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作者: 周鹏欣摘 要:都江堰地处四川省成都平原,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巧夺天工的引水灌溉渠道、庞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都江堰旅游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本文基于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WOT)对都江堰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都江堰景区虽然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景点组合状况良好,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但是也存在景区文创产品与地方文化结合不足,缺乏带有地域性的特色产品等劣势。在这一背景下,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都江堰开发旅游景区,并提出一系列开发措施,为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由于该地区周边景点资源丰富,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竞争。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都江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都江堰景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SWOT;旅游资源;文旅商业综合体;都江堰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繁荣,旅游资源开发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都江堰作为中国古蜀文化传承之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1]。其中,都江堰景区以独特的灌溉文化和壮美的景观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然而景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旅游设施不完善等。文旅商业综合体作为新兴的旅游业态,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将该模式成功引入都江堰景区对于优化当地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因此,深入研究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对于推动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都江堰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基于SWOT模型对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结合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旅游体验与服务的优化,以及旅游商品的营销等方面,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打造沉浸式的新旅游景区,将有利于推动江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都江堰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都江堰景区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美食等多个方面。其中,以“水”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等[3]。目前,都江堰景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旅游开发体系。在旅游开发方面,都江堰景区采用了多元发展策略,包括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逐步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设施建设方面,都江堰景区已经建设了完备的旅游设施,包括停车场、游客中心、导览系统、旅游宾馆等。在景区管理方面,都江堰景区已经实行了统一管理、分区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为游客提供了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4]。虽然都江堰景区的资源丰富,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模式陈旧、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商业发展缓慢等。因此,都江堰景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转变思路,重新定位景区旅游模式,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加强旅游服务的规范化和智能化,打造文旅商业综合体,增强都江堰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SWOT模型分析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
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是一个集旅游、商业、文化、艺术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形态。下面笔者将基于SWOT模型对该旅游模式进行分析。
(一)优势
1.独特的旅游文化
都江堰景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衍生出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同时背靠青城山景区,形成了“水文化+道家文化”紧密结合的景区形态,具有强烈的文化指向性[5]。但是,由于难以将水文化的内涵形象地呈现给旅客,他们未能深度体验水文化。在此背景下打造文旅商业综合体旨在满足更多群体的旅游体验需求,因为项目本身位于都江堰核心景区,处于客流集中周转中枢,除了具备一定的商业服务功能,还能够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有限的空间内承担起诠释文化的功能,同时依靠“传统文化+市场热点”的高规格布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群体。
2.强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都江堰景区的发展非常快速,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游客。首先,旅游综合实力极为强劲。2022年,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评比中,都江堰景区位于从全国1 866个县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排名为第11名。其次,文旅融合发展领先。2022年,在四川省前三批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核评比中,都江堰市在全省评比中位列第一。再次,都江堰景区的游客接待数量在四川省内遥遥领先,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组合优势,都江堰景区的文旅知名度与日俱增,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长期以来游客接纳人数位列全省前茅[6]。
(二)劣势
1.经营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尽管都江堰景区旅游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由于经营管理模式相对单一,该景区对周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与此同时,周边新旅游景点的出现,如成都融创文旅城、安缇缦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相继开业,导致都江堰景区的竞争力日渐式微。此外,目前都江堰景区的旅游模式处于由景区旅游向生活场景体验的转型时期,尚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导致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短暂,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次数较少,尤其在都江堰核心景区内,除了正常的门票和旅游车,景区内的二次消费内容极少,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也无法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2.旅游商业发展缓慢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都江堰景区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景区内的旅游购物设施比较落后,未能营造出良好的购物环境,尤其缺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和人文气息浓郁的旅游场景,商业环境和商品种类与其他景区趋同,缺乏特色商品和文化创新,尤其缺乏标志性的商品,导致游客的购物兴趣不大。
3.文创产品缺乏地域文化元素
都江堰景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都江堰市对该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效推动了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文创产品,初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但是,目前该景区与当地知名文创资源的结合程度较低,在景区随处可见的旅游商品大同小异,并未体现出都江堰景区核心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
(三)机遇
1.旅游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高品质、高标准的消费体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7]。都江堰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机遇。首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高,使都江堰景区在文旅商业综合体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质量、体验和增值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丰富的旅游消费体验。其次,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标准的需求提升,使都江堰景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高标准的旅游服务消费,这可以增加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的收益和营利空间,激发开发商的投资动力和积极性。
2.旅游市场整体回暖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休闲旅游和体验式旅游。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重镇,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都江堰景区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为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消费动力。都江堰景区在开发文旅商业综合体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商业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3.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发展,其中包括鼓励“旅游+文化创意”和“旅游+体育”等业态的发展,这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填补当前市场的空白,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竞争力,创造更为丰富的商业环境。开发商可以依据政策,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创新营销策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都江堰景区的市场竞争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8]。
(四)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城市的发展,都江堰周边新兴的旅游景区蓬勃发展,增加了都江堰景区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都江堰景区要注重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重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游客的体验,以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开发商还可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抓住政策机遇,从而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旅游消费呈现疲态
当前,都江堰景区旅游消费资源单一,导致游客产生厌倦心理,这是当前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旅综合体开发商需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不断提高商业模式的包容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要。同时,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为这些消费者打造独特的体验,增强消费者的黏性,增强商业综合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在实现营销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升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9]。
三、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开发策略
当前,都江堰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打造文旅商业综合体,能够给景区带来新的活力。
(一)通过文化赋能,打造文旅新名片
在开发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时,开发商可以对都江堰景区的旅游资源和商业市场进行考察,深入分析游客群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文创产品进行梳理,依托水文化和宗教文化打造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文创产品,以文化赋能的形式,打造都江堰水文化沉浸式体验休闲区,通过多元化的策划理念,丰富都江堰景区的文化内涵,将该区文旅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
(二)合理布局业态,彰显分区功能
在打造都江堰景区文旅商业综合体时,以深度演绎水文化为主,紧密结合市场宗教文化创意和特色人文风情的总体布局思路,将商业综合体划分为“文创餐饮休闲区”“沉浸式互动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非遗体验区”“标志物体验区”“综合服务配套区”五大分区,在不同的分区里植入不同的文旅元素,让游客能够充分体验景区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服务。比如,在沉浸式互动文化体验区里设置祈水台、乐水坝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将都江堰的水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够充分感受水的魅力;在民俗文化非遗体验区里依托都江堰久远的人文故事传说,将非遗文化演绎得活灵活现,通过川剧、皮影、评书等艺术表演,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总之,通过合理的业态布局,将不同的旅游元素植入每个不同的分区,能够夯实都江堰文旅商业综合体物质文化基础,使其旅游功能得以更好地彰显。
参考文献
[1] 刘力萍.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以都江堰景区为个案[J].中国民族博览,2022(8):111-113.
[2] 邓国春.都江堰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2(20):41-44.
[3] 施鉴钊,廖民生.都江堰市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22(9):78-81.
[4] 陈文雯.地域文化元素融入都江堰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22(24):269-276.
[5] 刘宁.度假式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的主题街区设计与运营管理研究[J].中华建设,2020(21):46-47.
[6] 段学成.文旅融合背景下浙江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hellokitty乐园为例[J].商业经济,2022(1):14-17.
[7] 探索古城商业文化旅游:浮·生 打造“最黔城”山水之间的大型旅游商业综合体湘水国际[J].建筑与文化,2014(1):155-156.
[8] 程煜.城市文旅综合体如何迎上风口?[J].城市开发,2019(8):69-71.
[9] 付琦,邓雨艾,黄楠澜,等.乡愁记忆蕴含的旅游价值研究[J].当代旅游,2021(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