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路径探讨

作者: 汪正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英语教师应该树立大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依据新课标,基于单元主题,提炼单元主题大观念,再构建单元小观念,进而再设计单元和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实现语言学习和育人目标协同发展,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目标落地课堂。本文以深圳版《牛津英语》三下M3U11 Mother’s Day为例,探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路径。

一、分析单元内容,确定单元大观念

单元的大观念往往隐藏在教材知识的深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前,教师应分析单元全部内容及与之相关的单元外话题、文本与知识,捕捉各板块内容所传递的意义并发现其关联,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单元内容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并据此确定本单元的大观念。以此思路,笔者在基于教材单元内容,挖掘隐藏于U11 Mother’s Day单元背后的大观念为: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感恩之情,知道向妈妈表达爱,不仅仅是在母亲节这一天,更应该是在每一天,同时懂得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大观念为主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形成对Mother’s Day的深层认知,懂得感恩母亲,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宣传倡导,一起更好地做人、做事,成为一个有爱心、孝德的人。

二、研读教材文本,提炼单元小观念

本单元涉及六个教学内容,包括Look and learn,Listen and say,Make and say,Say and act,Listen and enjoy,Culture corner。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多数同学对母亲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对母亲节的文化了解不多,对如何感恩母亲的认识还不深入。经过单元课内外资源的融合,将本单元的小观念提炼划分如下:小观念一: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母爱的伟大(Why do you love your Mum?);小观念二:学会如何对母亲表达爱(A good idea for Mother’s Day);小观念三:从我做起,倡导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A happy Mother’s Day)。

三、基于育人蓝图,建立课时目标关联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有逻辑关联和进阶性等特点,使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促进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走向知行合一。笔者依据单元话题与内容,从大单元整体出发,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制订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六个教学内容,从不同视角谈论母亲节,教学内容之间及与单元主题之间都相互关联,构成三个小观念。小观念间呈显性、递进关联,指向单元大观念。

四、设计单元语境,丰富语用体验

本单元的语境线为:第一课时将核心词汇flower,photo,tea以及句型I love my Mum because...融合在语境中,通过观看视频孟母三迁,母亲节由来的情境会话,引出母亲现在生活中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形成从过去到现在母爱伟大的语境线,并在语境中渗透;第二课时将Listen and say,Make and say互相融合,通过文本人物的情境会话,形成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母亲爱的语境线;第三课时将Say and act,Listen and enjoy,Culture corner三个内容融合在情境中,通过故事学习、唱歌表演的活动形式落实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制作倡导感恩母亲的行动计划,形成与小主题观念一致的语境线。

五、优化活动设计,发展核心素养

下面以第一课时Why do you love your mum?为例,说明如何设计任务型活动。

活动一:真实会话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历。先从孟母三迁,母亲节由来的文化知识,以及教师自身谈起,导向学生生活实际,搭建支架,设计会话活动。

活动二:生生间调查活动,尝试在活动中输出语言。学生走出自己的座位,带着任务,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体会妈妈对自己孩子爱的付出。

活动三:视听说唱活动,了解更多主题信息。学生在视听说唱活动中了解更多人类、动物爱妈妈的信息,丰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活动四:更深入的真实语言活动输出。设计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综合语言活动,紧密围绕主题开展语言输出,理解母爱的伟大。

通过系列任务性活动设计,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内化知识,在运用语言活动中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迁移活动中实现创新。

责任编辑 邱 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