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作者: 赵伟 杨芳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此形势下,生态旅游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更好地满足持续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和生态环境需要、引导市场受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生态旅游目前正面临着旅游形式僵化、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游客与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缺乏等多重困境。为此,本文从技术创新、政府监管、理念宣传3个方面,提出助力生态旅游走出发展困境的新路径,以期为相关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旅游;技术创新;政府监管;理念宣传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地域广袤、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潜力。随着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为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此,各地应该保持理性思维,探索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之道,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投入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热潮中,以促进国家经济产业发展、人口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1]。

一、生态旅游相关概述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能够按照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保护,推进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提供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让人们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有助于培育壮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说,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因此,各地应该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推进,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在绿色转型背景下,生态旅游需要以绿色需求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使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资源、特色自然景观等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当地人民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意识[2]。

然而,各地必须意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处于一个相对脆弱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较低,生态形势也极为严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开发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违背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修建各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这虽然短期内其能够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压榨获取利益,但长期来看,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会使得生态旅游发展日益艰难。因此,各地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三重困境

部分地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特色缺失、监管缺乏、环境破坏这三重困境,阻碍生态旅游长远发展,因此对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特色缺失——形式与内容的僵化

生态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让游客体验到有别于日常生活、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在不同地域内感受到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然而,当前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分开发旅游资源,而对生态旅游特色和游客的旅游体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生态旅游出现同质化现象。一些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只停留在建立观光区、采摘园、森林公园等单一模式上。比如,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模式僵化、项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成都龙潭水乡设计模式不分主次,没有特点,无法留住人心。这些模式缺乏地域特色,内容与形式都趋于相同,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已经没有足够的动力再向前发展。因此,为了保持生态旅游的独特性,相关景区应该在制订旅游规划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特色,打造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以避免景区形式与内容的僵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从而促进生态旅游持久发展。

(二)监管缺乏——相关部门的不重视

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步普及,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并未得到相应的完善。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重视程度有待增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各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生态旅游行业的监管,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等,这些措施都是保障生态旅游规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

(三)环境的破坏——生态保护意识的缺乏

生态旅游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旅游方式。而游客和当地居民则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行为主体,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变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来说,二者的行为对其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比如,部分游客在景区游玩时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为将直接影响景区的环境质量,甚至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影响;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有些居民找准商机在景区附近开设了大量农家乐,这些农家乐不仅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更严重的是直接向湿地排放污水。这些污水会让湿地变得污浊,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甚至会威胁到水鸟等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除了游客和当地居民,在生态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相关组织者和建设者没有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当作游玩场所和牟利的工具,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三、生态旅游走出发展困境的三重创新路径

针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重困境,相关地区一是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二是需要通过政策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管,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三是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让人们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良好发展。

(一)技术创新——生态旅游的创新道路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生态旅游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经之路。从大数据到物联网、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一系列科技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改变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为该产业发展赋予新的动力。首先,生态旅游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节能减排的提倡,相关地区要将智能化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兴技术应用于生态旅游发展,为游客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提高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舒适度。例如,相关地区可以将无人机、动物识别设备、共享汽车等分时租赁,这些新技术将实现生态旅游去人工化,对游客、景区等进行高效管理,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其次,生态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关地区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细分市场群体、优化出行方案、预测市场走向等,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再次,AI、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态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例如,相关地区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获取游客的个人出行习惯和意向,从而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方案,推荐相应的景点,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游重复率。最后,VR技术可以给生态旅游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旅游景区、酒店等的智能化举措可以与VR技术相结合,将旅游信息内容、旅游产品和服务品质相互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使得潜在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畅游美丽的景点。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是生态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技术创新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因此,生态旅游行业的参与者和从业者,应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技术和产品,把生态旅游行业打造成为一个更加绿色、更加智能的行业,推动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3]。

(二)政府监管——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

政府监管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控制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生态旅游市场秩序、加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政府监管对于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监管可以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定生态旅游相关政策和制度,控制旅游区域的人口密度、开发程度,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防止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政府监管可以维护生态旅游市场的秩序。政府部门应该组织监督生态旅游从业者的行为,防止他们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保证该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政府监管也可以加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政府部门需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持续宣传二者对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增强从业者、当地居民等主体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旅游文化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政府监管是生态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监管,在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维护该旅游市场秩序,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4]。

(三)环保理念宣传——生态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环保理念宣传是生态旅游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环保理念宣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关地区应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宣传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在旅游中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其次,环保理念宣传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地区不应仅将生态旅游作为获取经济效益的工具,而应在通过生态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效益。其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将旅游者的旅游模式从“只去消费”的模式转变为“消费+保护”的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当地的环境与资源。最后,环保理念宣传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生态旅游,而生态旅游的宣传和推广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相关地区可以通过环保理念的宣传,向更多的人展示当地生态旅游的魅力,还可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综上所述,环保理念宣传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因此,对于生态旅游发展来说,环保理念宣传不仅是必要的,更是不可或缺的[5]。

四、结语

当代社会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非常重视,认为此举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虽然受科技、政策、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僵化、相关部门的不重视、生态保护意识的缺乏等问题,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政府监管和环保理念宣传等一系列措施,相关地区也能够化解矛盾,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少卿.新时期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新实践探索[J].核农学报,2021(12):2950-2951.

[2] 张玉钧,高云.绿色转型赋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J].旅游学刊,2021(9):1-3.

[3] 张惠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21(4):85-88.

[4] 崔向慧,褚建民,李少宁,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与管理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06(4):57-60.

[5] 张亚慧,陈国芳,何牧,等.我国生态旅游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7):44-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