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作者: 吴姗【摘要】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变革,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以单元主题为有效依托,通过组织开展以真实任务驱动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落实并深化主题意义探究,在层次渐进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主题意义探究
作者简介:吴姗(1991—),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
针对以主题意义探究为核心任务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情境、空间和场域,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语言学习体验者。项目化学习是实现学生主题意义探究的关键途径,其是指学生在实践体验、内化巩固、迁移创造等和教材单元主题相符,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形象且深刻的语言知识,并习得相应的学习策略及技能,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1]。教师在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中应以单元教材为有效依托,以单元主题为价值引领,通过把控项目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完成英语学科项目化实践活动的精心设计。本文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探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一、深入解读单元,分析学生学情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应以视、听、说为主。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运用实践、创新迁移,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单元主题,引领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中获得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涉及“劳动习惯与技能”“热爱劳动”等子主题,教材中出现了“be+v-ing”结构的现在进行时表达方式,旨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通过合理规划劳动时间,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在劳动中成长。这一单元内容围绕“Labour and life”这一主题展开,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中的语篇涵盖了单元核心词汇,Grammar time板块涵盖了这单元的语法结构,Sound time强调了“ing”在单词中的发音,其余板块则强调了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表达自我。单元教材板块内容为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语言支架和活动方式。
针对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能用简洁的词汇和句型围绕主题进行对话和描述,已形成了一定的语言逻辑性,能通过语言训练实践内化和深化语言思维。因此,教师在项目化主题学习中可以不断深化、拓展和延伸单元教材内容,引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实践体验中内化、巩固单元语言知识,加深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积极探索主题表达,提升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单元主题引领,提出驱动问题
在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中,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读教材,理解单元教材内各板块的组织逻辑,另一方面又要“跳”出教材,站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单元项目活动。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围绕单元主题,展开问题探究,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核心语言知识积极自主地展开项目学习。在项目化学习的活动设计中,教师要设计本质问题,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地联系起来,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以“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为例,基于“Labour and life”这一主题,首先,教师可以提出本质问题:“Do you help your parents?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由于帮助父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观看父母辛苦劳作的视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由内心深处产生帮助父母的欲望。其次,教师可以提出驱动性问题:“What can we do to help our parents?”,由此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帮助父母,履行家庭责任。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确定活动项目的主题,即“More chores we can do,more happiness we can get”。
三、构建项目任务,注重语言发展
在单元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循序渐进的单元主题,自主、合作参与语言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劳动计划制订、劳动技能介绍、劳动视频拍摄、劳动技能比赛开展和劳动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交流和表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还需要教师适当调整、补充、重组教材和课外资源,积极开发、拓展语言学习的空间,创设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使得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格。以“More chores we can do,more happiness we can get”项目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项目活动一:家务劳动我讨论
笔者在项目活动一中设计了三个任务:1.初步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语言知识;2.利用表格分别勾选自己会做的家务劳动和不会做的家务劳动,并拍摄自己平时的家务劳动生活照,用英文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做些什么家务;3.统计班上同学会做哪些家务劳动。通过完成这一项目活动,学生能够学会描述自己在家完成的家务劳动,在互动交流中内化和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表达能力,并在实际统计中培养自身的归纳能力。
(二)项目活动二:家务儿歌我会唱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突破单元教材内容的限制,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义。为此,笔者在项目活动二中设计了两个任务:1.学会熟练跟唱Sound time板块中的童谣;2.学会跟唱“Clean up song”“House chores”等英文儿歌,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改编。通过完成这一项目活动,学生可以在歌曲传唱中学习更多的家务劳动表达方式,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并在创编儿歌中培育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项目活动三:家务活动我体验
教师应充分认识、利用、开发生活资源,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体验中培育劳动技能,提升语言技能。在项目活动三中,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1.学习1—2项家务劳动技能,并通过每日打卡熟悉技能;2.在家长的指导下拍摄一期家庭劳动视频,并用英文进行步骤解说;3.请基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制订“Chore list”,统筹规划好劳动的时间。在这一项目活动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中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辛苦和价值,从而学会主动分担家庭劳动,在生活中做好劳动时间的规划。
(四)项目活动四:主题绘本我阅读
在小学英语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深刻、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写作表达。基于单元主题的阅读与写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深层的思考。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应积极拓展和选择具有正确育人导向价值的英语绘本材料,引领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去阅读、去思考、去感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做好劳动规划,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笔者在项目活动四中加入了英文绘本Loudmouth George Earns His Allowance,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层阅读,并设计了以下任务:1.Can you talk about the George summer labor plan?2.Does George do all his chores?3.What chores does he do at last?4.Does George watch films at last?。通过完成这一项目活动,学生能够学会用英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劳动,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做家务,承担家庭责任。
(五)项目活动五:劳动技能来比拼
在英语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在积极渗透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积极展开劳动实践,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笔者在项目活动五中设计了如下任务:1.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叠被子、叠衣服,并做一道简单的美食等,要求动作熟练;2.通过一阶段的劳动实践,制作一份关于“What can we do to help our parents?”的主题小报或思维导图。通过完成这一项目活动,学生能够学会用英文描述自己正在做的劳动,并能在实践中掌握特定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推进项目实践,深化主题意义
小学英语项目化活动以真实任务为引导,将单元四个课时的新授语言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基于此,笔者把本次项目活动分成如下四个阶段。
(一)真实互动交流,开启主题学习
在第一阶段,笔者通过“家务劳动我讨论”这一项目活动鼓励学生进入主题情境,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统计自己会做的和不会做的家务劳动。学生学习完Story time板块后,需要在家里制作关于家务劳动的英文视频或拍摄家务劳动的照片,并在小组范围内进行积极分享、互动与问答,尝试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hat's he doing? He's ...”“ What's she doing? She's ...”进行交流,通过直观形象的具体描述初步理解和感知这一单元的核心语言知识,在情境问答中认识到家庭劳动的价值和内涵。此处,笔者还引导学生在小组汇报中统计组内学生会做和不会做的家庭劳动,为下一阶段的项目学习做好准备。
(二)积极探索实践,形成关键能力
本阶段有两个活动,第一个项目活动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Sound time板块中的歌谣,跟唱拓展英文儿歌“Clean up song”“House chores”,学会更多有关家务劳动的词汇,之后再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创编家庭劳动英文儿歌,并在编创中融入新学的家务劳动词汇。在此阶段的学习中,笔者通过美妙的音律、创造性的语言、生动的动作激发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解决驱动性问题“What can we do to help our parents?”。有个学生创编的英文儿歌如下:In the morning,I like to sweep the floor and help my mother wash the dishes.In the afternoon,I like to cook nice food and help my father clean the table.。
在第二个项目活动中,笔者通过第一阶段小组内总结出的学生不会做的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学习实践中学习这些家务劳动,促使学生在常态化的劳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家务劳动视频的拍摄中学会用英文清晰地描述劳动步骤,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随后,笔者鼓励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Chore list,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规划劳动时间,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三)丰富阅读积累,拓展多元思维
在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语言积累的过程中进行初步独立思考,形成问题意识,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在阅读体验积累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在第三阶段的项目活动中,笔者巧妙借助主题拓展阅读,引领学生在绘本Loudmouth George Earns His Allowance的阅读体验中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家庭劳动计划,并在层次推进的问题链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规划劳动时间的重要方式。教师还应让学生阅读完绘本后二次修改自己的Chore list,再一次内化和丰富主题意义的价值内涵。
(四)阶段成果展示,全面提升素养
成果是小学英语项目学习区别于其他语言学习方式的关键特征。学习成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还能体现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教师通过成果的有效展示,能够充分引领学生获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2]。在学生积累了一定语言知识和劳动技能后,笔者通过开展家务技能擂台赛,鼓励学生在比赛和实践中掌握劳动技巧、提升劳动技能。与此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主题海报的创意写绘,对自身的劳动实践进行巧妙地总结,在创造性、个性化的写绘表达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形成关键能力、培养高阶思维。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言学习实践任务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沟通合作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展更多开放的、实践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有意义的深层学习体验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晶.基于单元视角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指导策略[J].教育视界,2022(35):48-51.
[2]唐晨倩.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江苏教育,2022 (1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