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设计价值与开发路径研究

作者: 罗欣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鹰潭红色文化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江西省鹰潭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内核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分析鹰潭的红色文化,挖掘数字化背景下文化资源内涵价值,从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化采集保护、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数字化内容打造等方面来阐述本研究的必要性,探索数字时代红色文化开发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数字化设计;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鹰潭市社会科学“十四五”(2022年)立项课题“鹰潭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设计价值与开发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引言

近年来,研究和传播红色文化的热潮持续高涨。江西省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资源是江西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品牌化发展并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及开发。鹰潭市红色文化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鹰潭市的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上清会师遗址、中国血防纪念馆等一大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资源拥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传承好、发展好鹰潭红色文化是促进全国红色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部分,是鹰潭实现文化强市、旅游强市战略下的重点建设部分。

一、鹰潭市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随着国家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红色文化项目逐步开发。“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全国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1]。红色旅游前景广阔,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带动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逐渐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目前,江西省有几个重点红色旅游开发区域,其中南昌、井冈山、瑞金、安源、于都发展早、速度快,规模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逐步打造成为江西红色旅游精品区,并为其他县市的红色文化开发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鹰潭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省内其他地区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差距。

鹰潭地理位置优越,革命战争时期属于“信抚苏区”,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是中央苏区连接闽浙晥赣苏区的枢纽。鹰潭市有着较为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如贵溪革命烈士纪念馆、上清会师旧址、余江区烈士陵园、横山大捷遗址、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余江苏维埃大会堂旧址、韬奋小镇、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鹰潭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是鹰潭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鹰潭正逐渐加大对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在青少年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上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传播度还不够,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在社会上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红色文化数字化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鹰潭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修复提供新技术支持

鹰潭红色文化开发时间晚,早期保护与开发措施不到位,红色资源利用的程度不高,加之其他因素的作用,导致一些文化旧址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而非旅游景点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是江西的一大特点,也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可以应用数字化技术针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探寻,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三维数字建模与渲染技术、生成3D影像与虚拟现实场景,在数字世界的空间内重塑鹰潭红色文化的原生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革命历史场景与现代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样将鹰潭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旧址、实物资料、相关史料等物件进行数字化记录、存储和再现,为以后了解和研究鹰潭市红色文化提供充足的资料。

(二)为鹰潭红色文化旅游提供新产品

当前,数字化技术助力文旅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愈加明显。通过技术赋能以数字化改变红色文化旅游的传统模式,推动鹰潭红色文化资源从传统纪念参观模式向体验模式转变,将过去单一的文化保护的被动参观打造成主动体验式项目。鹰潭红色文化资源在经过数字化设计后可以为人们提供鹰潭红色文化及虚拟产品的新的展示方式。例如,余江烈士陵园、苏维埃大会堂旧址、韬奋故居经过数字化设计,采集大会堂旧址数据,将这些旧址模型制作成全景漫游,通过实时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三维渲染和沉浸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体验等几种不同形式来展示这些旧址的原貌。并且可以通过数字化扩展这些园区的展示空间和场所,整合为一个鹰潭红色文化线上展厅,为没去过这些地方的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参观纪念的方式,提升鹰潭红色文化项目的视觉效果与体验感,增强整个过程的交互性,达到人与空间的互动、现代与历史的互动,实现更高层次的沉浸式体验。

(三)为鹰潭红色文化教育发展提供新模式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以各类物质革命文化场馆、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精神以及红色文艺作品等为主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的总和[3]。鹰潭现有多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还未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前思想政治深入融合。一部分教育基地的展出与交互方式较为陈旧,只有较少的景点有数字化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体验当时革命环境的时空状态,因此,难以调动起学生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兴趣,缺乏吸引力和震撼力,从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意蕴的效果也将大大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使命,数字化设计作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桥梁,将数字化设计后的红色文化载体融入鹰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鹰潭红色文化资源,又可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滞后,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突破口。

(四)为鹰潭红色文化传播探索提供新助力

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化设计立足于鹰潭红色文化资源现状与特点,对本地开发与传承进行分析,有助于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当下推动鹰潭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播的融合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化理论的探索。过去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主要是线下宣传,即通过传统报纸、电视等形式进行宣传,传播范围相对较小、传播模式偏于单向。在数字网络时代以受众为中心的数字媒介生态环境下,鹰潭红色文化的传播既可以是传统媒体,也可以是微信、微博、手机程序和各种短视频平台,可以将过去的文字图片通过数字化制作成视频、音频,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互动感。评判一个地方的革命精神的弘扬效果,在于其在本地得到回响和获得民心的深度[4]。当前,短视频与直播等方式受到大众热捧,可以将鹰潭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好,创作更多符合大众审美的红色文化优秀内容,打造红色优质文化,利用数字化设计的优势结合不同传播形态的特点,让受众在观看作品时更好地吸收红色文化信息,提升当地红色文化影响力。

三、数字时代红色文化开发路径

(一)建设鹰潭红色文化历史数字博物馆

在数字技术的时代背景下,依托于鹰潭红色历史遗存,用数字技术实现鹰潭红色革命旧址与文物的虚拟复原和展示。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扫描故宫建筑与文物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处理为可编辑的数字信息,并将它们永久储存,通过构建故宫博物院数字信息资源库,游客可以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站或移动客户端进行平台体验。可以建设鹰潭当地的红色文化历史数字博物馆,将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输入计算机设备,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等的信息化采集和修复。还可以利用数字设计的方法进行场景再现。因多种原因,鹰潭红色文化资源一部分没有留存,可以根据史料的记载和研究考证,通过三维建模与数字技术对当时的环境与历史进行重现,并在历史博物馆中使用VR、AR技术让人们直观体验。在整理完信息后按照不同时期地域类型分类整理,最终将鹰潭地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用三维可视化模型、动画、全息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字展示与传播,并在博物馆与线上不同终端平台上展示、应用。

(二)建设鹰潭红色文化数字思想政治资源教育平台

建设鹰潭红色文化数字思想政治资源教育平台可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立足现在鹰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线上鹰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背景的受众开发鹰潭红色文化线上活动,立足于鹰潭红色史实,建设鹰潭红色文化线上图书馆和影音阅览室。教育平台可以在线观看鹰潭红色文化纪录片、文艺作品,也可使用客户端VR云游鹰潭各处红色革命遗址,进一步打造鹰潭全域化爱国主义云端基地。第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与鹰潭市中小学政治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鹰潭红色文化教育实际,因地制宜,联合定期开展研学活动。例如,举行“红星闪闪耀鹰潭”活动,将线下研学与线上云端纪念馆打卡活动结合在一起。在线上线下公布活动内容,主办方在小程序或客户端中标注鹰潭当地所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地理位置,并形成联通全市红色文化景区的路线,点击对应的地理坐标即可进入网络云端纪念馆的大门,根据参观者所处地理位置信息同步进行打卡,其中的革命遗址、革命先辈故居、重大事件发生地等红色地标,可以在现场景点门口设计树立VR、AR等扫码解锁方式,进一步解锁鹰潭红色历史故事。多媒体平台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时,传播对象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连线等方式与传播主体进行互动[5]。加入学习积分制定规则使线上与线下形成互动,活动参与者从被讲授的身份转变为主动探寻的角色,真正做到革命历史“零距离”。

(三)打造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新内容

鹰潭市红色文化应该在数字化背景下科学规划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出鹰潭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从出版、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态进行合作,推出一批与鹰潭红色文化相关的文艺精品,如红色电影、红色故事动画片、红色小说等。利用近些年“主旋律”受欢迎这一趋势,采取内容创作等方式进行项目的具体开发,如上清会师的历史故事,余江“送瘟神”战胜血吸虫病的奋斗历程等。也可以结合现在时下流行的数字化互动游戏的方式,基于红色文化讲述鹰潭红色历史故事,以弘扬文化主旋律目标,在数字化互动游戏中传播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可以在红色游戏故事主线中融入鹰潭的红色文化故事与代表人物,在游戏场景利用三维建模与渲染方法中还原历史。在游戏中保持严谨和肃穆的风格,以营造的代入感与沉浸感为目标,为用户带来更鲜活的体验,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对鹰潭红色文化。

(四)打造鹰潭红色文化IP符号

当IP成为人们广泛共识和喜爱的文化符号时背后将会蕴藏着巨大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要想将鹰潭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一个优质IP,就要从鹰潭文化故事、人物,甚至一个文物、一个符号入手。应在定位、提取、转化、衍生4个维度进行探索,深入挖掘鹰潭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在提取出文化符号后经过系统运营,最终打造成鹰潭红色文化IP。首先需要参考全国全省的同类型资源,对鹰潭红色文化进行定位,深入了解自身文化资源及受众。构建鹰潭红色文化IP更需要着重判断立意是否新颖,是否有核心价值观传播价值,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与受众建立持久的关系。例如,收集战胜血吸虫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感人事件,反映出鹰潭儿女遇到疾病肆虐,坚决打赢这场保卫家园的感人故事,从故事、情感、象征意义中提炼出适合IP构建的象征物。其次从转化的维度去思考,在鹰潭红色文化IP的塑造中应选取人们更容易理解的含义,选取大众熟悉且认同的文化符号,在IP中感受到核心价值观中美好积极的追求。最后,红色文旅市场逐渐年轻化,可以在IP塑造的当下进行创新,实现新的符号理解,以此形成差异化,体现出IP创意思维,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例如,将鹰潭地域文化特色结合红色文化主题,进行卡通化、趣味化,使IP符号成为具有丰富想象力与生命力的载体。

四、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离不开数字化。鹰潭市可以通过建设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搭建鹰潭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打造鹰潭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新内容、打造鹰潭红色文化IP符号来对鹰潭红色文化进行更直观、全面、生动展示,使鹰潭红色文化能够被更多人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快鹰潭市文化旅游数字化建设进程,推动鹰潭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央视网.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全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1亿人次[EB/OL].(2020-12-17)[2023-02-26].https://baijiahao.baidu.com/ s id=1686317962775492991&wfr=spider&for=pc.

[2] 漆志鹏,杨建平.论非旅游景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江西省南昌、鹰潭、吉安、赣州四地为例[J].农业考古,2012(3):178-180.

[3] 张淑林.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11.

[4] 赵月枝,沙垚.地方红色文化的当代意义[J].红旗文稿,2019(20):32-33.

[5] 王卉.新媒体时代革命纪念馆传播红色文化的创新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15):116-1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