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件桌面剧场”创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者: 甄杰 李学颖
摘要:物件桌面剧场是基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教学实践,以桌面为舞台,以各种物品为道具,结合一定主题进行编排和演出的剧场活动,让学生在排演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以“品味小幸福”一课为例,阐述物件桌面剧场的由来、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教育成效,并对这一较为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幸福感;桌面剧场;教育戏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5-0022-04
一、“物件桌面剧场”的由来与应用价值
物件桌面剧场,或称物件戏剧(object theatre),就是使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舞台艺术创作,通过隐喻、转喻、拟人、象征等方式投射现实生活和事件,达到激发想象力、促进个体人格发展和团体交流效能的目的。物件桌面剧场方便开展活动,线上线下都可以,非常适合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
(一)基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创新
学校最初探索“物件桌面剧场”,始于疫情期间,心理教师尝试了各种线上心理课的方式方法。当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频发,常规的线上心理课效果欠佳。在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的时候,有教师发现,学生在听网课时总是摆弄桌上的物品。有调皮的学生还采用某个物品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或与老师互动,引来其他学生的效仿,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由此,心理教师想到,可以利用学生家里的物品或小物件进行剧场演绎。加之学校之前开设过“一人一故事剧场”社团,很多学生都参加并进行过排演,很快便进入教学实践阶段。随后师生们发现,这种以物件进行剧场演绎的方式能对疫情时期学生情绪管理问题、自我认知问题、亲子沟通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复学后,我们加强了对物件剧场的开发与完善,并邀请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研员张群智老师督导。又经过一学年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提炼出“物件桌面剧场”,即基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教学实践,以桌面为舞台,以各种物品为道具,结合一定主题进行编排和演出的剧场活动,让学生在排演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物件桌面剧场的应用价值
学校曾开设“一人一故事剧场”社团,参与的学生在同理心发展、情绪宣泄、自我认知等方面有了积极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该剧场形式很受学生喜欢,但参与的人数受限,且对表演者的技术和自身素养有较高要求,普及面较小,见效慢。又因为其具有即兴、直接表达情感等特点,对于性格内向且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而言,效果不佳。
而物件桌面剧场以全员可参与、易操作、作用显著等特点,弥补了“一人一故事剧场”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不足。物件桌面剧场还蕴含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表达性艺术治疗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及心理剧技术,如情境模拟、角色训练、替身技术等,加强了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下面笔者以“品味小幸福”一课为例阐述物件桌面剧场的实践探索。
二、“物件桌面剧场”的课堂实践探索
(一)活动主题的确立与目标制定
1.确立活动主题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在各种“内卷”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幸福感大幅度下降,发掘幸福的能力也随之减弱,甚至逐渐丧失。而幸福感不仅影响学生当下的生活,还会影响其对过往经历的感受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引导学生关注“小幸福”、品味“小幸福”,可以帮助其建立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另外,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发现,许多小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且不容易恢复,借助“发现身边的小幸福”相关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关注,进而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和应对挫折。
2.制定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发现“小幸福”,体会什么是“小幸福”,让学生认识到“幸福”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感受;第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中感知生活的美好,激发其向往美好生活的动力;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实施方案
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带的物件,并说明带来的理由,激发课堂活跃度和学生兴趣。随后,教师给予提示内容:有一个小镇,那里的人们善良、乐观,生活洋溢着温馨与快乐,他们生活很令人羡慕……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小镇居民的幸福快乐,只不过,今天的“小镇居民”不是别人,而是你和你身边的人。首先,我们先跟随几位小伙伴(故事角色),一起探索他们生活中那些简单却温馨的幸福瞬间。
教师引出课堂主题“品味小幸福”,先带领一组学生演绎示范,让学生了解物件桌面剧场的要素和主要流程。然后,由学生演绎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我记得……”句式再次品味演绎故事中的“小幸福”,进而强化活动主题。
(三)实施过程
1.活动准备
对象:五年级学生。
时长:一课时(40分钟)。
准备物品:在活动前,安排学生带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如人物玩偶、动物玩偶、仿真食物、仿真植物、建筑物模型、塑料花草等。教师准备演绎物件、PPT及背景音乐。
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5~6人。
场地布置:每个小组分配两张课桌作为剧场舞台。
2.“小雨的小幸福”故事演绎
首先,布置桌面剧场。利用学生带来的物件及沙盘道具搭建出小镇的街道、花店、家等场景。
其次,分配角色。学生A组(6人)配合教师进行示范。小组成员自选角色及代表自己的物件,并了解角色相应的任务(见表1)。
3.演绎内容
物件桌面剧场的核心思路就是以学生喜欢的、常见的各种小物件作为道具,以课桌为舞台,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构建场景并讲述场景故事。以下是PPT示例演绎内容:
旁白:小雨近来发现自己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了。她一脸哀愁地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思索着什么是幸福,去哪里找到幸福。
李爷爷:小雨,你怎么一脸不高兴呀?
旁白:正在街道旁下棋的李爷爷一抬头看到了小雨。看着李爷爷一脸的幸福,小雨走了过去。
小雨:爷爷,我正在想什么是幸福……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李爷爷:幸福不在远方,而在你脚下的每一步。就像我下象棋一样,不能想着一下子赢,要一步步走。
旁白:小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小明跑过来邀请小雨去“探险”,于是他们来到镇上的大公园玩,跑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
小雨:小明,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呀?
小明:这就是我的小幸福!在草地上奔跑、打滚儿,感受大自然与自由。
旁白:回来时,小雨和小明路过花店,老板娘阿芳热情地招呼他们,并送给他们一束鲜花。小雨看着幸福的阿芳,就问她什么是幸福。
阿芳:幸福就像花一样,需要呵护和欣赏。
旁白:小雨此刻觉得身体有一股暖流涌动着。回到家后,妈妈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趣事和感受。
小雨:原来,幸福是这么简单,它藏在我的每一天、每一刻里,只是有时我把它遗忘了。
演绎过程中,教师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表演,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和表达。借助物件进行表演,减少了学生的羞涩和胆怯,让学生以旁观者心态去理解和揣摩剧中人物的感受,同时剧中人物的情绪和状态也反作用于演绎者。将舞台聚焦在桌子上,还缩小了可视范围,学生更专注,也更加投入地演绎。
4.发现幸福
演绎结束后,老师邀请A组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小雨的演绎者说:“故事结尾,我真的感觉自己心里暖暖的。”李爷爷的演绎者说:“我突然觉得下棋好像很酷,我也想学学了。”
教师总结: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幸福是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用心感悟的。
教师带领学生示范后,让学生自行演绎小幸福剧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干预,观看每小组演绎情况,必要时适当引导。
5.学生自由演绎的问题与思考
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时间管理困难,在学生自由演绎过程中,有的组会花费过多时间在内容设计或细节讨论上,导致时间不够用;个别学生在小组中表现较为被动,缺乏积极参与的热情;有的小组故事逻辑性欠佳,在情节发展上显得较为混乱。
课堂实践中的不足正是我们需改进的重点。首先,在之后的课堂中需加强时间规划和指导,在活动开始前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时间分配建议,并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提醒。其次,关注个体差异,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原因,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为他们分配适合的任务。最后,要提升故事创作指导,在活动前开展故事结构和逻辑的讲解,提供一些经典故事模板供学生参考。
三、课程实践反思
(一)课堂效果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用“幸福”串联起来,采用物件桌面剧场新形式,使整个课堂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心爱的小物件作为道具,巧妙地把他们发现和感觉到的小幸福演绎出来——“叮当猫的故事”:不一样的礼物(幸福的礼物)(见图1);“谦虚”:伙伴们相互谦让(见图2);“郊游”:说说自己的幸福(见图3);“买礼物的路上”:在买生日礼物的过程中,伙伴们都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小兔把生日礼物送回了家(见图4)。
表演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心得。
生1:“运动会”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受伤伙伴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有爱、不放弃的集体让我感到很幸福。
生2:我们演的是“叮当猫的故事”,伙伴们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最幸福的事分享给叮当猫。这是最有意义的礼物,我也希望我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好幸福啊!
生3:我学到了在团队中要互相倾听和帮助,就像我们在准备桌面剧场时,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成功。
基于物件桌面剧场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我们课下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课堂反馈。学生表示:“桌面剧场太好玩啦!让我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创造出精彩的故事。”“这种教学方式让学习不再枯燥,每次参与桌面剧场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还想继续。”“我以前不太喜欢上课,但是桌面剧场让我爱上了课堂,我能在表演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桌面剧场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怎么和小伙伴更好地配合沟通,让我变得更自信了。”
(二)未来设想
在物件桌面剧场中,学生通过操作物件、构建场景和演绎故事,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对各种主题的理解和认知。物件桌面剧场教学形式也可应用于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科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表演中获得直接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可以在校内开展跨年级的物件桌面剧场活动,促进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以视频形式分享,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优秀的剧场作品在社区进行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物件桌面剧场的实践既有成果也有不足。我们将带着经验与反思继续前行,努力让这一富有创意的教育方式日臻完善,让它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力工具,为学生创造更优质、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 真实的幸福[M]. 洪兰,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
[2]汤丽娜,杨林岗. 用“故事本”提升小学生幸福感的实践探索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5):56-60.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