以创造机会,鼓励他整理思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

最后,将孩子的特点变为特长。比如针对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爬山,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孩子,培养他的信念和毅力;针对孩子爱表现的特点,家长可以在朋友聚会时让孩子给大家表演节目、展示才艺等,培养孩子开朗大方的性格。

总之,父母请勿将孩子的特点看作缺点,应观察、接受孩子的特点,在给予孩子陪伴和交流的同时,因势利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