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亟须关注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问题
作者: 彭华军 狄丹 李鹏
摘要:为探讨“双减”政策之下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的相关问题,使用感知学校气氛、生活满意度、学习倦怠量表对云南省昆明市5819人施测,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女生中重度学习倦怠者超1/4,且随年级升高而加重;(2)农村初中女生在三个量表的多个维度表现出经济发展中等地区的情况好于刚刚脱贫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3)农村初中女生感知的学校气氛能够预测其学习倦怠,生活满意度在感知学校气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中,中介作用效应量最大的依次是的学业、学校和环境满意度。
关键词: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生活满意度;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22-0018-08
“双减”政策的出台,呼应了社会的合理关切,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青春期到来以后,农村初中女生经常为人际关系、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因素所困扰[1]。农村初中女生群体中常出现早恋、厌学,因不懂保护自己出现交友不当,过早尝试饮酒、抽烟,甚至性和吸毒等行为。
近年来为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开办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来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但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观念滞后,对青春期学生,特别对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引导,从而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2]。农村初中女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安全教育,而监护人也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所以容易出现健康危险行为和意外伤亡事件[3]。
在初中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中,本研究对云南省昆明市农村初中女生开展了调查,着眼于在目前“双减”政策下探讨农村初中女生的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试图客观描绘农村初中女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引起学生、家长、班主任和社会的重视,以利于农村初中女生更加阳光地成长。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昆明市16个县区每所农村初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自然班参加问卷调查,获得的农村初中女生样本由5819名女生组成。其中初一1939人,初二1885人,初三1995人。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感知学校气氛问卷(PSCI-M)
该问卷由葛明贵、余益兵[4]编制,共38个项目,包括师生关系(9项)、同学关系(7项)、学业压力(8项)、秩序与纪律(7项)、发展多样性(7项)5个维度,4点计分。除学业压力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学生感知学校气氛越好。编制者报告全量表及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857、0.87、0.82、0.66、0.82、0.80,在本研究中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4。
2.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该量表由张兴贵、何立国、郑雪[5]编制,共36个项目,包括友谊满意度(7项)、家庭满意度(7项)、学业满意度(6项)、自由满意度(5项)、学校满意度(6项)、环境满意度(5项)6个维度,7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生活满意度越高。编制者报告全量表及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91、0.71、0.85、0.79、0.79、0.87、0.71,在本研究中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9。
3.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该问卷由吴艳、戴晓阳、张锦[6]编制,共16个项目。包括身心耗竭(4项)、学习疏离(5项)、低成就感(7项)3个维度,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编制者报告全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9~0.858之间,在本研究中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2。
二、研究结果
(一)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的整体情况
由于三个量表都没有常模,题项都采用了李克特量尺的设计,因此,根据题项的量尺设置来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其中,中学生感知学校气氛量表总分的理论中值为76分,75分及以下属于感知学校气氛疏离(检出界限),76~114为感知学校气氛适中,115分及以上为感知学校气氛亲密。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的理论中值为144分,143分及以下属于生活满意度低(检出界限),144~216为生活满意度适中,217分以上为生活满意度高。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总分的理论中值为48分,47分及以下为轻度学习倦怠,48~64分为中度学习倦怠,64分以上为重度学习倦怠(检出界限)。具体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昆明全市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适中,均分为110.5;生活满意度适中,均分为191.1;轻度学习倦怠,均分为39.4。
从感知学校气氛和生活满意度看,初一年级均分最高,从学习倦怠程度看,初三年级均分最高。从检出率看,当前昆明市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不佳的比例为0.8%;生活满意度低的比例为13.1%;中度以上学习倦怠者约为25.2%;重度学习倦怠者约为1.7%。
从感知学校气氛各维度看,有2.7%的女生师生关系不佳,2.1%的女生同学关系不佳,8.8%的女生学业压力过大,1.9%的女生认为学校秩序纪律要求过严,2.9%的女生对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发展多样性条件不满。
从学生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看,12.5%的女生对友谊不满意,8.4%的女生对家庭不满意,28.6%的女生对自己的学业不满意,20.4%的女生对自己获得的自由不满意,18.6%的女生对所在学校不满意,10.6%的女生对环境不满意。
从学习倦怠各维度看,11.4%的女生重度身心耗竭,3.5%的女生重度学业疏离,3.4%的女生重度低成就感。
(二)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的年级和区域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各心理量表总分和维度分的年级和地区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在显著的情况下进一步计算年级或地区在各项指标上的效应量η2。为聚焦于对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效应进行解析,本研究仅在η2>0.01时,即至少获得低度关联强度的效应量[7]才进一步对各组均值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
表2显示,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的年级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满意度中的对学校满意度这一维度上。具体表现为,初一年级好于初二年级,初二年级好于初三年级。即农村初中女生刚刚进入初中时对学校满意度最高,随着年级的升高,满意度急剧下滑。
为考察调查对象间的地区差异,本研究按照调查对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指的是经济发达的主城区,包含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和呈贡;二类地区指的是经济发展中等的地区,包括安宁、晋宁、经开、石林、嵩明、富民、阳宗和宜良;三类地区指的是刚刚脱贫摘帽的地区,包括禄劝、东川和寻甸。
表3显示,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的地区差异在多项指标上普遍存在。其中,不同地区农村初中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和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差异且效应量η2大于0.01,二类地区农村初中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一类地区和三类地区的,二类地区农村初中女生的学习倦怠总分明显低于一类地区和三类地区的。
从感知学校气氛各维度看,农村初中女生感受到的师生关系是二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一类地区和三类地区的;学校发展多样性是二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三类地区的,三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一类地区的;学业压力是二类地区的明显低于三类地区的,三类地区的明显低于一类地区的。
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看,农村初中女生的学业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维度上,二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三类地区的,三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一类地区的;友谊满意度维度上,二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一类地区的,一类地区的明显好于三类地区的。
从学习倦怠各维度看,农村初中女生低成就感维度上二类地区的明显低于一类地区和三类地区的。
(三)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的相关分析
表4显示,感知学校气氛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表明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越亲密,生活满意度越高;与学习倦怠程度显著负相关,表明感知学校气氛越亲密,学习倦怠程度就越低。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倦怠程度显著负相关,表明生活满意度越高,学习倦怠程度就越低;相反,生活满意度越低,学习倦怠程度就越高。此外,从相关程度来看,感知学校气氛和学习倦怠的相关程度仅为低相关,而生活满意度与感知学校气氛及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都比较强。
本研究假设生活满意度在感知学校气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下面建构相应的路径模型并检验之。为尽可能简化关系模型,同时又适当关注教育实践中更具有可干预性的生活满意度这一变量,本研究以感知学校气氛总分为自变量,学习倦怠总分为因变量,同时以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分为并列的中介变量,建构一个多平行中介的路径模型,着眼于分析生活满意度中的什么要素是感知学校气氛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的主要中介变量。
对各项效应进行了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结果见表5。可见,从农村初中女生的感知学校气氛预测其学习倦怠的效应量β为0.153(p<0.001)。而通过生活满意度各维度间接预测其学习倦怠的六个效应量β中,以自由为中介的效应不显著,友谊、家庭、学业、学校和环境五个中介变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p<0.01),其中最大的中介效应量来自学业(β=-0.184,p<0.001),其次是学校(β=-0.174,p<0.001),再次是环境(β=-0.081,p<0.001),而友谊和家庭两个中介变量的效应虽然显著,但效应却相对很弱。
有意思的是,虽然直接看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和其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不高(r=
-0.179),但进一步的路径分析却可发现,感知学校气氛与学习倦怠之间的直接效应为正效应(β=0.153),而整个模型的总效应为负效应(β=
-0.243)。这说明农村初中女生感知学校气氛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存在效应相互抵消的路径,她们感知到的学校气氛越好,一方面能直接导致学习倦怠程度更高,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其在学业、学校和环境方面的满意度,从而间接降低其学习倦怠的程度。而通过生活满意度产生的间接总负效应要高于感知学校气氛产生直接正效应,所以整个模型的效应表现为负效应,即感知学校气氛越好,学习倦怠越低。
三、讨论
(一)关于农村初中女生学习倦怠及相关问题检出率的讨论
三个量表的检出率显示,当前昆明市农村初中女生虽然感知学校气氛疏离的比例较低,但生活满意度低的比例较高,且中度以上学习倦怠者已超过1/4。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提高,大家都希望考入重点高中,但限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状况,学校的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为并非人人都能进入重点高中,农村初中女生目前面临极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学习倦怠的比例高也可能表达了她们早就放弃了对升学的努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曾说:“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升妇女素质入手。”农村初中女生生活满意度较低和学习倦怠较高的现实提示教育工作者,不一定把升学作为农村初中女生的现实要求,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能够从各方面让她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可能才是第一要务。
建议教育者将生活满意度低及中度以上学习倦怠者群体作为重点关注群体,建立成长档案,对她们开展人际沟通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活动,让她们在同伴互助中感知到安全、自由、和谐、支持探索和宽容学习中犯错的学校气氛。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应对重点群体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创造让她们更能积极参与并投入的学习实践活动条件(如美化教室和校园、女生才华展示活动、善意展示活动等),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她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关怀,激发出她们积极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