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作者: 凌海燕摘要:陶行之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因此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动一动,让他们积极参与课本剧、辩论、演示、导游、绘画、游戏等实践活动,来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让语文课变得生机盎然,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61-00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上,我们应打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通道,拓展活动的空间。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使语文课堂充满蓬勃生机;使学生真正“活”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使获取的知识不只是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抽象的文字记忆,而是掌握运用语文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哪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呢?
课本剧:这是比较传统而学生又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特别适合于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又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参与表演,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进行理解和体验,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记住课文丰富的词汇和有趣的情节,还能促使学生思考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如童话故事《酸的和甜的》,内容简单且学生很喜欢,课前他们对课文已自发地读了好多遍,当我讲完课文,说道“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这些小动物”,学生们一下子“哇塞”叫了起来,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个个跃跃欲试,想上台表演,别提多兴奋了。
辩论:这是一种比较有挑战性的活动,但语文课上的辩论赛不同于平时的辩论,我一般要求“只辩不赛”,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倾听不同的观点,自己从中比较、辨别,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所以课上我认真当好导航员,以课文内容为主要依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敏锐捕捉信息、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演示: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优美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感悟;但有些课文我们也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更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我在教《乌鸦喝水》时,课前准备了一个装有一小瓶水的瓶子,还有一些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敖进瓶子里。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我请学生上来演示。同学们都争着扮演乌鸦,演示“喝水”过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石子一颗一颗沉下,水位不断上升……孩子们凝神地看着,看着,完全体会了“一个一个、渐渐”等词语的含义……最后组织讨论时,学生一致认为乌鸦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很聪明,都表示要向乌鸦学习。
小导游:小学语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以及脉络清晰的参观游记。教学这些课文,课前我总是先布置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一下,准备些资料。有些景点刚好是同学们跟随爸爸妈妈去游玩过,这时同学们上课时的兴致会更高,资料会更多。教学时我会顺势让他们来当小导游,让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沿途给我们介绍,而且他们的介绍有时甚至比课文中的还生动,真是身临其境。在教学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当教学完课文,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更好了解金华双龙洞这个景点,于是我就设计了“小小导游员”这个环节。我先讲清做导游员的条件,“熟悉各处景点。普通话标准,举止文明,待人热情大方”;然后让学生自由准备,要求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介绍一处景点,介绍时对课文的内容可以调换顺序,更换词句、删减细节,还可以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充实进来,有效的进行重组。各小组要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同学参加竟聘。入山、外洞、孔隙、内洞、出洞5名小导游一字排开,并且给他们挂导游牌,发小旗。还真的不可小瞧他们,小导游们讲得滔滔不绝,内容比课文中丰富多了,连我都不得不惊叹!看来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是喜欢的,才会发自内心去做。这个环节真是让整堂课增色不少呀!
绘画:学生总是充满幻想的,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可以想象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真似见其人、闻其声、睹其物、临其境。老师完全可以将简笔画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通过图形和色彩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形象和意境。如选读课文《五彩池》,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一画不同形态的水池,学生对课文内容将领会得更透彻;教学《詹天佑》时,根据文字的叙述,画一画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三个富有创意的设计意图,学生对这位爱国工程师更充满敬佩之情。
渗透简笔匦还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出色。如《纸船和风筝》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细致深入的体会,我把简笔画运用到语文板书中,画了一座山,山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哗哗地流着,山顶上住着松鼠,它有一盒鲜嫩的小松果,山脚住着小熊,它做了一只美丽的风筝。教学“漂”和“飘”这两个容易混淆的字时,我充分利用这幅简笔画,让学生把字贴在相应的位置,并谈一谈记住它们的方法;然后看图说一说句子“小松果随着小溪水漂啊漂,漂到小熊家门口”,“风筝随风飘啊飘,飘到松鼠家门口”;最后让学生看图来讲一讲故事,学生有了图作依据,兴趣更浓了,思路更清晰了,整堂课效果很好。
游戏:爱玩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设计许多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体验情感,感悟道理。因此,在语文课上,如果老师们能正确、有效地运用好实践活动,那么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更灵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