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有效性
作者: 邵兴国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如何使之有效,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55-001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那么,在体育课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根据目标,合理安排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体育当然也不例外。教学目标是上承教学内容,下承教学方法的中介环节,是为实现教学任务服务的,而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有好几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目标、情感个性与社会适应目标五方面。虽然这些目标不是在每节课上都能体现,但这些目标都应该有选择地在教师的准备工作或备课中得以体现,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些教学目标之后,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合理安排,上课才会真正有效。以小学五年级的篮球课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条: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球性练习方法和运球技术。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和身体的灵敏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应该是一个阶段,一段时期才可以做到的。这就是体育课有别于其他科目的地方。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一个阶段内不断地训练学生同一个项目,如练习球性或运球技术等,假如在学生尚未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之前就转换了教学内容,那么,这个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就是无效的。至于三个目标中的情感目标,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主要体现在打篮球赛的时候,这也必须是在熟练掌握了篮球技术后才能进行篮球比赛,要不然,又谈何合作呢?因此,合理安排好一阶段的课时,让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也是有效教学的具体表现。
二、根据内容,巧妙安排
体育课的内容有着与其它科目不同的特点,它的教学内容很多,多得不可胜数,跑、跳、投各不相同,乒乓、足球、篮球,品种繁多。那么这每一项内容是不是都能得到学生的喜爱,都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呢?当然不会全是的!我想这是个兴趣的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要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这些体育内容的学习,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了。也就是要看教师是怎样安排这些内容的,能否激起学生想要参加或学习的欲望。这就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上课乏味,而应该有新意。通常情况下,体育课可以由准备(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环节组成,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别谈一下,还是以一节五年级的篮球课为例:如果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整整队,报报数,慢跑几圈做做操”等体育活动,相信很多学生会觉得乏味得很,当然对以下要进行的篮球训练是不利的。我现在则更多的让学生用趣味练习来替代这些传统的准备。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练习”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把手脚活动开的目的。基本部分是一节课的重点,即让学生进行篮球的训练。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学生保持运动兴趣,才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根据这一点,我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在分解动作的重难点之后,多提供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反复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新授知识。练习时,我又不断改变练习方法,通过举行比赛、组织游戏等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如初上篮球课,让学生练习接球时,我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中间站一个同学,不断把球传给周围的同学,而不制顷利接到的则判定为输,输的同学不仅要表演节目,还得换到中间来传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让不会接球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技术之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设好一定量的障碍,让学生绕过障碍进行运球,先结束的小组获胜,这种比赛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至于课的结束部分,我总是根据本节课的活动强度,以轻松的放松操等方式让学生恢复体力,不会让他们在课结束后感觉到特别的劳累。这样,在一节课过后,学生保持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既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为下一次教学的成功留下伏笔。
三、根据学生,科学安排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有着差异性。根据这一点,体育教学时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种理念。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否积级参与和是否能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才是检测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也就是说要教师建立起平等受益的理念,制定出能够让绝大数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那些要求偏高、偏严,面向少数学生的做法,只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丧失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以五年级篮球为例:学生对篮球的喜爱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男同学一般优于女同学。如果老师在教的时候不注意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很多同学对篮球失去兴趣,最终自然也不能达到老师的预设目标了。我在教学时,常常给学生分组练习,把男同学和女同学分成不同的组,男同学已经掌握技能技术的人不少,安排他们打打比赛,这样,男同学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而女同学由于力量和技术都不如男同学,则安排她们进行各式各样的篮球游戏,这样,不仅处理好课的任务,还注意到了同学间差异,使他们各得其所。
总而言之,要想使农村的体育课真正有效,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