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 师永谨摘要:学习焦虑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学习焦虑的产生是外源性因素与内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习焦虑的现状和成因,并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习焦虑;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33-0060-03
一、青少年学习焦虑的现状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当前,学校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青少年的主要指标,学习成绩的起伏左右着他们的情绪。一项关于青少年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显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4.7%的青少年处于轻度学习焦虑中,32.1%的青少年有中度学习焦虑,而重度学习焦虑的青少年占比高达63.2%[1]。史耀疆、闵文斌和常芳等[2]针对农村青少年的学习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3.5%的农村青少年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习焦虑。研究表明,学习焦虑已经成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业发展,还会使青少年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及过敏倾向等[3]。
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实或预期中对自己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构成威胁的特定学习结果担忧的情绪反应[4],主要表现为惧怕家长或教师的否定评价,对考试的担心与恐惧,课堂上害怕提问,趋向回避、退缩,并伴随植物性神经系统唤起的症状,如失眠、做噩梦等[5]。它一方面反映了学校教育中的现实竞争状况以及学生对再次遭遇失败、挫折的担忧和恐惧;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特定学习结果的情绪性预期。适度的学习焦虑可以使个体维持学习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过度的学习焦虑则可能导致个体无法投入学习,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及恐惧,甚至出现厌学情绪[6]。
二、青少年学习焦虑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学习焦虑是外源性因素与内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生物因素、个体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有关。
(一)生物因素
遗传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的,在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其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患有焦虑,并且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约有50%的孪生者也有类似的症状[7]。也就是说,患有焦虑症的父母,其后代易具有焦虑性特质,即具有容易焦虑的个性特点。这类青少年在面临学习方面的困难或挫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孤立无援,从而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
(二)个体因素
导致青少年出现学习焦虑的个体因素包括成就目标、认知风格、归因倾向、人格类型等。过高的成就目标是致使青少年出现学习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自尊心较强,想赢得父母、教师的认可,在这种情形下,部分青少年往往会制定过高的成就目标,且对得失成败过分在意,一旦稍有差池,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焦虑[8-9]。认知风格也会影响青少年学习焦虑的产生。池晓月[10]的研究表明,与场独立性的青少年相比,场依存性的青少年表现出较多的学习焦虑;在面对学习上的失败时,场依存性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将失败归为自身能力的不足。另外,有研究表明,人格类型也与青少年学习焦虑有着密切相关,与高感觉寻求特质的青少年相比,低感觉寻求特质的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调节自身的状态,较难适应校园紧张的学习氛围,学习焦虑水平较高[11]。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中对青少年的学习焦虑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期望、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合理的父母期望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当父母的期望过高,超出青少年的实际水平时,就会降低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使他们产生较高的学习焦虑[12]。程俊玲[4]认为文化程度对父母是否对子女抱有合理期望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对子女的期望就越高,子女随之产生的学习焦虑也越高。另外,父母教养方式也与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密切相关,积极的教养方式如关爱、鼓励等,与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呈负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如父母过高的心理控制等与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呈正相关[13]。除以上这些因素外,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家庭出现变故等因素也会成为青少年的焦虑源,使其焦虑水平升高[14]。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青少年各种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学校环境中,青少年学习焦虑的产生主要与过重的课业负担、不良师生关系、恶性同伴竞争和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等因素有关。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诱发青少年学习焦虑的首要原因,张德甫、吴敏和胡巧云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过重的作业负担致使青少年大脑疲劳、精神状态不佳,由此引发学习焦虑[15]。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中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青少年的学习焦虑密切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消极的师生关系则会诱发并加剧学生的学习焦虑[16]。另外,有研究表明,同伴的学习焦虑与个体的学习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同伴学习焦虑是刺激个体产生学习焦虑的诱因,而个体学习焦虑反过来又会影响同伴学习焦虑,两者可以不断叠加强化[17]。除此之外,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也可能诱发青少年产生学习焦虑,如教师对学生不恰当的批评、过多的课堂控制、教学方法死板、上课态度冷漠及过分严厉等都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学习焦虑[18]。
(四)社会因素
目前,国家正推行素质教育,并出台了就近入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等重大举措,但考试仍然是评定学生的主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及前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况给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诱发了他们的学习焦虑情绪[19]。
三、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营造温暖包容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20]。为避免或缓解青少年的学习焦虑,首先,家长应该营造良好、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调整对孩子的期待,不要把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轻装前进。再次,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学习中的挫折,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次的失败而否定自己。最后,家长应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制定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自信心。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通过运动、听音乐、游戏等途径缓解学习压力。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担负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论坛、专题讲座和专题宣传,帮助青少年了解学习焦虑,掌握缓解学习焦虑的方法。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改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习焦虑[21],为此,学校应开齐体育课,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当青少年从家人、朋友及同伴群体中所获得的支持越多,体验到的被尊重、被理解的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22]。因此,学校应帮助青少年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联合家庭,给青少年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增强青少年的学习自信心,有效缓解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已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习焦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3],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携起手来,预防和缓解青少年的学习焦虑问题,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亨荣,郑红,孙苗苗. 中学生学习焦虑与学业成绩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3):88-91.
[2] 史耀疆,闵文斌,常芳,等. 农村初中生学习焦虑现状及其与学业表现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1):845-850.
[3]王希永.中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并发症[J]. 青年研究,2000(2):30-33.
[4]程俊玲.学习焦虑研究述评[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4):50-53.
[5]程刚,袁桂平. 学习焦虑初探[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23.
[6]韩陈陈,唐方熙. 学习焦虑对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中介作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7):12-16.
[7]陈永胜. 348名初二学生一般性焦虑的测量[J]. 心理科学通讯,1990(3):61-62.
[8]化得元. 论学习焦虑——心理学视野中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版),2003(5):34-37.
[9]潘新凌. 浅析学习焦虑与中学生心理健康[J]. 知识文库,2022(4):157-162.
[10]池晓月. 初中生认知方式与学习焦虑、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1]顾宇莲,何成森,张玉. 初中生感觉寻求、学习焦虑及其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97-899.
[12]张缨斌,王烨晖. 父母教育期望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自我教育期望、学习动机和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C]. 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13]从恩朝,陈海莹,王韵,等. 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8):900-903.
[14]刘苡恒. 中学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应对[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73-174.
[15]张德甫,吴敏,胡巧云,等. 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6):553.
[16]何声清,綦春霞. 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及数学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J]. 教育科学研究,2018(12):47-54.
[17]苏莹. 交互式阅读辅导对高二学生学习焦虑的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18]郭凤英,李文杰. 浅谈学习焦虑的成因及矫治[J]. 黑河教育,2005(2):14.
[19]林珊瑚. 初中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干预[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2):126.
[20]胡运彩.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述评[J].现代教育,2017(6):25-27.
[21]孙璞,燕子,赵博,等.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学习焦虑关系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报,2006(1):42-43,62.
[22]庞超波,王洪礼. 积极干预及其对预防中学生学习焦虑的作用[J]. 教学与管理,2009(27):45-47.
[23]王陆雷,孙冬君. 疫情背景下北京市中学生焦虑状况调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26):79-80.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