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查干湖特色旅游业发展探究

作者: 王佑萌 邬皓若 李旻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需要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深挖发展方向,形成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查干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传承地,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文章立足于查干湖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概述查干湖旅游业的资源情况,分析查干湖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为其日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旅游业;生态保护;渔猎文化;查干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12026113)资助。

引言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精神生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居民日常难以感受到的乡村民俗风情成为乡村的特色资源,乡村旅游便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抓手。查干湖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化经济结构,依托地区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是其实现乡村振兴的良好选择。

一、查干湖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查干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1]。查干湖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不乏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具有生态价值、富有观赏性,适宜建设大型野生动植物园及科普展馆。由于查干湖地处世界冰雪资源黄金纬度带,冬季雪期长、降雪量大,具有冰雪富集的资源优势,适合建设涵盖滑冰、滑雪等冬季运动的冰雪旅游休闲度假区。

(二)乡村旅游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朴的乡村逐渐减少,不少城市居民愿意体验返璞归真的乡村生活,由此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查干湖利用自身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与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种植园。各乡村充分利用树木、水果、花卉的美化效果,打造查干湖周边景观带,助力查干湖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例如,查干湖镇西索恩图村是吉林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的旅游产业取代了基础农业,变成了村里的经济支柱,村庄既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配备了许多商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休闲乡村生活[2]。

(三)渔猎文化旅游资源

查干湖以“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而闻名,传承着千百年的渔猎文化,其代表性活动便是查干湖冬捕。冬捕原本是渔猎部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后续随着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的多元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区域民族色彩的渔猎文化。

为深挖渔猎文化资源,查干湖举办了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旅游节期间既有冬捕、头鱼拍卖等重头戏,也有较多依托冰雪、民俗资源发展起来的“冬捕+”系列活动。当地也借着冬捕热度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的研发与推广[3]。这既是对渔猎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也是发挥文化的作用为旅游业赋能。

查干湖冬捕习俗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捕鱼技术与工具,而查干湖的渔民则将各种特色渔具完整地保留下来,如“麻网”“扭矛走勾”“冰镩”“马轮”。这些器物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安静地诉说着千百年的渔猎故事。现在每年冬季一场神秘独特又充满古朴风格的渔猎活动在查干湖展开,祭湖、醒网、凿冰、撒网,数万斤的鲜鱼脱冰而出,极富北方民族特色[4]。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查干湖现今由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管辖,保存着完整的蒙古族东部文化、民族风俗,其中最能体现蒙古族草原风情的便是特色饮食文化。人类的生存与饮食息息相关,不同的地域衍生出不同的饮食风格、习惯及文化。游牧民族聚居在草原,为发展狩猎、畜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如乌查宴,吃“乌查”即是专吃羊的“后鞧”,这是蒙古族牧民很有讲究的宴会,参与者往往是通宵达旦的把酒言欢,当牧民请客人吃乌查宴时,便是给予了最高的礼节。

近年来,为了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查干湖建成了蒙古族民俗旅游村为游客提供深度旅游,增强游客体验感。

二、查干湖特色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业资金需求大

景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都需要资金支持。查干湖机场的建成、查干湖特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年来查干湖对外的宣传使客流量逐渐增多,而大批游客的涌入对景区的承载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查干湖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景区游客承载力不够、缺乏有品质保障的大型旅游超市等问题[5]。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工作人员的粗放监管都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既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又增加了景区的维护成本。另外,后续的景区扩建、乡村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也都需要一定资金。

(二)特色旅游业及产品宣传力度不足

良好的宣传亦是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查干湖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忽视宣传,从而降低了景区及产品知名度,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不利于发掘潜在游客群体也无法吸引投资,带动旅游周边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三)文旅融合深度有待提高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支撑,只有文化内涵深厚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国内许多旅游景区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同质化较为严重,仅依靠自然景观难以吸引游客、维系景区长久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相融合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打造独特品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当前,查干湖旅游业发展既依托碧水蓝天,又是当地文化的作用,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查干湖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深度还有待提高,如冬捕等热门项目流于表面,趋近于文化表演,对于渔猎、民俗文化未实现充分利用,使游客的文化感受较弱。

(四)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旅游作为第三产业,除了本身所具备的旅游资源等硬性条件,更应该重视游客体验感,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等。游客的出行目的便是寻求精神的放松,游客对出游感受的评价一方面影响着地区旅游的宣传形象,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与满足感,以及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是查干湖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旅游业专业人才不足

查干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激增,而这些员工很多是当地居民,缺少相关的培训,部分员工也对自身定位模糊,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景区服务水平不高。有的旅游公司旺季临时招聘,没有组建旅游服务的专业化团队,使人才储备不足。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服务质量,影响着景区不同层面的服务能力,限制了景区的开发。人才培养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景区的文化创新方面更是需要核心人才。因此,要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三、查干湖特色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开源节流,加强资金利用

开源要求地方政府提高扩充资金的能力,如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发展查干湖旅游产业,促进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当前查干湖特色旅游产业链正在不断良性发展,所以提供优惠政策、规范市场监管、鼓励当地企业发展、吸引民间投资,对地区创造财富具有重大意义。

节流要求查干湖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精打细算,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在日常维护支出上,查干湖各部门需要协商合作,注重依法管理职能,同时发挥地方群众的作用,共同建立保护旅游资源的长效机制,降低维护成本。

(二)建立网红团队,促进宣传推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出现,人们逐渐习惯依靠网络获取信息。当前,电商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如何让消费者接触到优质商品,让地区产品得到推广是一个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于是“网红经济”异军突起。网红在粉丝中的人设与影响力,其实是无形之中积累了一种信用,影响着宣传的推广、产品的推销。因此,查干湖也可以趁此机会建立网红团队,加强地区旅游业及产品的宣传推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查干湖缺少颇具影响力的网红。一方面当前网络主播行业“内卷”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地区也缺少相关人才储备。“内卷”问题要求网红做到创新,同时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目前,许多地区网红得以成功的原因都是深挖了本地区或民族的独特资源,为人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精神风貌,提供了特殊的精神食粮。网红的出现也并非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更多的是一个团队的专业支撑与运营。这就要求当地要想发展“网红经济”需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应该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招聘优秀专业人才。

如果从短期宣传出发,当前各平台有不少流量主播接受商务合作,当地企业可以与主播合作,进行宣传推广。从长期宣传来看,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网红团队将对促进地区宣传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加强文旅融合

查干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创新为灵魂,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查干湖文化魅力,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查干湖。

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查干湖湖神传说、民俗与民间故事、渔猎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中的文化附加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是避免同质化,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深挖文化内涵的过程中,要注意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提升游客的文化参与感,切不可仅让游客抱着“看表演、看热闹”的心态来体验文化魅力。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线上旅游平台,增加游客体验文化的方式。

(四)注重游客体验需求,提升服务能力

游客的体验评价是多方面的,如游玩的便利性,很多外地或者第一次前往查干湖的游客对景区并不熟悉,自己看网络信息又要费一番功夫。而为了方便游客游玩,当地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查干湖旅游小程序”,将整个查干湖景区内地图、商家、民宿、景点、活动等各种信息囊括进去,便于游客查找与选择,小程序中还可以附带文化知识拓展,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地区文化内涵。这便是吃住游玩一体化,具备全面即时优势的地区旅游指南。因此,要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通过微观层面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查干湖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确保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数量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其次,对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旅游从业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核心人才招聘方面要保障工作岗位拥有良好的薪资待遇,加大宣传招聘力度,吸引专业人才竞聘。最后,景区可以与高校开展合作,拓宽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在人才的后续培养上,要加强精神建设,增强人才对查干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四、结语

查干湖及其特有的历史资源、生态功能构成了查干湖特色旅游发展的核心。以促进查干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开发为基础,查干湖的旅游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给予了游客独特的精神财富,实现了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在此层面上处理当前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进一步延长地区产业链,对查干湖特色旅游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玲.查干湖水质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互作关系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1-24.

[2] 于丹.查干湖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1:11-34.

[3] 刘冬雪,刘玉萍.“刚出湖的鱼是热气腾腾的”[N].中国旅游报,2023-01-10(8).

[4] 夏杰.禁捕退捕背景下泗洪地区渔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探讨[D].扬州:扬州大学,2022:3-7.

[5] 沈彤.查干湖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16-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