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STEM教育的实施及启示
作者: 胡娇世界各国将STEM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1]在迈向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STEM教育发挥着核心作用,对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等重大全球和社会挑战至关重要。作为较早重视STEM教育的国家之一,德国为了激发并维持青少年对STEM领域的兴趣,从多方面入手,促进STEM领域行业持续发展。在诸多举措的实施过程中,德国形成了自身独有特点,对我国推行STEM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德国STEM教育的背景与政策支持
1.背景
德国以强大的机械制造业和前沿的化工产业为主,并且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德国的众多集团(西门子、博世等)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占据全球的大量份额,其中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医疗技术、金属制造等众多领域,其背后,STEM领域行业发挥着强大的驱动作用。
德国具有高度创新的经济体,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但近年来STEM领域职位空缺量有所增加,并且在个别职业领域存在瓶颈。[2]相关研究指出,德国年轻人对STEM相关学科的兴趣正在下降,且STEM学科课程的减员和辍学率很高。[3]如果德国想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就需要更多对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充满热情的人。
2.政策支持
早在2008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提出的《德累斯顿决议》就将STEM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4]2019年,该部推出了《在STEM教育中走向未来——STEM行动计划》战略框架,构建了青少年STEM教育、STEM专业人才培养、提高STEM领域的女性机会和社会中的STEM教育四个行动领域。[2]为了确保STEM技术人才基础,德国于2022年启动了《STEM行动计划2.0》(下文简称《计划2.0》), 设定了合作、质量、家庭、研究以及早教五个行动领域,并拨款4500万欧元为STEM教育提供支持。[5]
二、德国STEM教育的举措
1.强化学校STEM教育
德国学校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早教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对STEM领域的兴趣。小学阶段STEM教育的焦点是通过STEM活动,培养学生对STEM领域的兴趣。升入中学后,学生可以选择在职业学校继续学习STEM领域相关专业。在接受完职业学校教育之后,还可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深造,未来成长为技术专业人才或科学研究人才。[6]
2.加强与校外STEM教育服务合作
要培养STEM领域人才,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还不够,需要持续地与课外STEM服务整合。《计划2.0》五个行动领域中,首先提出的领域就是加强校外STEM教育服务与校内教育之间的合作。德国倡导建立STEM集群拓展和巩固校外STEM教育,[7]而这些STEM集群又与学校建立合作,构建联系网络。与此同时,许多学校也与学生实验室、科学中心、公司等密切联系。此外,德国计划以竞赛的方式鼓励STEM教育校内外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
3.关注STEM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为提升STEM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方面,德国进一步完善STEM教师培训,其中一个重点是提高师范教育各阶段的相互联系、实际相关性以及吸引新的群体参加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德国建立了“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数字和数字支持教学能力中心”,通过数字化培训,赋予教师权利,塑造未来教学。[8]此外,德国正在资助“STEM校园”的建立,以支持和进一步专业化STEM参与者。
4.支持儿童和青少年竞赛
为促进STEM教育,德国致力于资助学校举办儿童和青少年竞赛,旨在发掘学生的潜力并唤醒他们对STEM领域的兴趣。德国有一项著名的学生竞赛“青年研究”,该竞赛的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对STEM相关学科的兴趣。自1965年第一轮比赛以来,已有超过28万青少年参加了该竞赛,且90%的成功参与者继续学习STEM教育。“计算机科学竞赛”是德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大的学生竞赛,该竞赛面向各类学校3~13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其目标是激发他们对计算机领域的兴趣,并发现和提拔人才。
5.进行STEM教育实践研究
为更有效地开展STEM教育,扩大社会科学研究是必要的。为弄清楚如何促进STEM教育的成功,德国开展对国际成功STEM教育的研究,以此完善促进学生STEM兴趣和能力长期发展的措施。与此同时,德国着手STEM教育实施条件的研究,并开发保障和评价STEM实施质量的工具。在进行STEM教育实践研究时,德国不断探寻在STEM教育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法。
三、德国STEM教育的特色
1.构建STEM教育生态系统
《计划2.0》构建了从早教到大学再到继续教育的完整STEM教育链,STEM教育链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能够有效地参与STEM教育并达到良性循环状态的STEM教育生态系统。[6]为了树立良好榜样,德国设立了宣传网站“STEM-E”,通过宣传STEM项目,串联了STEM教育链各环节的所需条件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STEM教育的质量。
2.重视女性的STEM学习
在德国的STEM职业中,女性代表不多,这会使年轻女性对STEM职业望而却步。为了避免女性在职业的选择上受到这种思想的束缚,激发她们对STEM职业的兴趣,加强她们在STEM领域的创新能力,德国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给予她们在兴趣的培养、课程的选择、职业的选择与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德国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整个STEM教育链,从2016年到2021年,共资助了支持女性STEM教育的项目55个,在这些项目中,还制订了女性在STEM领域发展的战略。[9]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发部发起的《国家STEM职业女性公约》也正在进行中。
3.整合社会力量
在德国STEM教育发展中,社会力量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有许多基金会、公司、协会等合作伙伴参与到STEM教育中。例如, 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资助的非营利基金会Stiftung Kinder forschen,致力于为三至十岁的儿童提供良好的早期STEM教育,旨在使他们在未来变得强大,并赋予他们可持续行动的能力。由亥姆霍兹信息安全中心等组织的“量子技术:从基础到市场”项目,其目标是进行儿童STEM教育,培养他们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4.凸显数字化教学
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支持的“数字和数字支持教学卓越中心”塑造了科学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实现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该中心涵盖了4个主题的能力中心,来自科学机构的项目网络参与了大约180个关于继续教育及各学科数字支持教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项目。此外,德国充分利用数字信息的传播作用,通过“STEM-E”网站的宣传,加深人们对STEM领域的认识,引领他们的职业选择。
四、启示
当前,STEM教育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实施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实施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STEM教育?鉴于德国促进STEM教育的各项举措,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重视STEM领域综合人才的培养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我国要想抢占世界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制高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水平的STEM领域人才。我国学生在早期教育中,教师要弱化以成绩为重的观念,多关注学生对STEM相关学科的兴趣。进入中学后,教师要持续性地启发他们的STEM兴趣,并在未来职业选择中给予关注与支持,促进他们发展成为高素质的STEM领域人才。
2.加强STEM专业教师培育
全球STEM教育领域都面临着STEM专业教师短缺和在职STEM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德国通过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丰富的STEM教育资源,促进STEM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扩大STEM教育的影响力。我国没有专门培养STEM教师的专业,在STEM学科的培养中,课程类型相对单一且缺乏实践类课程,导致专门从事STEM领域的人才很少。基于此,我们要加强教师职前的专业化培养,建立STEM教师培养方案,扎实教师的STEM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我们要更新教师职后培训内容与方式。目前在职的教师,跨学科融合能力明显不足,在进行STEM活动时,只是将多学科内容简单混合在一起,没有形成内在的、有深度的融合。要通过职后培训,使教师充分把握STEM教育的内涵和方法,在教学中开展高质量的STEM教学。
3.构建系统的STEM课程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STEM课程多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案例组成,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有些国外的STEM教材被翻译过来并直接在中小学使用,导致不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具体情况,并且教师在设计STEM课程时难免会出现局限于自己的思维、各课时之间衔接不密切等问题。因此,开发系统的STEM课程显得十分有必要。教师要系统梳理STEM课程内容,构建各学段相互衔接的知识体系,围绕大概念、教材大单元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再对各课时进行规划,构建系统的课程,并通过STEM相关教育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和推广,不断优化STEM课程体系。
4.充分发挥科学竞赛的作用
科学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STEM兴趣,是培养STEM领域专业人才的有效举措。目前,我们可以推广科学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激发儿童和青少年对STEM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科技发展培养潜在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5.在学校教育中渗透STEM职业教育
STEM教育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形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0]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STEM职业教育很有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STEM实验项目、与专家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到企业实际体验学习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取对STEM职业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STEM职业兴趣与技能。
6.鼓励多元协同育人
STEM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根据德国的经验,对STEM人才的资源供给很大程度上是校外机构、企业、基金会等多元主体进行协同互助,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补充与拓展。这启示我们:第一,可以鼓励中小学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第二,利用各种科普场馆的教育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等,拓展STEM教育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多元化学习;第三,鼓励企业参与STEM教育,通过政府的引领、企业的支持开展STEM项目,丰富学生的STEM实践学习,培养更多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于晓雅,段训乐.国外STEM教育政策与发展趋势分析[J].创新人才教育,2023(01).
[2]Mit STEM in die Zukunft[EB/OL].(2019-02-13)[2023-6-25].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kurzmeldungen/de/mit-STEM-in-die-zukunft.html.
[3]Bildungsberichterstattung A. Bildung in Deutschland 2020: Ein indikatorengestützter Bericht mit einer Analyse zu Bildung in einer digitalisierten Welt[M].Germany:wbv Media GmbH & Co.KG,2020.
[4]祝智庭,雷云鹤.STEM教育的国策分析与实践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