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西安乡土资源优势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作者: 张新颖历史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了解人类文明、社会变迁和个人成长的宝贵资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西安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乡土资源,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利用西安乡土资源优势,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利用西安古迹,活化历史教学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等,这些文化遗产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讲授“秦统一中国”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借助西安的乡土资源,特别是丰富的历史遗迹,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的标志性文化遗产和世界级历史瑰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兵马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秦朝的军事制度、礼仪制度等。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秦文化,教师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穿上古装,扮演士兵、文官和百姓,重现秦朝的社会生活场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秦朝礼仪、风俗的认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课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古村落和历史遗址,让学生感受秦朝时期的生活气息。这种“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使“秦统一中国”一课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知识应用能力。
二、结合西安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这种地域文化,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关中方言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关中民俗文化表演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
例如,在讲授“盛唐气象”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西安乡土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盛唐时期的文化特色,将西安的地域文化与盛唐历史紧密结合。盛唐时期,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贡献。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盛唐时期西安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盛唐时期西安的繁荣和开放。在讲述“盛唐的繁荣和开放”时,教师可以从宏观视角出发,结合西安的地域文化特色,引入盛唐时期西安独特的建筑风格、社会风俗和人文精神,通过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盛唐时期的文化特色。此外,西安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如秦腔、皮影戏、剪纸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这些元素,让学生感受盛唐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学提供了极佳的背景素材。在讲授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丝绸之路主题展,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博物馆中精美的丝绸、陶瓷、珍贵的玉石、铜器、古老的文书、地图,每一件展品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变迁。在现场,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文物,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贸易活动,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制作丝绸制品等,让学生体验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西安的地理优势也是教师挖掘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可以利用西安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探究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和贸易活动,让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及沿线城市,了解古丝绸之路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除了古丝绸之路外,教师还可以关注现代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有很多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现代企业和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企业和项目,了解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组织学生参观西安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长安号”等,让学生了解现代丝绸之路的运作方式和经济意义。
总之,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历史、展望未来的宝贵财富,还是学生了解过去的窗口。教师可以借助西安丰富的乡土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和中华文明的魅力,以及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