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

作者: 耿建春

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0

摘要:为探讨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同伴关系量表(PRS),对603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1)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上差异;(2)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3)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抑制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还会通过提高同伴关系间接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关键词:体育锻炼;锻炼满足感;同伴关系;自杀意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6-0010-05

一、引言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联合国报告显示,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群体非自然死亡的第二大因素[1]。在我国,自杀同样是青少年群体的高危因素之一[2-3]。结合以往自杀学生生前状态发现,大部分自杀学生长期饱受心理上的折磨[4],生活满意度普遍偏低[5],对过去或当下发生的事情难以释怀,交往密切的同伴较少[6]。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对生活表现出更高的热情且对未来充满希望[7];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激发人们以一种积极态度去面对未知的生活[8]。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锻炼满足感、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以期发现一种可以降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有效途径。

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是指个体产生的自残或自杀的意图与想法[9]。自杀的实现是先有自杀意念的产生,再有自杀行为的出现,因此,通过降低自杀意念产生从而降低自杀行为能够有效减少自杀事件的出现。

锻炼满足感(exercise satisfaction)是指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获得满足的感受。体育锻炼是锻炼满足感的先决条件。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是一种没有被仔细研究过、没有副作用、可以预防自杀的方法,体育锻炼可以在几个重要的自杀风险因素中起到抑制作用,包括抑郁症[10]、焦虑症[11]、精神病症[12-13]等。国内学者针对足球夏令营成员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14],韩国学者以本国北、中、南部8所高中8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15]。

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是心理发展水平差不多的个体或同龄人间在交往过程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6]。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17-19],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初中学生形成优良的人品和性格,帮助初中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20],能够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如安慰或谈心)、缓冲负面情绪的影响,降低初中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问题的风险[21],从而缓解压力和冲突,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18]。国外学者在研究同伴关系、焦虑对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时发现,焦虑在同伴关系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22];有学者用逻辑回归方法研究校园中同伴关系对初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时得出结论:积极同伴关系可以抑制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反之则相反[23]。

综上所述,锻炼满足感和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有负向影响。那么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着什么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1)锻炼满足感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效应;(2)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济南市若干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62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各年级学生人数基本相近,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人数基本相近。发放问卷62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603份,有效回收率96.5%。其中,男生297人,女生306人。

(二)研究工具

1.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

本研究使用的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改编自张力为等学者编制的训练比赛满足感量表[24],修改了原量表中的个别表述,将“训练比赛”等词语改编为“体育锻炼”,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方法计分,该量表共包含5个题目,单一维度,总分为各项得分相加之和,总分越高代表体育锻炼满足感越强烈。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3.658,GFI=0.994,CFI=0.995,NFI=0.995,AGFI=0.970,RMSEA= 0.074,RMR=0.040,可见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结构良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4。

2.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

采用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25]编制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修改了量表中的个别表述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理解。该量表共26个题目,包含乐观、睡眠、遮掩与绝望四个维度,采用0或1计分。如果遮掩维度得分大于等于4分时,则该问卷的测量结果不可靠,需要舍弃。其余三维度得分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代表自杀意念越强烈。将总分大于等于12分作为有无自杀意念的筛选标准分界线,无自杀意念的编码为0分,有自杀意念的编码为1分。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3.497,GFI=0.995,CFI=0.994,NFI=0.991,AGFI=0.988,RMSEA=0.035,RMR=0.047,可见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结构良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5。

3.同伴关系量表(PRS)

该部分采用邹泓[26]的同伴关系量表,参照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对其部分表述进行修订,最终形成适合本研究的新的同伴关系量表。该量表采用4级李克特量表方法计分,共25个题目,包含交往焦虑、交往恐惧、交往自卑、交往自信四个维度。总分为四个维度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越说明同伴关系越好。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4.788,GFI=0.975,CFI=0.987,NFI=0.986,AGFI=0.950,RMSEA=0.076,RMR=0.016,可见量表结构良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4。

(三)施测过程

主试在施测学校的教师及学生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测评。要求被试在填问卷前认真阅读填写说明,并根据指导语认真作答,不允许交头接耳,完成后由主试当场收回。

(四)数据处理

使用Excel、SPSS 20.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相关、t检验、回归检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使用Harman单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在特征值大于1的9个因子中,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17.578%,小于40%的临界指标,证明该样本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27]。

(二)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和性别间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锻炼满足感、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三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和性别的差异性分析,发现男生和女生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两个维度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锻炼满足感高于女生,自杀意念低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在同伴关系维度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对学生锻炼满足感、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三个维度间两两具有显著相关。学生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与同伴关系呈正相关,同伴关系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详见表2。

(四)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选择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锻炼满足感作为自变量,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同伴关系作为中介变量。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重复抽样,默认进行5000次校正,置信区间为95%,判断依据为若置信区间中不包含0,则中介效应显著。

表3显示锻炼满足感对同伴关系正向预测显著,锻炼满足感和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负向预测显著,说明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锻炼满足感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为-0.328(95%置信区间为-0.56~-0.16),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比值为21.95%。

四、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同伴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一)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生的体育锻炼满足感显著高于女生,这和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是男女生之间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追求目标不一样,男生喜欢竞争性强的体育运动,肢体接触往往就使其得到满足;女生喜欢柔软、塑形、强度小的运动,在锻炼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时往往不会满足[28]。同时,男生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女生,这是由于男女之间的心理韧性、抗压能力不同,与女生相比,男生往往具有更高的抗压能力[29]。

(二)锻炼满足感和同伴关系可以负向预测自杀意念的产生

本研究还发现,锻炼满足感和同伴关系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负相关,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锻炼满足感负向预测自杀意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率变异性[30],而心率变异性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1-32];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满足,这些满足感会抵消对生活的部分不满,或者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宣泄负面情绪,其内在机制是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33],使大脑兴奋,从而可以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同伴关系显著负向预测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拥有良好同伴关系的个体在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焦躁不安等情绪时,好朋友能及时发现并开导;或者个体可以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倾诉心声,排解不良情绪。

(三)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学生的锻炼满足感不仅能影响自杀意念,还会通过提升学生的同伴关系来抑制自杀意念的产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体育锻炼中建立的友谊是最可靠、最牢固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互相支持、鼓励、反馈,使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在心情不好时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情绪上的安慰,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感,降低自杀意念。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影响自杀意念,还通过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杀意念。这提示我们,增加体育锻炼、密切同伴关系是预防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有效手段。

五、教育建议和研究展望

(一)教育建议

基于本研究结果,针对教师和父母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有助于预防学生产生自杀意念。

(1)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能催生学生的愉快感、振奋感和幸福感,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2)赞许学生体育锻炼取得的成果。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教师、家长要多赞许,对学生现阶段达到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学生的付出表示认可,从而增强学生的锻炼满足感。

(3)鼓励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身心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

(二)研究展望

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几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完全可靠,未来可以采取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本文仅仅考查了锻炼满足感、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纳入环境因素(如学校氛围)等进一步探讨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