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和学生一同快乐成长
作者: 孟国清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在不断推进,搞教育的工作者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教出跟上时代的学生,才能完善自我。
关键词:课改与新课程教学研究;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16-001
前年深秋,我在宿迁听了数位老师关于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教学课例,他们在上课前三分钟,播放带有音乐介绍的风景图,如宿迁运河大桥,各中学风貌,其中重点体现了运河大桥的跨度,生活中的抛物线状建筑物等。这些图片动感明显,真像是在浏览美丽的风景。配以音乐,简单的介绍,这就是上课前搞的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生活之中,生活中有许多就是我们数学上常研究的几何图形。从画面中的大桥跨度,公园的喷泉来揭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老师动画制作,图片的拍摄,催促老师成长;学生在欣赏动画时,提高了个人知识水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和学生一同快乐成长。
从生活实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美丽图形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值得思考的数学问题。为了讲述轨迹方程,以神舟六号在空中绕地球旋转为背景,制作动画。同学们看着神舟六号在空中绕地球旋转,本身就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引入要讲内容,导出轨迹方程,让学生既看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再如,在讲述抛物线定义时,可拍摄投篮动作,刻画从球出手到进蓝这一动作过程,然后运用电脑技术,把篮球在空中所形成的轨迹给描绘出来。从而引出抛物线定义要讲的内容。原先人们感触电脑与课堂遥远,而现在让大家感到困惑是如何熟练的操作电脑,如何制作课件,制作动画,运用现代化手段来上好课。不能否认电脑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会操作电脑将成为新的文盲。
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把生活中有关的图画制作在电脑中播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与老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例题与练习题用正规的楷体字书写,展示在大屏幕上,清楚,亮丽。而老教法中课堂即兴书写的汉字,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题的板书,练习参考答案,只须轻轻点击鼠标。轻松自然,美观大方。原先老师一黑板一黑板擦去写上去的成果,粉笔灰漫天飞舞,一堂课下来,右臂酸软,且灰尘满手。学生当堂训练的内容是否正确,只须把作业本放在投影机上,学生做的作业立即闪现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对错只须稍加点拨,节约时间,效率高。
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真正成了课堂的导演、总设计师,学生在接受知识中健康成长。
新课程强调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预设强烈的教学目标,否则再好的优美图案对课堂也不起作用,反而起反作用。这就要求教者要有整个教学过程的构思,要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教材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概念、定理的生成,讲究过程,通过动画,从现实生活人手,讲述概念的由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挖掘课本中深层次的东西。而传统教学法,只讲述知识的结论,不注重阐述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注重知识的运用,不问为什么,只注重老师对知识的讲解,不问学生思想动态。动画教学,不同于投影胶片,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的设计,文字正规。例题练习讲究规范,这些都是老教法无法比拟的。那种老教授式的包到讲的课,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电脑逐渐走进课堂,新课改的开展不断深入,教学上将出现历史性的振动。这种时刻的到来将不会太远。
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老师怎么办?
(一)深入了解新课改。高一新教材的变化,作为每一位老师应该有足够的了解。高中的数学变化大,按老教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本应该在高二上的内容,现在高一上学期就可以上。内容安排反差大,教材形成版快化,教学版本多样化,教材内容全面化,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学安排图形化。如果教师没有深刻的理解,那么教学效果必然差。
(二)会电脑操作是时代的要求,是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年前手机是稀罕物,电脑更是不可思议的天外来客,价格是那样的昂贵。而今天手机已成玩具,电脑已经进入百姓家。信息时代的发展太快,作为老师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将直接影响教学,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多研究课件制作,多开发书本上的内容,多研究实际问题。任何一门学问如果脱离实际,那么这个学问可能被人利用就少。而我们这个时代是以经济价值多少来衡量人和事。因此在教学中多开发实际能应用的东西,多开发书本上隐含的东西,仅局限在书本上讲知识,那这只能叫上死课,或日死上课。老师和学生怎能一同快乐成长呢?
(四)把每一节课真正看成是师生生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代表学校到外地参加公开课比赛,你精心准备了课件,制作了模型道具,准备了好多天,走进课堂面对评委,面对生疏的学生,你有点紧张。不管你得奖与否,这段经历,这种感受,你终生难忘,这难道不是你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吗?它是你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个亮点。
而学生方面,如果你上公开课,有老师去听课,学生感觉特好,尤其是把学生当成主人翁的课,他们对你更是记忆难忘。而这些优课难道不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组成部分吗?因此每一位老师务必要站在学生角度去准备课,要感受学生的心声,体验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才能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