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翻译官”

作者: 谢有娇

关键词:亲子冲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5-0037-03

【剧情简介】

进入高年级的李明觉得妈妈越来越唠叨,母子俩经常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在外地出差的爸爸得知此事之后,就送给李明一个情感翻译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两人翻译语言背后的真正需求和期许,还教导李明换位思考和沟通三法宝。最后,即使没有了机器人的帮助,李明也慢慢学会利用沟通三法宝和妈妈好好对话,正确沟通。

【主要人物】

李明:本剧主角,五年级男生,热爱科技,觉得妈妈越发唠叨,并且逐渐难以接受。

妈妈:李明的妈妈,全职家庭主妇,望子成龙,经常忍不住唠叨李明。

爸爸:李明的爸爸,经常出差。

机器人:李明爸爸送给李明的一件礼物,它可以翻译人类话语背后的真正需求和期许。

天使:代表李明内心冲突中的积极方。

魔鬼:代表李明内心冲突中的消极方。

【心理剧技术】

对白技术、独白技术、替身技术、角色交换、镜像技术。

第一幕 日常的争吵

电视里的科技节目切入镜头,李明一边看节目,一边手里做着科技模型。这时妈妈走进来……

妈妈:你作业做好了吗?怎么又在看电视?

李明:我在学校都已经做完作业了!

妈妈: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可以写一下我前几天给你买的练习册,尤其是里面的拓展训练。

李明:你不知道吗?现在提倡“双减”政策,其中一项就是要减轻作业负担,你倒好,老想着给我加作业。(无奈)

妈妈:“双减”,唉,我感觉“双减”之后,你多了不少空闲时间,基本都花在了玩模型上。你呀你,要是学习有这么用心就好了。

李明:我这不是玩,(语气逐渐加重)这是我们学校科技节的一个项目。

妈妈:考试又不考这个,学习也不见你这么上心。你看看隔壁家的莉莉 ,人家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名,而且……(被打断)

李明:(翻白眼)又来了,又来了……你每次都拿我和别人比,烦不烦啊!(话音提高)

妈妈:你这什么态度啊,一脸不耐烦,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要是天天都这样“不务正业”,以后怎么考上好大学啊……

李明:天天就知道唠叨这些,烦死人了!(不耐烦)

妈妈:你现在倒是越来越会顶嘴了啊!(一边说一边抢走李明手中的模型)现在!立刻!马上!去做练习!

李明瞪了妈妈一眼,踢了下刚刚坐的椅子,回房间。

旁白:自从李明进入高年级之后,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妈妈觉得李明长大了不听话了,李明觉得妈妈唠叨管得多,两人都觉得对方无法沟通……

第二幕 爸爸的礼物

旁白:一天,家里收到了在外地出差的爸爸寄来的一个快递。

李明:嗯,爸爸,你寄的快递我收到了,我拆开了。我正想问你呢,你这买的是什么东西啊?(接电话入场)

爸爸:(电话另一头声音)你前几天不是和我吐槽没办法和妈妈交流吗?所以我送你一个情感翻译机器人,可以完美解决你和妈妈的沟通问题。

李明:那么神奇?那我先不和你聊了,我赶紧研究研究,拜拜……

李明:(盯着机器人仔细看)情感翻译机器人?真的假的?这仿真技术也太好了吧!(无意中拍了拍机器人肩膀)

机器人:角色扮演模式。(开始启动,端庄站立)

李明:还有不同模式?(又好奇地拍了拍机器人肩膀)

机器人: 情感翻译模式。(换姿势)

李明:感觉还挺好玩的(手擦拭额头,随口说)——好热啊。

机器人:要是现在可以吃一根冰棍就好了。(李明一脸惊奇)

李明:表哥家的变形金刚真酷!

机器人:我也想买一个!

李明:哇,这个机器人太厉害了吧!

李明:妈妈,这是爸爸寄来的情感翻译机器人。可好玩了!

妈妈:好啦,别总是整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

机器人:我想你在学习上多上点心。

妈妈:怎么回事?

机器人:它竟然能翻译我的话?

妈妈:真的假的?我再试试——你怎么整天就知道看电视?

机器人:我是担心你看久了眼睛近视。

妈妈:你怎么每次回来就窝在房间里啊?

机器人:我想你出来陪我说说话。

妈妈:这不好吃,那又不爱吃的,你怎么那么挑食?

机器人:我希望你均衡饮食,健康成长。

妈妈:这个机器人真不错。(李明和妈妈一起开心地使用机器人)

旁白:有了这个情感翻译机器人,李明逐渐知道了妈妈“刀子嘴”下的“豆腐心”,明白了妈妈每次唠叨自己时背后的担心和期待,“翻译”之后的唠叨似乎也没那么烦人了。

第三幕 沟通的法宝

李明:(独白)虽然有了情感翻译机器人,我也知道了妈妈说我是为我好,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和妈妈沟通,(对机器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拍拍机器人)

机器人:角色扮演模式开启。现在我来扮演你,你来扮演你妈妈,

李明:好啊,这个好玩,我最会模仿妈妈了。

机器人坐在书桌前,李明站着。

李明:作业做好了吗?你怎么又在看电视啊?整天就知道玩,学习上也不见你这么上心——

机器人:妈妈,我刚才做完周末作业了。你这样说我,我感到很委屈很难过,我希望妈妈也能听听我的想法,让我看会儿电视放松放松,可以吗?

李明:那……那你看一会儿吧,只看一会儿哦。你刚刚这么回答,我都不好再说你了呢。

机器人:那当然,这就是传说中的沟通三法宝。

李明:沟通三法宝?听起来真神奇,你可以教教我吗?

机器人:演讲者模式开启。(从抽屉拿出平板,放在胸前)

李明:厉害,还自带显示屏。

机器人:积极沟通三法宝:说明情况、表达感受、提出请求。比如在刚才的场景中,你说“我做完周末作业了”,这就是说明情况。“你这样说我,我感到很委屈很难过”,这就是表达感受。“我希望妈妈你也能听听我的想法,让我看会儿电视放松放松,可以吗?”这就是提出请求。

李明:嗯,听着挺管用的。

机器人:知道方法后,还得实景操练。

音乐响起——机器人一边说,一边让李明坐在书桌前,机器人站着。

旁白:机器人通过角色扮演引导李明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积极沟通的重要性,还设置不同场景,让李明演练沟通三法宝……

第四幕 内心的冲突

旁白:一天早上,李明早早地来到了教室……

李明:唉,情感翻译机器人怎么突然就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了呢?没了它,在接下来的假期,我该怎么和妈妈沟通啊……(一脸愁容)

魔鬼:是啊,没了他的翻译,你慌了吧,你和妈妈根本无法沟通。

天使:我知道你现在有点担忧,可是你不可能一直依赖情感翻译机器人啊。你总得学会自己面对!

魔鬼:妈妈都不理解你的感受,她怎么可能和你好好沟通呢?

天使:李明,你别听他的,即使没有翻译机器人,你也可以尝试信任自己,去勇敢面对!你可以的,你还记得沟通三法宝吗?

李明:对啊,沟通三法宝!(面向天使,恍然大悟)我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两人靠近,相视而笑,魔鬼逐渐退场。

第五幕 积极的转变

旁白:周六早上,妈妈像往常一样做好了早餐,叫李明起床吃早餐。

妈妈:李明赶紧起床吃早餐,再不起来,早餐就凉了。

旁白:正当李明想像往常一样紧捂住耳朵时,李明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其实妈妈一大早起来做早餐给我吃,忙碌着照顾我,也很不容易。假如我是妈妈,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晚起床,从而错过了早餐,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旁白:想到这里,李明起身。

李明:妈妈,我平时都在学校学习,今天难得是周末,我想稍微放松一下,睡久点。我希望你也可以理解一下我,可以吗?

妈妈:(点头)也是,你最近学习也挺累的。(若有所思)

李明:而且,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做早餐的。

妈妈:嗯,那你……再睡会吧。

李明:好的,谢谢妈妈。

妈妈刚离场,电话响起。

爸爸:儿子,那个情感翻译机器人……可能一时半会修不好了。

李明:没事儿,我觉得我已经不太需要它了。

爸爸:为什么?

李明:因为我知道怎么和妈妈好好沟通了,我相信,我以后可以做我自己的情感“翻译官”了!(音乐响起)

妈妈扮演者:唠叨,只是家长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李明扮演者:当我们试着去“翻译”家长唠叨背后的担心和期待……

魔鬼扮演者:试着去表达我们的感受,提出合理的请求……

机器人扮演者: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自己最好的情感“翻译官”。

【创作感悟】

本剧的创作灵感源于日常的心理辅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比较明显,随着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总觉得家长很烦,不理解自己,和家长无法沟通。根据亲子系统理论,亲子冲突不是亲子双方某一方的错,而是双方互动产生的结果。如果有一个有趣且善解人意的情感翻译机器人在中间协调亲子之间的互动,亲子冲突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本剧以此展开剧情,情感翻译机器人一方面通过“翻译”妈妈的唠叨,引导主角看到唠叨背后的担心与期待;另一方面,通过角色扮演引导主角跳出自己的日常视角,换位思考,同理感受。 本剧主要运用独白、替身等心理技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看到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剧本故事也很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角色语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易引发共鸣。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