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 吴婷婷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引入OBE理念,有助于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思路,对于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在OBE理念的背景下,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课程改革和创新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将深入探究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OBE理念的优势,梳理在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教学目标,并提出在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OBE理念;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方式与时代相脱节等情况,这将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OBE理念,有助于改革教学方式,发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优势,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OBE理念的定义

OBE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英语“Outcome based education”词语的缩写,该理念又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BE理念较为关注教学的目的性,主要强调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果经验,并将该经验实际应用于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而言[1],OBE理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教学理念较为关注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导,而OBE理念则侧重对学生专业能力、思维逻辑等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供实践的平台,便于学生在该平台中获取专业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OBE理念的优势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更加具有社会性

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教师需要先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课程教学工作。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学目标的清晰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往教师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门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抽象,甚至会出现教学方式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脱离的现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了解知识,还会出现所学习的内容无法派上用场的问题。引入OBE理念进行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衔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

引入OBE理念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较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但在OBE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时,在教学设计环节会以成果导向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者是课后等环节。不断的交流沟通,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朝着专业型人才方向发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之间更具有紧密性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教材上确定的教学内容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旅游产业是一个变化速度较快的产业,相对于旅游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略微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3]。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虽然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但无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较差,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引入OBE理念进行教学,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发展动力,促使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与旅游管理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对培养全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在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所应达到的课程能力目标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课程能力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该课程知识点,从而逐渐具备从事旅游目的地管理工作的各项技能,培养学生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4]。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新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力量,大量搜集与旅游目的地管理知识点相关的内容,通过对比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次,通过系统地学习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学生可以认识和了解从事旅游目的地管理业务的要求和技能,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具备从事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能力,便于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

(二)通过教学所应达到的课程素质目标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教师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旅游发展目标,推动旅游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产业往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本课程的兴趣[5]。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转换角色定位,转为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一)制定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

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导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6]。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应当要注意将OBE理念与课程教学模式的搭建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着手,明确该课程的课程目标,从而制定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推进社会旅游产业实践与学校课程教育相结合,促进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

比如,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教师要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旅游管理能力和旅游管理素质这三方面定义的区别,并在后续的教学中针对上述这三点的区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后续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作准备。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到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其次,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在旅游管理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结合OBE理念,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将学生往市场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方向培养。

(二)开展参与式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规划的教学进度,把握教学的节奏,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处于主动性地位,向学生传授旅游专业知识,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应课程知识都较为抽象、单一,仅仅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容易在听课的过程中出现分神的情况,这将会影响学习质量,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而,在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紧密围绕“学生主动”“学生成长”的教学要求,设计学生参与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自学导入”“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主动学习[7]。

在讲授与旅游目的地管理该课程相关的例子时,对于例子中所涉及的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以问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问地方性的概念,并且简要概述地方性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的要素组合而成。采用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旅游地方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进一步地探究地方性要素应如何满足不同旅行者的旅游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的学习重点。比如,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色达佛学院”旅游胜地为例子,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询问学生是否有去过色达佛学院,为什么会想要去色达佛学院旅游,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课程导入作用,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教学环节开展测试及总结环节

受到教学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尽可能地完成每节课的课程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耽误课程进度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无从得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后半部分可以开展测试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问题,检验学生对本课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分析龚滩古镇该旅游胜地的特色之处及旅游发展的困境,思考解决之策。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0BE理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环节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回顾总结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带领学生回顾和学习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系统性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本课重点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

(四)积极落实教学专业评价机制

要想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这一课程中引入OBE理念进行教学,积极落实教学专业评价机制是重中之重。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和推行教学评价机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应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课外的学习反馈进行评价[8]。通过实施教学评价机制,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可以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改正,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经过多次自省与改正,学生可以有效地丰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教学评价机制中引入OBE理念,不仅可以由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行为进行评价,还可以设置学生互评环节。通过学生互评环节,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实际水平,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的认识,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评的评价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寻找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科学地设置教学环节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需要有效地引入OBE理念,科学地设置教学环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OBE理念进行教学会更加注重运用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学习及操作环境,为培养学生朝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方向成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旅游案例分析中应用OBE理念,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旅游管理的经验,掌握旅游管理的相关技能。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设置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力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推动旅游管理教学朝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立足于OBE理念,开展网络化教学,这样更加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教学目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在OBE理念下开展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对学生未来的择业就业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结合OBE理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OBE理念的教学价值,为培养优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 严荣,祁成凤,胡珊娜.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2(3):20-24.

[2] 仲建兰.“旅游目的地管理”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2(4):19-23.

[3] 余琴,但强,陈金龙.基于学习通主题讨论的“旅游目的地管理”教学探索[J].当代旅游,2022(14):97-100.

[4] 黄华芝,刘建军,丁莉.新业态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1):79-82.

[5] 严灵灵.OBE理念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改革研究: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39-46.

[6] 吕君丽.“旅游目的地管理”在学习通平台的共享课程资源设计探究[J].当代旅游,2021(19):65-67.

[7] 谭舒月.OBE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BOPPPS教学运用分析[J].文教资料,2021(18):197-199.

[8] 郝金连.“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当代旅游,2021(8):95-9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