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视域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作者: 周丽萍

临空经济视域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0

摘 要:临空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自贵阳临空经济示范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批准设立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来,贵州省积极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当前,贵州临空经济发展迅速,但临空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与研究动态,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和贵州临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现状,同时深入分析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岗位新需求和贵州省高职旅游管理服务临空经济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临空经济;航旅专业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校级青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临空经济区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复合型航旅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研究”(2022QN10);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贵州旅游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2021B178)。

引言

《贵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指出贵州省可依托巨大的潜在低空旅游市场拓展“通航+旅游”等业态加快通航市场培育,并制定我省通用航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鼓励政策,重点加强对通用航空发展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提出,以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依托航空港经济区现有航空运输服务、文化旅游服务、特色食品、总部经济为特色的临空产业基础优势,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空港开放门户和区域经济枢纽。但学界对于航旅服务类专业和临空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针对服务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笼统,几乎没有针对航旅服务类人才培养方面的内容,难以为临空经济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贵州省临空经济视域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类专业的人才现状,探讨对接临空经济的航旅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深入挖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实施路径,以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方向。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与研究动态

从卡萨达(Kasarda)指出推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五撞击波是空运和空港交通以来,临空经济逐渐被学者重视[1]。临空经济起源于1959年,1959年爱尔兰在机场周围建立了香农自由贸易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免税工业区。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建设和规划起步较晚。1992—1999年我国仅有5个航空大都市,国内临空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参差不齐,均有诸多发展问题[2]。2000—2005年我国拥有10个航空大都市,临空经济的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促进临空经济研究快速发展。近10年,航旅等相关专业受到临空人才需求的影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都指示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在强调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至此,职业教育重点关注企业、行业发展动态,航旅专业学者开始研究高职人才如何为临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二、临空经济发展现状

1992年中国首个临空经济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成立)建立,中国临空经济开始发展起来。目前,中国各地已设立临空经济区87个,其中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7个。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示范区于2017年5月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到2023年,贵州双龙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双龙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核心驱动,当前双龙临空经济区发展较快,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临空经济、掌握航空技能,又具备现代服务素养的人才。

三、贵州临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职教育服务临空经济人才培养的理论方面,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非常少。在三大期刊网站,以临空经济人才培育为关键词搜索,从2019年至2023年5月,只有几篇较相关内容的研究,如“一带一路”临空经济人才、临空国际化职业人才、临空产业发展需求经济类人才培养等,但没有针对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贵州航旅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这说明临空经济区视域下贵州高职航旅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理论研究重视力度不够[3-5]。

在高职教育服务临空经济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贵州高校非常注重校企融合,比如贵州某学院,大力发展航旅服务特色专业群,打造航空学院,以创新“校企双元,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内容与双龙航空港龙头企业贵州航投集团共建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新名片,为双龙航空港发展旅游、酒店、民航运输业持续输送后备力量。

四、临空经济发展下的岗位新需求

聚焦全国批复设立的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对照其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发现全国的临空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主要为航空物流、临空会展、高新技术产业、跨境电商、文旅创意服务业等,具体见表1。

根据《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梳理发展时序,具体见表2,预测未来10年,航空运输服务、航空物流、航空制造、临空会展贸易、临空高端旅游业和临空现代商贸领域对贵州双龙航旅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

航空运输服务方面,未来10年航空总部、公务航空、航空维修、航空培训和航空信息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其中航空总部将是重点,需要有管理、运营、市场等方面的人才。航空物流方面,保税物流、航空快递、跨境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分销物流和中转物流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包括物流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航空制造方面,飞机拆解再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和无人机制造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等方面的人才。临空会展贸易方面,主题会议、特色展贸、国际贸易和贸易服务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市场推广、贸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临空高端旅游业方面,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汽车旅馆、旅行社、低空旅游、商旅文创、主题康养、品牌酒店和特色餐饮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包括旅游规划、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临空现代商贸方面,免税商业、保税展销、精品购物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需要大量人才,包括商业策划、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人才。

五、我省高职旅游管理服务临空经济人才培养的路径

临空经济视域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0

(一)深挖临空岗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高职院校应与双龙龙头企业紧密联系,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对接临空经济岗位。高职院校可邀请双龙龙头企业代表参加航旅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工作,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临空经济的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临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二,推进产学研结合,高校应该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航旅服务类产学研结合项目,为航旅服务类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实践、成长。第三,加强航旅服务类专业英语和国际化教育,临空经济涉及国际化、跨境合作等方面,学校应该加强英语和国际化教育。航旅服务类专业学生应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地与国外企业和机构沟通。

(二)对接职业本科,贯通中高本研高质量人才培养

第一,积极申报建设职业本科,紧密围绕临空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航空学院,设置相关专业,积极开展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等项目,为中高本研贯通奠定基础。第二,拓宽教育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临空经济人才培养中来。第三,鼓励航旅服务类专业学生积极考取临空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生成为准临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临空经济创新高地,孵化创业创新人才

第一,建立临空经济创新中心,集聚高水平人才、技术和资源,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在临空经济领域进行创业创新。加强航旅服务类专业与临空经济企业、孵化器等机构的合作,组织实践项目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创业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业。第三,拓展国际创新合作,吸引国际创新型人才来到临空经济领域,促进跨国创新合作。学校可以与国际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实践机会和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服务产业学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道路

第一,共建平台,集聚资源,高职院校与临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集聚各方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人才培养的高地。第二,校企共建,提高培养质量,聘请企业高层为高职院校院长,共同管理和监督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保证培养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贵州省民航业孵化和培养管理及技术人才。第三,共享资源,提升人才素质,校企共享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实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临空经济视域下高职院校航旅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2

参考文献

[1] JOHN D K.Time-based competition &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fast century[J].Real estate issues,1998(4):24-29.

[2] 韩春风.美国空港都市区发展演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9.

[3] 綦琦,马剑.临空经济发展与临空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J].空运商务,2021(9):14-18.

[4] 魏冉.河南省高校应用经济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临空产业发展需求导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6-217.

[5] 成汹涌.“一带一路”倡议驱动背景下我国临空经济涉外人才供给侧改革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7-11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