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评价恐惧共处
作者: 陈燕霞
关键词:评价恐惧;自我觉察;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08-0039-05
【活动背景】
社死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意思是社会性死亡,其含义可以理解为在公众面前出丑,没脸见人,想在社会上消失。社死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来自评价恐惧。
Weeks 等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恐惧的概念,认为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评价的忧惧,并将评价恐惧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维度。正面评价恐惧是指在社交环境中,个体对他人所给出的正面评价或者积极评价的担心和恐惧;负面评价恐惧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负面评价,以及对他人可能给自己负面性评价的预期而苦恼。
有评价恐惧的个体具有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特点,其认知特点包括幻想性的自我中心、强烈认同外界标准、过分夸大犯错后果、对他人反应的臆测;情绪特点包括恐惧、低落、愤怒、焦虑等;行为特点包括社交回避、排斥亲密、取悦他人。个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走出评价恐惧:不断自我觉察,逐渐接纳自己;尝试进行真实性验证;模仿和学习他人有效的行为模式;努力寻求外部支持;学会放松身心。
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第五阶段是青春期(12~17岁),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要培养的自我品质是忠诚。
孩子们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和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和过去生活的经验促使他们对自己、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别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我做什么职业”,“我渴望过什么样的生活”,等。
在思考上面问题的过程中,青少年会不断地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确认,从而获得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不仅仅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时空中存在的一致性、连续性的觉知,而且是对自我品质的觉知。青少年一直在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比较,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有“个人特色”的自我。如果在这一阶段,别人的评价和青少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能统一,那么他就会迷失自己,就会陷入“同一性危机”。
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要应对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各种评价。正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他们,把周围的人都当成自己的观众,对这些假想观众的目光异常敏感,加上观点采择能力增强,使得他们的负面评价恐惧水平呈上升趋势,常常担心他人会不认同自己。
负面评价恐惧水平增长,不仅会使初中生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还会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当他们遭遇社会排斥后,对外界环境更加不信任,为了回避负面评价,他们很可能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并把注意力聚焦在环境中的人际威胁线索,从而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焦虑情绪及社交环境的适应问题。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应对评价恐惧的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指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德育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求开展情绪调适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指出,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结合以上的文件要求,本课的设计聚焦于“评价恐惧”这一情绪的管理和调适,运用戏剧疗法的角色扮演和即兴创作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模特进行品牌推荐,为他们提供表达和探索“评价恐惧”的平台。让学生亲身经历评价恐惧场景,对评价恐惧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评价恐惧。
【活动目标】
1. 认识评价恐惧。
2. 感受在面临“评价”时的情绪体验,接纳评价恐惧,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评价恐惧共处。
3. 在面临评价恐惧时,能维持原有的功能,带着评价恐惧完成任务,并迁移到生活中。
4. 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并接纳评价恐惧,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评价恐惧共处。
活动难点:能运用所学从容应对评价恐惧。
【活动准备】
表情包视频、玩偶和零食道具、产品推荐会示范视频、走秀背景音乐和视频。
【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45分钟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超级模仿秀
教师呈现一段周星驰的搞笑视频片段。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在笑,接下来将发生更有趣的事情——老师要从我们班随机抽一位同学来模仿这个视频。要抽哪位同学呢?二十……三号同学。
学生模仿视频。
师:请你形容一下被抽上来表演的心情。
生1:惊讶,这么偏的号数居然还被抽到了。
师:所以你是不想被抽到的,对吗?
生1:对。
师:老师刚刚也听到有的同学说尴尬,其实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像他们一样出现或尴尬或排斥的感觉。你们是否有过在公众面前展示的经历,例如当众发言、歌手赛、运动会、篮球和足球比赛,当时的感觉如何?
生2:有一次被叫上台表演魔术,当时感觉很尴尬。
师:为什么感觉很尴尬呢?
生2:很多人在看,怕出丑。
教师总结:在公众面前展示时,我们往往在意周围的人的目光,在意别人的评价,产生“社死”的感觉。我们把这种对他人的评价的担忧和恐惧称为评价恐惧,这种情绪会让很多人害怕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比如害怕自我介绍,害怕举手发言,害怕上台表演,害怕参加比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社死现场”,体验一下评价恐惧,看看它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评价恐惧的兴趣,导入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接纳评价恐惧
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品牌推荐会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你们看到黑板上贴的这些就是我们一会儿要推荐和展示的产品:自己的肌肉、玩偶、零食、魅力四射的动作,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按顺序推荐以上产品。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活动的规则吧!首先看看模特走台要求:
(1)走台时间:每人不超过15秒;
(2)按照指定路线和顺序走秀(注意起点/展示区/交接产品/终点);
(3)在展示区进行展示;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每个学生分别展示完后整组展示。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老师,我不会走秀怎么办?”我们学校有几个热心的同学已经帮助老师录好了一段示范视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也可以再熟悉一下走台的要求。
教师展示示范视频。
师:刚刚我们说到的是对模特的要求,我们对观众也有要求。观众可以用嘴巴发弹幕,但是要注意文明用语。同学们都清楚活动规则了吗?
生:清楚了。
师:那请第一组同学列队做好准备。在开始前,我想先采访一下第一位走台的同学,此刻你的感受如何?
生3:脚趾扣出三室一厅。
师:非常尴尬的感觉。同学们,你们觉得上台前出现这样的感觉正常吗?
生:正常。
师:可以接受吗?
生:可以。
师:如果你们变成他,你们也会这样吗?
生:会。
师:我们大部分人在面临需要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场合,都会有评价恐惧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可接受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上台前大部分人都会有被评价的恐惧,这是正常的。
三、团体工作阶段:与评价恐惧共处
师:接下来请第一组同学伴随着我们的背景音乐和视频开始展示吧!
第一组同学展示。
师:看完第一小组精彩的展示,老师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刚刚你在展示的时候,老师看到下面的同学在爆笑,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生4:很尴尬,想用笑来缓解一下。
师:大家看他的动作和表情,有没有看出他很尴尬呢?
生:没有。
师:看来有时候我们在当众展示自己的时候,自己觉得尴尬极了,但周围的观众不一定能看得出来。而且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来放松自己,缓解这种尴尬的感觉。通过笑出来,别人可能看不出他的尴尬,他自己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情绪体验。接下来请第二组的同学展示。
第二组同学展示。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刚刚我们看到你捂着眼睛,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5:感觉很尴尬。
师:当你捂着眼睛的时候,尴尬的感觉能缓解一些吗?
生5:看不到就不会那么尴尬。
师: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感觉很尴尬,还有可能是因为觉得很多人在看着自己。那么我想再请问一下你,刚刚在展示的时候,觉得有多少人在盯着你看?
生5:全场。
师: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你这个想法,刚刚一直盯着他看的同学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哦,并不是全场的同学都举手。有时候我们的观众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多。
师:接下来,老师还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我听到大家说他很自信,我想大家也和老师一样很好奇,他刚刚展示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生6:紧张,想找个缝钻进去。
师:大家看出来他很紧张吗?
生:没有。
师:原来紧张的自己一样可以展示出很自信的感觉,所以就算很紧张,我们依然可以很出色地完成任务。接下来请第三组同学展示。
第三组同学展示。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刚刚我们看到你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动作,这个动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生7:之前看到的视频。
师:当我们需要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时候,还可以模仿和自己有类似任务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老师还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我们刚刚看到你选择了跑,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8:紧张,腿发软。
师:我们看到,尽管紧张到腿发软,他依然坚持完成了任务,大家给他点掌声吧。接下来请第四组同学。
第四组同学展示。
师:这组中,老师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我们刚刚看到你在展示的时候,下面有同学喊“肿瘤哥”,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9:享受。
师:哦?老师感到很好奇,为什么是很享受的感觉?
生9:感觉很好笑。
师:老师还想点开这条弹幕看一下,请问你为什么叫他“肿瘤哥”?
生10:感觉长得像。
师:老师刚刚听到这个“肿瘤哥”,可能会觉得有点被冒犯,但是那位同学并不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时候,可能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评价,而我们怎么去看待别人的评价,也会影响我们面对这种评价恐惧时的情绪。
师:老师还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的动作看起来很流畅、很大方,刚刚展示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
生11:并没有很尴尬。
师: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比较经常展示自己?
生11:对。
师:所以在生活中,大家如果能像他一样多去尝试,去验证自己能做到,那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场合,也能像他一样波澜不惊。
师:老师还想请问一下同学们,刚刚上台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展示和小组一起展示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