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作者: 林 林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关键词: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17-001
一、语文素质教百的内涵
所谓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凭借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通过教学及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四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指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就语文学科来讲,主要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学周期内,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现代化的读写能力、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听说交际能力、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以及语文活动中激发出的学习潜力等。
3、个性心理素质
所谓个性心理素质,主要指个人的意识倾向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4、民族文化素质
所谓民族文化素质,指的是同语文相关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当代民族文化的精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等。
二、实施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下述六个方面: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有目的的活动中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
因此,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居于主体地位,关键就是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就是最优发展。具体表现有四个方面:第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语文双基素养、民族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协调发展;第二,既牢固地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又具有了相应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第三,“读写听说”四条腿全落地,而不是“读写”落地,“听说”悬空;第四,语文知识根深而叶茂。
(三)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交际工具。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他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语文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的载体是文章、作品,而文章、作品的精髓却是生活。因而,文章、作品是以灵活多变的方式间接地反映生活。
(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活动包括各种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书画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等。
(六)用活用实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要充分地挖掘教材选文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培养个性,完善自我。
三、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而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是要搞清楚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和谐地发展;应试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只强调智育第一。
2、从培养对象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成绩好的学生,差生则受到歧视,当成包袱被甩掉。
3、从教育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应试教育只管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就不教不学,掌握的知识极其有限。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强制性的学习。
四、语文素质教育实施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具体化为这样一个观点: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语文教学要把这个观点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学生。
2、常规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常规教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而教育科研则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师的高层次要求。
3、语文素质与整体素质的关系
语文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始终把语文素质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这个整体之中。
4、语文教学与多科教学的关系
作为学科教育,除语文而外,还有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美术等。这些学科与语文一道共同负担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任务。这就有一个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问题。
五、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策略
1、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
要真正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科学的自学方法,必须形成五个自主学习模式:一是“启”;二是“读”;三是“辩”;四是“练”;五是“辣”,就剧盘查反馈学习效果。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三个操作体系
要创建与语文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训练”意识。(1)确立优化的教学结构标准。(2)提炼优化的教学模式。(3)确定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看”。即一看学生是否生动、主动的学习,是否有足够的语言实践活动;二看教师素质是否过硬;三看教材处理是否准确;四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3、灵活运用文本资料,深化个性发展
学生的言语个性也是不同的。或以描写具体生动为特征,或以辩论深刻见长。因此,语文素质教育还要注意学生个性语言品质的培养。使其言语个性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