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路径分析
作者: 陈金堆
【摘要】错题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学生的错题能清晰地展现他们的知识盲区,为教师调整、优化教学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错题资源,并尝试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错题资源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讨论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资源;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金堆(1982—),男,福建省南安市石井厚德中学。
如何将错题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是值得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初中数学知识相对复杂,学生容易出错的点也比较多。初中数学教师如果不尝试利用错题资源,显然会错失良好的教育机会。在具体应用错题资源时,教师不仅需要耐心地将学生的错题分类整合,还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犯错背后存在的问题,找准学生犯错的根源后,教师才好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时,留出空间给学生试错,同时留出时间给自己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寻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错题资源时存在的问题
(一)对错题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将错题转化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研习错题、查漏补缺是教师的职责[1]。然而,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并未清晰地认识到错题资源的积极作用,没有深入分析学生错题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提醒学生自行记录、分析错题,导致错题资源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没有引导学生养成分析错题的习惯
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学生可能在整理错题后,对错题抱着“改正即可”的态度,想着遇到同样的题目不再犯错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真正从整理错题中受益,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犯错的原因,没有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没能据此及时查缺补漏、举一反三,很容易在遇到同类型题目或者拓展题目时出现相似的错误[2]。这还可能导致学生因为反复犯错陷入自我怀疑的负面循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时,要提醒学生关注错题的难度、类型,对比自己处理同类型题目的结果,找到自己犯错的真正原因,并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总结数学学习经验。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后,学生自然可以从整理、分析错题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
在学生整理、分析错题资源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十分重要。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分析错题时遇到较大挑战。
首先,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只注重涉及教学重难点的错题,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分析多种类型的错题,学生的知识盲区可能会无法被看到。
其次,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只提醒学生关注正确的解题思路,而不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他们此前解题思路的逻辑错误,探寻错题背后涉及的数学思想、解题技巧,寻找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学生可能依然难以进行有效反思、总结,错题资源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3]。
最后,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没有引导学生看到错误的价值、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纠错,只是强调改正错误以及完成相应变式训练,那么学生可能会错误地以为,只要自己不犯错就不必花费时间纠错,并因此产生厌恶犯错、畏惧犯错的情绪。
二、有效利用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路径探究
(一)提醒学生有序整理错题
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教师需要先训练学生科学、有序整理错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只是随意地将错题记在错题本上,然后写上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那么他们很难由整理错题真正认识到自己犯错的原因、自己存在的知识盲区,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为了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价值,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有序整理错题,将自己犯错的原因、题目涉及知识点、正确解题思路分析、变式训练题等记下来。由此,学生可以顺利地查缺补漏,而且会逐渐提升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这也有利于学生后续进行复习。
例如,教师在发现学生没有正确理解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知识后,出示了错题整理模板,提醒学生有序整理错题、及时查缺补漏,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
【错题整理模板】
1.题目: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cm,点E、F分别是BC、CD延长线上的动点,且CE=DF,线段AE、BF交于点G,连接DG,请计算DG的最小值。
2.错因:知识点掌握不牢。
3.正解:(略)。
4.考点: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量代换、正方形的性质。
5.思路解析:(略)。
6.变式训练题:(略)。
(二)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错题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出错的原因主要有3点: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即对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难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对复杂的练习题;2.审题不严谨,即在阅读题目时,没有综合分析题目中的各项条件,出现解题偏差;3.计算能力差,即虽然正确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在解题时出现了计算错误[4]。
为了有效利用初中数学错题资源,教师应告诉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先搞清楚自己犯错的实际原因,依据自身情况分类整理错题,再据此回顾相应知识点、分析有效的解题思路,最后完成同类型题目,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会逐渐整理出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错题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错题本,相互学习、借鉴,让错题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三)指导学生利用错题突破重难点知识
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由错题出发,回顾重难点知识,厘清正确解题思路涉及的数学思想、数学原理,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5]。为此,教师需要先自行分析学生出错频率高的练习题,整合与这些题目相关的重难点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些题目,带领学生从这些错题出发剖析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提炼解题技巧的同时突破重难点知识。
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完成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关的习题时,常在回答有关k值的综合题上犯错,于是整理了几道学生犯错较多的有关k值的例题,据此讲解这部分知识。
【例题1】
如图2所示,三角形ABO为等边三角形。过点C(3,0)作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AO、AB分别交于点D、E。已知点B(-3,0),点E在反比例函数y =K/x(X<0)的图象上,△ADE与△DOC的面积相等。请计算k的值。
这一题目并不复杂,学生在读题后会很快意识到,求出k值的关键在于确定点E的坐标。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顺利求出点E的坐标。在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后,教师意识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将这道题列为例题,引导学生从这道题出发回顾相关知识,而不是就题论题。
在讲解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随后让学生思考求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时应该从哪里入手。分析上述内容后,学生很快明确解题的突破口为确定E点坐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计算E点坐标的思路。由此,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了k的几何意义这一重难点知识上。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然后提醒学生找到题目中有关几何意义的信息,由此出发进行计算。
(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错题之间的关联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时,除了要引导学生总结错题涉及的知识点,还要引领学生深入分析错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找到改进、提升的方向,实现对错题资源的深层利用[6]。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求反比例函数的k值的例题时,还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错题之间的关联,以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
【例题2】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已知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 = 1/x上,如图3所示。如果点B在某反比例函数上,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k值为多少?
在阅读题目后,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应该根据B点的坐标求解。但是一部分学生发现题目只给出了∠AOB=90°的信息,无法将其与k的几何意义联系起来,于是错误地将解题的关键放在了求点A的坐标上,导致解题偏离方向。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一错误,教师启发学生将例题1和例题2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例题1的关键信息“△ADE与△DOC的面积相等”。在确定例题2的关键信息后,学生尝试过点A、B作垂直于x轴的线段AC、BD(如图4所示),得出△ACO∽△BDO,然后逐步推导得到点B的坐标,并据此算出答案。
(五)鼓励学生合作分析犯错原因
为了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拓展错题资源的利用空间,组织合作分析错题的学习活动。
考虑到学生在计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容易出错,教师组织了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让学生先在课前自行整理错题,并选择一道自己印象深刻的错题进行研究,总结自己的解题心得。在课堂上,教师留出小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错题,交流解题心得,总结计算这类题目时常见的犯错原因。倾听学生的想法后,教师记录学生总结的4方面原因:1.求分式为0的方程时,忽略分母不能为0;2.自主取值再求值时,忘记分母或除式不能为0;3.混淆分式方程无解与分式方程有增根的含义;4.在已知方程的根的情况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忘记舍去分母为0的参数值。此后,教师提醒学生记下上述原因,并利用剩余课堂时间完成小组内其他同学分享的例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错题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对待和利用错题资源,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然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错题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应用错题资源时没有鼓励学生养成分析错题的习惯、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导致错题资源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为了合理利用错题资源,教师需要正视错题资源的价值,采取多种科学的措施组织教学活动,并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包佳佳.错题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6):83-85.
[2]贾慧美,陈燕青,张奕欣.归因与重构: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刊),2024(5):22-25.
[3]汤华伦.初中数学错题资源利用刍议[J].新课程研究,2024(11):123-125.
[4]王永智.错题资源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利用策略[J].学周刊,2024(6):62-64.
[5]李白梅.“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运用[J].读写算,2024(2):101-103.
[6]刘海静.错题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