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探究

作者: 曹武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探究0

【摘要】在解析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从“为何跨”“用什么跨”“如何跨”三个维度确立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思路,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为例,从主题、情境、目标、评价四个方面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

作者简介:曹武(1978—),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南安九年制学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充分体现出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拓展了语言学习的边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认知框架,还能通过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助力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实现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共同发展。

一、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英语学科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有机融合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以主题为核心,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能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身的语言能力,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框架[1]。

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通过在具体情境下设置驱动问题,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2]。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言技能,还要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主动探究者。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学生能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思路

(一)立足课程标准,明确“为何跨”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中的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这三大主题范畴整合了语言、文化、科学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反映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现代社会要求学生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明确“为何跨”十分必要。

一方面,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学会进行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为此,通过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学生可以提升综合素质,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若局限于英语学科本身来教学,将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的融合中获得能力提升。

(二)依托教材内容,确定“用什么跨”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要依托英语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是教师设计跨学科活动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教材,教师可以找到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从而确定“用什么跨”。

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5 Unit 1“There are only nineteen crayons.”为例,教师可以将英语学习与艺术、数学相结合。在学生学习数字和文具的相关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具,描述所选文具的功能和用途,并设计一个涂色方案,计算所用颜色的数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英语词汇,还能加深对颜色搭配和数量计算的认识。

(三)探究学生需求,解答“如何跨”

在探究学生的需求并解答“如何跨”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学习风格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在明确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通过结合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项目任务清单,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多学科知识。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使学习任务难易度适中,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1“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日常活动的相关表达时,设计一个跨学科的项目,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某个周日是如何度过的,列举学习、娱乐、运动等方面的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学科的知识,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并记录每项活动实际花费的时间。这种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意识。

三、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路径

下文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的内容为例,探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路径。

(一)定位核心主题,确定驱动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定位核心主题和确定驱动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步骤[3]。本单元的主题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在该课例中,教师可以围绕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节日文化与习俗的语言表达,并从语文、历史、艺术等多门学科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节日的文化背景。之后,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教学。

第一步,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春节的视频片段来让学生开启本单元的学习,以此引出单元主题,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步,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基于学生可能会做出的回答,教师可以将“How can we introduce the Spring Festival to the person from other cultures?”确定为本单元的驱动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第三步,在确定本单元的驱动问题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引导,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What are the symbol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h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How do people prepar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这些引导性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

(二)构建真实情境,设计实际任务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教师构建真实情境并设计实际任务。在该课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春节相关的真实情境,并布置系列任务,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运用英语学科及其他学科知识完成任务。

首先,创设一个以“准备春节庆祝活动”为主题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春节庆祝活动的视频或展示春节期间拍摄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在情境中,学生要扮演春节庆祝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完成的任务是准备一场春节庆祝活动并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春节的习俗。

其次,设计四项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为“Draw and describe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pring Festival.”;学习任务2为“Write a short article about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Spring Festival.”;学习任务3为“Research and present how peopl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学习任务4为“Create a plan for introduc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English.”。这些学习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表达方面的英语知识,还需要他们结合历史、社会等领域分析关于春节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内容。通过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语言表达与文化理解上取得进步。

(三)细化学习目标,聚焦问题解决

通过学习春节的文化和习俗,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4]。因此,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细化学习目标,为该课例设计由以下三个子问题和前文提到的驱动问题组成的问题链,以便学生逐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子问题1:“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子问题2:“Why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子问题3:“How do peopl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在子问题1对应的第一课时中,学生要能够通过Get ready和Start up板块,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本,完成学习任务1。

在子问题2对应的第二课时中,学生要能够加深对春节的相关文化和历史的了解。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索资料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2。

在子问题3对应的第三课时中,学生要能够通过Fuel up板块,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探讨,研究各个地区的不同习俗,完成学习任务3。

在驱动问题对应的第四课时中,学生要能够通过Hit it big板块,结合前几个课时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向外国友人介绍春节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4。

通过这样的问题链,教师能够成功地将学习任务融入不同的课时中,保证学生学习的进度,助力学生的问题解决。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完成对春节的全面探究。

(四)注重多元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该课例中,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可以从知识学习与理解、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学习方法与技能、合作与沟通这四个维度设定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通过多元评价机制,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表现,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评价的过程性特征使学生的点滴进步得以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结语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将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促进其跨学科思维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不断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盼盼,刘瑞娜,陈奕桦.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8):38-42.

[2]高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实践与分析[J].校园英语,2023(52):82-84.

[3]范巧凌,陈冰娜.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为例[J].英语学习,2024(8):9-13.

[4]盛丽强.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4(26):80-8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