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广英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作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从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作文;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68-001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许多学生畏惧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痛。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中考的语文成绩也因此一直徘徊不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丝毫进展,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也会仍然写不好。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本人做过一项调查,近400个学生中,有20%的学生的字写得惨不忍睹;有60%的学生的字写得不够整齐;只有20%的学生的字写得较工整,而这其中仅有8%的学生的字写得很美观。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开始就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能够提高4-5分。

三、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

1、开源与导流

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写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视而不见,一写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不仅同语文打交道,而且能善于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然后指导他们形之于文,包括观察内容的取舍、观察角度的选取和材料中心的提炼等。具体做法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布置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或写分析笔记。

2、阅读与吸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可以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吸收尤其应该重视。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环境描写,《孔乙己》的人物描写等。而现在有不少学生写作文居然很少用到学过的词句,更谈不上写作方法的吸收。

3、要求与放手

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予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放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在一定限制下写,还要写得优美;既要符合一定法则,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但法太严则成八股文。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能爆发才华的火花。

4、起草与修改

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写到哪,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另外,写好文章,一定要修改。作文的要求是尽量完美,平时多改才能少犯错误。修改是一种习惯,又是一种能力。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有25%的时间用于修改,而我们学生往往不到1%的时间。修改可培养人们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

5、训练与实用

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申请书、自我介绍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提高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写作的欲望和兴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