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的力量
作者: 施秀聪摘要:学生对新环境适应不良是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常见问题,在一次新生适应性心理辅导中,来访者因适应不良而彻夜难眠、疑神疑鬼,心理教师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通过刻度化技术评估其恐惧程度,并使用EARS询问技术探讨其正向变化,以及使用例外询问技术、放松训练、积极暗示等方法,帮助来访者逐步降低了恐惧感。经过四次辅导,来访者在睡眠、情绪及人际交往方面均有所改善。结案时,来访者表示已经能够独自面对夜晚并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辅导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新生适应;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数量化询问技术;EARS询问技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4-0046-04
一、个案概况
叶子(化名),中职高一新生,女,16岁,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弟弟一起生活,父亲上班,母亲在家照顾家人。
叶子的体检结果正常,无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史。
这是叶子第一次接触心理辅导,由班主任推荐而来。叶子就读的是寄宿制学校,所住寝室还有另外4名室友,室友周末回家。
主诉问题:害怕不存在的东西(鬼),晚上会失眠,白天疑神疑鬼,想咨询如何克服恐惧。
背景信息:叶子个性文静偏内向,自述与他人交往属于慢热型。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晚上经常睡不好,翻来覆去的,担心会影响室友,寝室熄灯后她常一个人坐在楼道哭。
班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找她谈话并推荐其到心理室接受辅导。访谈后,心理教师了解到叶子曾在小学时和亲戚的小孩一起看恐怖片,当时看完很害怕,跟父母讲过,但父母并未重视,那些恐怖画面在叶子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叶子与母亲和弟弟的关系较好,沟通多一些,与父亲的关系较为一般。在家的时候睡眠情况还好,虽然睡前会害怕,但也能睡着,并且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在校睡眠情况:寝室21: 30左右熄灯,她躺到23点左右才能睡着。平时4: 30左右醒,5: 20左右起床,近一个星期有三四天凌晨2点左右就惊醒,夜里常梦见恐怖的场景,白天上课也因此没有精神。
二、分析与评估
(一)分析
首先,生理方面近期除了失眠引起的精神不佳之外,没有其他的不舒服情况,而且叶子的情绪和睡眠问题是因为现实的环境改变引起的,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其次,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班主任推荐她来接受辅导,她表示自己也有求助的想法,排除精神病和神经症;
再次,叶子的问题未泛化,没有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症状持续时间为两周,未超过两个月,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二)评估
叶子第一次离开家住校,心理还没有完全适应,之前虽然也怕鬼,但并没有出现连续失眠和情绪崩溃的情况,入学后,开始出现轻度睡眠问题,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工作范围。
三、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问题收集和目标架构
首先,心理教师向叶子说明辅导的原则、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其次,在了解叶子的基本情况后,心理教师让其对自己内心的恐惧程度进行打分,以下为部分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进行对话的内容:
心理教师:接下来我们将对问题进行打分,0分代表一点儿都不害怕,10分代表十分害怕,你觉得你近期最害怕的时候可以打几分?(数量化询问技术)
叶子:9分。
心理教师:能具体说一说是什么情况吗?
叶子:在寝室一个人关掉灯睡觉的时候,我会马上联想到鬼、鬼吃人等画面;还有晚上一个人去厕所,也很害怕。
心理教师:你害怕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呢?
叶子:我会出汗,呼吸加快,心跳变快,有点儿想哭。
心理教师:那你之前有没有想到鬼但没有这么害怕的时候呢?(寻找例外)
叶子:刚开学军训时,晚上在寝室睡觉没有那么害怕。
心理教师:同样让你打个分,你认为那时候的害怕程度是几分呢?
叶子:只有6~7分,虽然有些害怕,但是那时候每天都很累,容易睡着,也没有时间去多想。
心理教师: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叶子:有一次在寝室和同学睡一张床,害怕程度降低了一点儿,大概可以打5~6分,睡得还可以。
心理教师:还有吗?
叶子:在家里一个人睡,大概可以打4~5分。虽然偶尔还是会害怕,但在家里有更安全感。
心理教师:那以前还有你一个人睡觉不怎么害怕的时候吗?(寻找例外)
叶子:初三那一年忙着中考,经常倒头便睡,可以打2~3分。
心理教师:嗯,那你希望接受心理辅导能够帮助你达到什么目标呢?(帮助来访者明确目标)
叶子:不要崩溃,将恐惧值降到4~5分。
心理教师:4~5分具体是什么情况?
叶子:一个星期里不要天天想到鬼,最多可以想两三天,并且想的时间尽量短一点(1~2小时),快点入睡(40分钟内入睡)。
心理教师:你认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从9分降低到8分呢?(寻找小改变,引发大的改变)
叶子:当我在厕所听到声音不会立马转头去看是什么的时候;晚自习结束,从教室走回寝室,有同学一起陪我的时候。
心理教师:那在学校这些天,有没有你感觉是可以打8分或者比8分要低的时候?
叶子:用手机听音乐的时候。
心理教师:还有吗?
叶子:当我很赶时间的时候。
心理教师:还有吗?
叶子:当我已经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奇怪声音的时候。
心理教师:还有吗?
叶子:嗯,没有了。
以上辅导过程主要围绕来访者的问题设立目标,探寻例外。
因为是班主任推荐叶子来接受心理辅导,在辅导结束的时候询问叶子哪些信息可以跟班主任反馈,哪些信息需要保密。叶子表示今天的谈话内容都可以说。
最后布置任务:再试一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9分降至8分;尝试白天一个人走在校园的时候,用手机计时器转移注意力,感受一下自己的害怕指数,晚上让同学陪着再试一试这个方法。
分析:叶子表面倾诉自己是因为怕鬼才睡不好,本质是因为她第一次住校,对班级以及寝室同学正处于了解的过程,而且对新环境不熟悉;一个人在外,没有家人的陪伴;学校位于山边,晚上特别黑。适应这些环境因素需要一个过程,叶子的问题属于新生适应问题。
第二次辅导——辅导反馈+放松训练
部分辅导内容如下:
心理教师:最近一周有什么好的改变吗?
叶子:我感觉这一周比之前好一点儿了。
心理教师:具体说说这个变化是什么。
叶子:晚上躺在床上时不太会想到鬼了。这一周有三四天4:50左右醒,之前我都是2: 00左右就醒了。
心理教师:真不错,你做了什么事情使得情况变好?(及时肯定其发生的改变,从来访者自身寻找正向资源)
叶子:睡前听音乐,还有抱着被子入睡。
心理教师:嗯,还有什么好的变化吗?
叶子:白天我可以一个人从寝室走到教室,并且不害怕了。
心理教师:你敢于尝试,很棒!(投以赞赏的目光)还有吗?
叶子:睡眠质量好了一些,虽然白天上课有时还是会犯困,但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心理教师:你做了什么让睡眠质量变好了呢?
叶子:有时我会和室友睡一张床。
心理教师:还有什么变化吗?
叶子:班主任跟我父母联系,让他们多关心我。周末回家的时候,妈妈知道我胆子小,尽可能避免讲恐怖的事情;爸爸也表示关心,但他不让我看科幻的、关于心理犯罪的电视或者动画,这点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其他方面都还挺好的。
以上采用EARS询问技术,引导叶子先说近一周好的变化,即引出例外;再说具体的变化,进行扩大;随后提问她做了什么让事情发生了好的变化,进行及时鼓励;然后再问还有什么变化,再次询问,持续思考改进的办法。
心理教师:这次让你对这一周内出现害怕的情况进行打分,0分代表一点儿都不害怕,10分代表非常害怕。你会打几分?(数量化询问技术)
叶子:7~8分。
心理教师:是什么让你打这个分数?
叶子:我虽然害怕,但是入睡前我一直在说服自己,寝室里有这么多人,没什么可怕的。
心理教师:你懂得用积极暗示来调节自己的想法,太棒了!(振奋性鼓舞,加强她继续积极行动的动力)
叶子笑了起来。
心理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吗?
叶子:我除了听音乐,有三天睡前还跟妈妈通了电话,有的时候利用睡前十分钟看一章小说。
心理教师:那这次你再来设置一个小目标。什么情况会使你的害怕程度再降低1分?
叶子:睡眠质量更好一点儿;去厕所不再东张西望。
接下来针对如何让睡眠质量更好寻找例外:
(1)晚上11点以后睡;(影响第二天的上课状态,排除)
(2)身边有同学陪着一起睡;(可以尝试)
(3)晚上开着灯睡觉;(学校宿管部有规定,统一熄灯,不可行,排除)
(4)在有声音的环境中入睡,不是刺耳的声音,可以是打呼声、音乐声。(可以尝试)
针对上厕所时容易东张西望的问题寻找例外:
(1)着急时再去上厕所,顾不上想太多;
(2)有人陪着一起去上厕所,和朋友说话的时候不会东张西望。
相信来访者拥有的个人资源,即问题的例外行为,强调基于这些例外达到目标的策略。
为了让来访者面对恐惧,心理教师表示,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是一种防御机制。例如,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方,个体会感到恐惧,并会提高警惕。但如果恐惧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就需要学会去面对恐惧,接纳黑夜带来的恐惧感;做一些放松训练来稳定情绪,也可以通过积极想象等技巧,将注意力集中于温暖、快乐、惬意的回忆中,取代或缓冲对鬼的想象。
第三次辅导——辅导反馈+进一步探寻
心理教师继续用EARS询问技术询问叶子这一周的变化,并用刻度化技术再次请她对不同情形打分以便进一步评估。
叶子反馈这周有两天和室友一起睡到天亮,打6分;一个人睡时打7~8分;白天一个人在教室时打3分,有朋友一起时打1分,基本没有什么害怕情绪。
因为宿舍的床比较小,考虑到安全问题,心理教师建议叶子以后一个人睡。叶子说她想到可以将自己熟悉的布娃娃带到寝室,让布娃娃陪自己睡。
进一步探寻降低害怕指数的方式,从转移注意力到主动跟同学一起分享每天开心的事情。
布置任务:记录校园生活里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并与同学分享。
第四次辅导——正向反馈
这一次辅导,叶子表示目前状态还不错,虽然夜里偶尔还会醒来,但是过后也能睡着。第一天恢复一个人睡的时候,感觉空落落的,有点害怕。(这里心理教师及时进行赞美:你感到害怕,第二天还能坚持自己一个人睡,看得出你很勇敢)问学生是怎么做到的。(根据回答,从来访者自身寻找能量)
叶子在本周发生的好的变化:
(1)跟寝室其中三个室友走得特别近,在班级里和喜欢画画的同学有共同话题。
(2)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有时候班主任在晚自习结束后会来寝室找她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