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脑教学中的创新式教育

作者: 孟文英

摘要:目前我国普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电脑教学中寻求创新。

关键词:电脑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15-001

一、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目前各个学校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参差不齐,导致软件教学不一致,这就给各个学校一个自己选择创新教材内容的机会。传统的观念是“五笔字型”输入法速度快,因而很多人选择“五笔字型”进行教学。这显然忽视了学生的特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弱点是难学、难记、难熟练。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拼音基础较好,以及对汉字输入速度要求不太高的特点,选择常用的拼音输入法,比如“智能ABC”、“微软拼音输入法”等来进行教学。这些方法规则比较简单,易学、易记,学生只要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它,从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其他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创新

1、教材处理

目前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这种方式写的,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太适合初学者的认识过程。电脑知识的专业名词、术语、概念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就接触一大堆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等,难免会感到枯燥难学,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先从具体问题人手,提出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才归纳出结论和概念来。这样由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的处理,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2、教学方式

传统的电脑教学方式有两种: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分离的方式或者教师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操作练习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容易造成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脱节。很多学生反应,这些方法教学听时明白,可自己操作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做了。这说明学生在听课时只是被动的接受,靠的是死记,并没有真正掌握,所以听完以后印象不深。因此我们做一些改革,让学生参与探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们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让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即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可以由老师口头讲述,让学生直接独立同步操作,或者由学生直接示范操作。这样边讲边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且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参与、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不但解决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能使学生养成思考、归纳、总结的习惯。

3、作业布置

作业的布置,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学生学习电脑的初级阶段,可以布置一些跟教材内容十分接近的作业,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作业题目有时要写得详细一些,必要时甚至可以将每一步操作过程都写出来,并点明意图。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练习、熟悉操作的过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电脑知识就会逐渐丰富起来。以后的作业布置,则不再主张机械模仿,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运用。

4、教学检查

电脑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检查不应该像其他学科一样使用笔试的方式测验考核,而应该给学生更大的创造和想象空间。

平时测验,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由学生自己评等级,并奖励表现最出色的组。这种做法,学生的积极性一定比单独行动时高,他们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以及别出心裁的设计思想汇集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期末考试,可以只考上机操作,不考笔试,这样既考核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例如:用Excel来处理表格数据,并就“选题目的、数据来源、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四个方面写出一份报告。考核方法:提出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题目、内容自选,操作过程、编辑方法、修饰表格、数据处理方法不加限制,只根据最后结果评分。对超过基本要求的或有新意的内容加分,且不封顶。只限完成期限,不限制用了多少时间,到期交卷。在考试过程中可以看书、看笔记,甚至可以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题耳和内容,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是一种以兴趣和目标驱动的考核方法。

三、电脑应用意识的创新

1、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应用电脑的机会

学校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不外乎5个多小时,如果机房只是在这些时间才开放的话,那就太浪费这些设备了。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开放时间,如每天第8节活动课,晚上和双休日,甚至寒暑假都尽可能开放机房。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应用电脑的机会,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2、建立电子阅览室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搜集各种各样的电子图书、多媒体光盘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应用软件等等放在其中,让学生随时查看、调用。令学生们觉得实实在在的应用就在眼前,促使他们自觉使用电脑,自觉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在应用过程中提高电脑水平,促进电脑学习,以形成良性循环。

3、让电脑成为日用品

在机房电脑中装上各种各样的软件,供学生使用,教会学生使用一些简单、实用、常用的软件,使他们感受到电脑的实用之处。例如:压缩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电子词典,翻译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英语学习软件,音乐软件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和需要来使用各种软件了,电脑自然也就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了。

创新式电脑学习,将带给学生以经常不断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思想方法的指导和体验,日积月累,就会出现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我们的“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就有了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