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学会正确地爱孩子
作者: 由利霞摘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爱,要注意幼儿的“两面性”,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探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85-001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适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以适当的爱,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父母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去补偿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要知道,幼儿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应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其实,孩子对各种爱好的选择并没有太强烈的功利性,他们一般只是希望能通过选择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认同。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大人能同意他的选择,就是尊重他,从而产生一种孩子特有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作为父母,要努力地营造民主的氛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也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第一步。从小在受尊重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民主意识的人,做起事情来才会不偏听偏信,不独断独行,才更容易体谅和包容人。
曾经有这么一个鲜明的例子:前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耽误了一点时间,来到琴房,孩子们早已经到了,几个人挤在一起正议论着什么,我就有点着急的说:“在于什么?”孩子们马上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欣欣来到我面前指着书的背面说:“由老师,我们是不是把这些书学完就会死的?”我吃了一惊,顺口说:“这是谁告诉你的?”欣欣指着小杰说:“是小杰告诉我说我们学习完了,就要死了。”我当时问小杰这些是谁说的,他说:“是我妈妈说我要把这些书全部学完。”我把小杰叫到身边轻声的问:“为什么会说死呢?”只见孩子委屈地说:“我要学完钢琴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可我想学画画和珠心算。”孩子眼泪都快流出了。我心疼地说:“不会的,我们学习完了不会死的,我们在学本领,将来长大还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呢。你昨天不是还给老师说,你在家里有妈妈买的美工书,还和妈妈一起做的吗?怎么会想到死呢,要知道人死了,就再也不能活过来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事后我就在想,现在有的家长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连孩子的成长规律都不尊重。让孩子从小就有压抑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这可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爱
连动物都会疼爱自己的宝贝,我们人类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爱,恐怕能够做到的就不是很多了。有的因为给孩子太多的爱,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责任感不强。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我班上有一个孩子,也许是奶奶带的原因,连鞋子都不愿意去穿,一直等着老师帮忙。一次放学时,这孩子自己取书包,让柜子门碰了一下,但并没有什么伤。第二天家长就来幼儿园,指责老师没帮孩子拿一下书包。我想要是孩子连书包都不会拿,这孩子还会干什么?
还有的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家长一定满足孩子,导致孩子闹“小脾气”,养成了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惯。我们最常见到的事,早上去幼儿园时,如果孩子要干什么(买早餐或带玩具等),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到幼儿园一定是会闹情绪的。此外,有时候某个孩子犯错误了,老师对他批评引导,他就不停地大哭或根本不理会你。
三、要注意幼儿的“两面性”
教育专家越来越强调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换句话说就是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些乖孩子,家长却在每周的家园联系册上念叨着自己的孩子在家如何的调皮,如何的不听话;还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在家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却不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抢着吃、争着吃。为什么出现这种“两面性”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家园教育脱钩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转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打工族携带家人一起来到城里,使得我们幼儿园外来务工子女比较多。由于父母都比较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孩子也就自然在家随便玩。家长们要么对孩子了解不够,要么是娇宠孩子。有些孩子真的是“掉进蜜罐里了”: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疼着,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使孩子养成了娇纵撒泼、不听父母的话、只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的毛病。这种幼儿在外面则表现为不肯说话,不合群。
那么,我们家长究竟该如何爱孩子呢?首先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其次要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让幼儿去选择他想做的,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快乐的成长,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成功学习的基础。第三,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构造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家长要与幼儿园密切配合,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共同在教育幼儿上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