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嫉妒心理

作者: 沈 凤

摘要: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怎样对待幼儿的嫉妒心理,嫉妒是不是坏事?能不能一味的压制?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嫉妒心理;主要原因;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84-001

所谓嫉妒是指当别人在品德能力、金钱物质,甚至所受关爱超越过自己时,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痛苦怨恨的情愫及不满的情绪,进而衍生出具有报复破坏的举动出现。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到了幼儿园,其嫉妒心理也常常表现出来。别人带了好玩具自己没带也会受不了,想占有它,甚至去抢;老师表扬别人贴上红五星,他不高兴,不说话;看到同伴快快乐乐做游戏末叫上他,他会发火,冲进去不让他们玩;看到同伴搭积木又快又好高兴嘞,自己搭来搭去搭不好,着急恼火,索性把同伴的积木也推倒。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每个幼儿都有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低级情绪。有嫉妒心的孩子变得性格古怪,往往过高估计自己,总爱指责别人,这对幼儿的成长不利。教师应珍视幼儿的嫉妒心理,进行认真分析和及时疏导。

虽然幼儿的嫉妒心理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经过有益的正确引导,可以使这种消极心理向积极方面转化。

一、幼儿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园

1 家庭因素

现在的该子尤其是城镇家庭的孩子,大都是独身子女,几代人都围着他转,什么都以他为中心,“娇”“骄”二气十足,家里来了别的小朋友,谁表扬夸奖了他,自己就会嫉妒,对外来的小朋友不友好,碰他的玩具也不允许。

2 环境影响

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面议论、贬低别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3 不适当的教育方式

有的教师常表扬听话的幼儿、长褥漂亮的女孩子,这使不少幼儿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4 孩子能力较强

一般而言,在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他们都比较“安分”,他们已习惯于做“弱者”——对得不到表扬和没有表现的机会都无所谓;但能力较强的孩子,则因为能力较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而又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如被老师表扬或被老师提问等),所以才会对别的有能力的小朋友产生嫉妒。再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因为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而做的不如别人好,也可能由羡慕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里经常受到夸奖,家长比较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二、引导对策

1、帮助孩子自我调节,抑制“伤害性感情”

孩子小,自控能力弱,一旦嫉妒起别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抢别人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藏起来,甚至推人、打人、踢人等。而有嫉妒心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是不受欢迎的,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就必然冷淡。孩子妒忌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也越多。这就给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所以,嫉妒心也是孩子的人际智能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大绊脚石。这时,成人可以帮助幼儿分析这件事情,告诉幼儿东西是别人的,我们可以采取其他如商量、共同玩的办法和好朋友玩。

2、让孩子多参加竞赛型游戏

成人可以鼓励幼儿多参加一些竞赛游戏,比如:飞行棋、国际象棋等棋类游戏。当然,针对嫉妒幼儿,游戏的功能就在于,能让幼儿多一些体验成功与失败交织的矛盾感受,多经历一些这样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以锻炼幼儿的心理调试机能。而且。嫉妒心理强的幼儿会过分自信,甚至自大。但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加恶劣的处境。因为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过于主观和偏激,所以有嫉妒心的幼儿在发展内省智能方面也困难重重。

3、将嫉妒转化为努力的动力

嫉妒并不是全都是坏事,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可以将嫉妒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对这样的孩子要多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树立信心,不自卑,自弃,不甘居落后,同时又要让他们晓得别人做得好受表扬是因为努力的结果,应该向别人学习。

4、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心,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萌芽,他还不会全面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的评价随意拔高,过分赞赏,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印象。家长还要适当地指出他的长处和短处,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5、培养移情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的幼儿,也比较容易培养移情能力。移情:简单的讲,就是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移情能力是幼儿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心理成熟的幼儿才会自我排解嫉妒心理。而移情能力强的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更受周围人的欢迎。

因嫉妒所产生的竞争心理,对个人的学习或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上常造成障碍,且常使自己处于“不如别人”的负面心境中,可能影响自己和他人价值观的判断,社会新闻因嫉妒心所引发的悲剧时有所闻。所以成人应从小就纠正幼儿这种不当的情绪表现,营造一个“谦虚、有爱、团结”的良好环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