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景区农户生计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李诗睿 吴壮益 李敏莹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旅游业通常被看作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旅游业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进入乡村,一定程度上使景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资本组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影响了景区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旅游景区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景区、常德市澧县城头山旅游景区、益阳市南县乌嘴乡罗文村为案例景区,针对调查过程揭示的旅游景区农户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提升景区农户可持续性生计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景区;农户生计;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景区农户生计发展现状研究——以湖南省为例”(042200015)。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带动力和产业融合优势,无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1]。有关数据表明,2022年中秋节假期,湖南省纳入监测的341家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316.0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1 160.94万元,其中73家乡村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27.1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 783.840 4万元[2]。截至2022年,湖南省有5A级旅游景区11个、4A级旅游景区151个,全国重点旅游村41个、重点镇3个,省级特色文旅小镇23个、重点旅游村100个[3]。景区农户的生计资本作为展现农户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乡村振兴效果较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户作为乡村的主要组成者和承担者,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小生计单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对象,是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基本单位[4]。
本研究以英国国际发展署组织提出的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以实地调研为根据,分析景区农户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根据案例景区农户的实际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旅游行业发展对策,以期提升湖南省景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为农户生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案例景区概况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景区、常德市澧县城头山旅游景区、益阳市南县乌嘴乡罗文村三大景区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案例景区依托的主体旅游资源分别为地质资源、文化遗址、田园风光三种不同类型。
平江县石牛寨景区位于湘、鄂、赣边界,地势险峻,是典型的丹霞地质地貌,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2022年国庆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3.696 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4 364.855 8万元[5];城头山旅游景区位于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镇,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作为热门研学点之一,2023年以来,该景区已接待近5 000名师生,全年预计可达10万人[6];罗文村坐落在益阳籍池河东支河畔,有“万亩油菜花海”的秀美景观,2023湖南油菜花节在主会场益阳南县罗文村启动,有力促进了当地油菜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述案例景区在旅游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三个景区,在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基础上,对照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型,将层次分析设计指标分为三级,重点关注旅游景区开发给农户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及农户是否参与旅游景区开发,进而完成农户调查问卷设计。其中,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农户的信息,主要是农户的家庭境况,包括性别、家庭人数、学历、目前的收入渠道等;第二部分为五大生计资本内容,分为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第三部分为问题与建议,主要是旅游景区农户对政府提出的建议。笔者于2021年4—5月、2022年8月及2023年3月三次分别前往石牛寨景区、城头山旅游景区及罗文村,对景区农户开展实地调研,共发放330份问卷,最终回收问卷309份,回收率达到93.64%。通过分析问卷与相关数据可靠性验证,最终得到28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85.76%。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两种方法,对农户进行入户调查,获取景区农户个人基本情况及五大生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三、案例景区农户生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资本——人均土地面积持有量减少
自然资本以农户持有的土地面积和养殖业作为考量标准。土地是农户基本的财产,在人均土地面积持有量减少的情况下,旅游景区的开发促使农户的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方式发生变化[7]。而土地作为自然生计的来源,对农户极其重要,景区因规模扩大而征用农户土地,导致部分农户产生不满等消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旅游景区开发的认同感。
(二)金融资本——个人资金开支及借贷渠道单一
金融资本是指农户在经济活动和消费活动中为生计所需要的资金,体现为现有的和潜在的经济能力。本研究以农户年收支情况和借贷渠道选择为题项。本次调查发现,在资金开支方面,首先农户家庭每年最大的开支是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其次是人情往来开支,三个案例景区的农户每年用在人情上的开支平均占比高达45%;再次家中老人的赡养费也是农户家庭的一笔重要开支。农户资金周转困难时,三个案例景区超过一半的农户选择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借款,理由是没有贷款利息,能够减轻自身的压力。由此看来,农户资金除日常生活的开支外,较难有结余资金用于投入旅游相关生产及经营性活动中,加之借贷渠道较单一、政府补贴力度不足、信息滞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资金投入力度。
(三)人力资本——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人力资本代表农户的知识、技能、能力状况等,可根据家庭总人数、总劳动能力、参加培训机会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家庭总的人力资本[8]。从调查结果来看,案例景区农户整体存在“认知误区”。第一,经访谈后发现部分农户认为旅游景区开发就是政府的责任,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旅游产业与传统农业较为不同,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但当地部分农户对旅游开发的培训参与程度不高,劳动能力暂且达不到景区旅游开发所需要的标准。第三,部分农户缺乏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的意识,旅游景区较难发挥带动作用。目前,民宿是当下乡村旅游一个较为火爆的经营方式,其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但案例景区经营民宿的农户平均仅占4.44%,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限于较低的先天及后天人力资本水平,景区农户未来生计发展堪忧。
(四)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连带较严重
社会资本包括亲人、好友、邻里之间的帮助和信任,外部集体需求和领导能力[9]。随着景区的逐渐规范,景区内员工多是来自外地受过培训的人员,致使当地部分专业水平不高的农户较难在景区开展经营及管理活动,难以获得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较难从中直接受益。
(五)物质资本——基础生活设施有限
物质资本主要为房屋面积、家禽数量及家用电器等,其中,家用电器可以从侧面考量农户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三个案例景区农户拥有的家用电器大件一般为洗衣机、冰箱、空调和电视这四种,其中用于洗涤的洗衣机和用于冷藏储存物品的冰箱家庭覆盖率较高,而电脑、电磁炉、烘干机这些具有拓展作用的家电覆盖率低,体现了三个案例景区农户家庭目前已经有着基础的生活保障,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四、案例景区农户生计发展策略
(一)自然资本——规范景区土地使用
政府部门应规范案例景区土地使用,解决地租问题,确保补偿到位,保护农户利益。例如,可以定期收集农户意见,努力做好土地流转补偿措施,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和不公平现象,保障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加强相关法律宣传,提供相应法律援助,以此增强农户的法律意识;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规模化种植果蔬等农作物,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户从中得到红利,缓解农户的负面情绪,提高农户的满意度。
(二)金融资本——引导农户合理规划开支
相关政府部门应引导案例景区的农户合理规划开支,将结余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满足景区农户的借贷需求;完善借贷机制,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并给予不同类型农户相应的补贴政策,为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激发景区农户参与景区开发并努力致富的信心。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为外来投资者创建投资渠道和项目,鼓励其主动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带动农户创收,让农户真正获利。
(三)人力资本——加大旅游服务培训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案例景区农户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旅游服务水平。首先,考虑到农户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培训内容要深入浅出,将旅游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纠正农户对培训的错误认识,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户回乡创业或就业;再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景区农户的培训投入力度,为其提供旅游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保障,多开展实用型技能培训。
(四)社会资本——鼓励农户参与旅游开发
政府部门应鼓励农户参与案例景区旅游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例如,可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培养农户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农户共同为景区旅游发展建言献策;鼓励外部企业参与合作,组织发展,推动地方产业良性竞争,减少农村社区民生资本消耗;鼓励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把社区作为发展的主体,注重景区居民的融入和参与,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社区经济同步发展。
(五)物质资本——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物质资本不仅包含农户为实现生计目标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资料的总和,还包含用于生产或投资的资产。为增强农户的物质资本,案例景区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在村庄交通、供水、绿化、公共照明、医疗、垃圾处理、厕所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从源头上为农户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提供保障。
五、结语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农户生计资本对景区农户生计具有直接、深远的影响。就生计资本而言,农户参与旅游景区经营活动,可以获得经济收入,优化生计策略,提高生活水平;而农户未参与旅游景区经营活动,其生计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这类农户对自然资本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上升,随着社会资本减少,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并不会给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反而会让其更依赖自然资本,进一步加剧生计脆弱性。
此外,本文侧重于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景区农户生计发展现状,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农户生计资本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向度的。相关学者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分析,为更好地让农户深层次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中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2]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秋小长假,湖南接待游客356.49万人次[EB/OL].(2022-09-14)[2023-04-06].https://whhlyt. hunan.gov.cn/whhlyt/news/tpxw/202209/t20220914_ 29013870.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湖南文旅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EB/OL].(2022-08-14)[2023-04-06].http://www.scio.gov.cn/xwfbh/gssxwfbh/xwfbh/hunan/ Document/1728725/1728725.htm.
[4] 唐茜茜,李晖,王心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22(3):230-233.
[5] 平江县人民政府.国庆期间,我县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EB/OL].(2022-10-09)[2023-04-06].https://www.pingjiang. gov.cn/35048/35055/35059/content_1994171.html.
[6] 湖南日报新媒体.常德旅游市场“春暖花开”[EB/ OL].(2023-03-26)[2023-04-06].https://m.voc.com.cn/xhn/ news/202303/16386281.html.
[7] 王丹,李晓筝,陈文成.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差异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10):61-68.
[8] 唐叶枝.城郊乡村旅游地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对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5-6.
[9] 杨欢.农户生计资本对其迁移意愿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