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模式推进科学教育

湖北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模式推进科学教育0

湖北省积极打造“中小学提需求、高校送服务、教育搭平台、地方汇资源”工作模式,助推大中小学科学教育有机衔接,着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大中小学协同育人

湖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加强大中小学在科学教育领域协作交流,通过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合作、组建中小学环高校科学教育联盟、签订区域高校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合作协议等多种模式,实现协同推进、资源共享、课题同研、联合创新。

拓展科学教育渠道,丰富中小学课内外资源

推动高校依托相关专业资源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建设,坚持因地因校制宜,融合前沿科技与人文学科知识,与中小学协同开发多样化的校本科学课程,为学生科学探索提供保障。组织以高校教授为代表的“湖北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团”,深入各地中小学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及前沿科学技术,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积极邀请科学家、高校教师以科学副校长、讲座嘉宾、项目指导教师、科技辅导员等身份,助力中小学课后服务、科学实践活动等,提升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开放高校实验场所,引导中小学生实践探究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逐步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实验基地及其他具有科学教育功能的设备设施,增强开发、共享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服务的能力。上线“百校百馆”实践教学平台,组织中小学生于周末或寒暑假期间实地参观高校展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团参观研学。组织“新春打卡科普场馆”活动,开展一系列跨界创新、科技融合、多元交互的沉浸式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支持高校教师依托实验室资源,开发实施实验类课程,为中小学生入门引路。

探索选拔培养路径,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贯通式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与高中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联盟、签订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共建高中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等,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等,举办东湖论坛——科普教育发展前沿论坛,组织开展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活动。组织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中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湖北营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名家大师讲座、科学实践、参观重点实验室、体验校园生活等,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汇聚各方专业力量,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建设

积极推动省内师范院校增加并建强一批培养科学教师的师范类专业,着力扩大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师范类专业及主修理工科的小学、初中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鼓励省内理工科院校开办教师教育专业或与师范院校合作开设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教师培养专项,重点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设计在职科学类教师培训项目,举办“荆楚新乡村教师科学文化周”,组织高校教师、科研院所专家、新闻工作者等,以主题报告、专题讲座、现场分享等方式,开设系列科学课程,为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赋能,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文图来源 / 教育部官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