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科普剧助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作者: 夏晓峰

巧借科普剧助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0

科普剧是科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科学课程标准提倡通过科普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逐渐形成对事物比较全面的看法。科普剧是一种独特且新颖的学习活动,充满趣味,贴近学生生活,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蕴藏于角色表演之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科学知识,达成学习目标。

三年级《食物的旅行》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体消化系统。这一部分的知识非常抽象,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模型展示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介绍,以“食物”为媒介对消化系统中的相关器官功能进行介绍,如果学习活动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不高。教师可以借力科普剧,组织学生编写和表演,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通过有趣的情节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

一、创作科普剧,深度挖掘科学内容

科普剧的创作主要包含制订角色和编写剧本两个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在深度挖掘科学内容的基础上,亲身参与其中。

1.制订角色,初识消化器官

在创作科普剧之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订和选择角色。针对《食物的旅行》一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食物旅行攻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到食物先后经过了身体的多个器官。教师要给每一个消化器官制订角色,并选择合适的学生来扮演,同时为了保证科普剧的完整性,还要制订食物“胡萝卜”和旁白等角色。学生在了解消化器官、制订角色、选择角色的过程中,对消化系统中消化器官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

2.编写剧本,认识消化系统

剧本的编写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将教材中抽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台词、动作等转换表达,让学生多维度思考,发挥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分工合作,在选定角色的基础上,对自己角色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深度挖掘。例如,扮演“胃”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胃的功能与作用是储存和消化食物,同时吸收食物中的一些营养,由此编写了相应的台词。再如,学生了解到食物在消化道中是采用“蠕动”的方式前进的,因此他们设计出类似“毛毛虫爬行”的肢体动作配合着扮演。学生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挖掘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不仅认识了消化系统中各消化器官的名称,而且对每一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全面、多维度地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

教学片段

师:你们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是怎么“旅行”的吗?如果你是“食物”,你准备怎么介绍你的“旅行”?

生:我打算介绍我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去的地方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看来可以介绍的内容还挺多的,那在你们“旅行”之前,需要老师给你提供什么帮助吗?

生:需要一份“旅行攻略”。

师:老师确实准备了一份“旅行攻略”,请你们编制科普剧,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情况展示出来。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选定表演的角色人选,并以《我当了一回“食物”》为题编写剧本。

(各小组制订角色和编写剧本。)

师:请大家介绍一下创作的科普剧。

(学生分享剧本的编写,其中一组编写的剧本片段如下。)

本环节以“旅行”为话题,引出食物是怎么在人体内“旅行”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出科普剧的形式,同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帮助,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角色、选择演员、编写剧本,使他们逐步深化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

二、借力科普剧,激活科学探究意识

在完成角色的制订和剧本的编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排练、表演、观赏科普剧,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和丰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从而激活科学探究的意识。

1.表演科普剧,深度探究科学知识

表演科普剧应按照排练、修改剧本、再次排练最终在全班表演的流程进行。学生根据设定的角色和编写的剧本排练科普剧,在排练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如角色制订不合理、剧情违背科学知识、趣味性不够等,则要根据这些问题共同展开探究,寻找解决的办法,并修改剧本,再次排练,最终将完美的表演呈现在全班学生面前,这个过程使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学生普遍认为食物是先后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忽略了肝脏和胆囊的作用,所以在制订角色和编写剧本时直接将它们忽略了。小组成员再次研读科学内容,明确食物虽然不经过肝脏和胆囊,但它们分泌和储存的胆汁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他们立即重新制订角色、修改剧本,将肝脏和胆囊增加到了科普剧表演的角色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完善了科普剧的表演,而且对消化系统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

2.观赏科普剧,持续探究科学知识

科普剧的观赏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观赏其他组的表演,可以发现自己小组在准备科普剧的过程中所忽略的科学知识,从而进行完善。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取长补短,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还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学习需要严谨的态度,并持续开展对科学知识探究的过程。

例如,有小组在表演“食物旅行到大肠”时,创设了身体的主人拉肚子的情节,食物的残渣从肛门排泄出来时含有大量水分,同时与观赏科普剧的学生进行互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段表演情节的创设是其他小组没有的,学生根据这一情况快速思考大肠的功能和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发现大肠除了可以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身体的主人之所以会出现拉肚子的状况,是因为消化系统中的大肠出现了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医治。其他小组通过观赏也相应修改了自己的表演,甚至还精心设计了医生治病的情节。学生通过观赏其他小组的表演,完善了对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

教学片段

小主持人:这节课,我们邀请了三个小组的同学来表演科普剧《我当了一回“食物”》,首先请“胡萝卜”登场,掌声欢迎!

(学生依次表演和观赏科普剧。)

师:刚才大家表演了创作的科普剧,也观赏了其他小组的科普剧,谁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收获。

生:我们小组在排练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剧本设计不合理,通过一起研究科学内容,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加深了对消化器官的理解。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们一开始对食物经过小肠和大肠的顺序没有搞清楚,误以为食物是先经过大肠,后经过小肠。在排练的过程中大家再次研究科学内容,重新认识了食物经过小肠和大肠的先后顺序,同时对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我们在观赏其他小组的科普剧时,真的学到了很多。有的小组的表演形式非常新颖,让我们在观赏的过程轻松地认识了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有的小组科普剧中设计的内容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小组课后也要针对这个内容开展研究,并且完善我们的科普剧。

师:能具体说说哪些内容是你们没有想到的呢?

生:第三小组的科普剧设计了肝脏分泌胆汁,胆囊储存胆汁的情节,这一点给了我们小组启发。我们在创作科普剧的时候只考虑到了食物通过的器官,由于食物没有通过肝脏和胆囊,我们忽略了这两个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本环节是科普剧的表演和观赏,学生经过前期的准备,将精彩的科普剧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这个过程充分激活了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其他小组的学生在观赏科普剧时,会思考别人创作的科普剧与自己创作的科普剧之间的异同,及时发现不足,课后开展研究,不断完善对消化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不断完善认识的严谨科学态度。

三、反思科普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普剧的编写和表演并不是科学课的实施目的,教学中借助科普剧表演的学习活动,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激活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学生表演和观赏科普剧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科普剧的学习活动展开回顾和反思,帮助他们纠正之前的错误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在表演和观赏完科普剧之后,教师立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表演或分享观赏后的收获,同时要求学生合作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在展示“旅行图”时完整地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关科学知识。学生经历了科普剧创作、表演的完整过程,对于人体消化系统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因此,在画“旅行图”时,无论是呈现各消化器官的外观、位置还是功能,都非常准确,介绍人体消化系统时也是信手拈来。学生在反复创作和表演科普剧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科学知识,也提升了科学素养。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科普剧《我当了一回“食物”》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科普剧的表演有没有给你们带来什么收获啊?请大家小组交流。

生:这是我们第一次用科普剧的形式学习科学知识,没有想到科学知识还可以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来学习,让我们在充满趣味的表演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消化系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生:观赏其他小组的科普剧后我有很多的收获,扮演食物的同学一直像毛毛虫一样爬行,非常好笑,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食物在人体中是用蠕动方式前进的。

生:我发现科普剧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下子让我们学会科学知识,而是在创作、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对消化系统的认识。例如,一开始我们对食物经过各消化器官顺序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创作和表演科普剧的过程中,我们多次研究相关科学内容,对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顺序有了准确的认识。

师:同学们的科普剧不仅精彩有趣,而且大家通过表演还学习了很多关于消化系统的科学知识。看来科普剧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下面请大家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人体的消化器官,并且注明各个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科普剧的教学形式不仅在于表演前的准备、表演中观赏,更在于延伸到表演后的反思。本环节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将观赏时生成的碎片化的思考进行整合,形成观点,再进行全班分享。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不仅完善了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而且对科普剧的学习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人体轮廓图,画出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图”,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