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作者: 李文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一个重要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认知而言,从语言能力的视角去研究英语教学,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做法,同时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要想真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那就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的英语知识教学,而应当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获得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所有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也只有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才能支撑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考虑到阅读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考虑到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以阅读教学作为抓手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就成为阅读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学生的英语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喜欢人为拔高要求,其结果是导致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积极性的丧失,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的现象。笔者以为,在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时,需要做好分级教学的处理。分级阅读不是一种零散的、碎片化的阅读,更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阅读,而必须在一个“整体外语”的框架内统筹谋划、研发设计。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有教师认为,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阅读体验;要注重思维拓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采用多种方式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应当说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必要的,同时这些策略的运用又应当有更为精确的抓手。在这样的思路之下,笔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除了要落实课程标准当中的相关要求之外,更应当将这些要求具体化、情境化,要让学生养成将英语语言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英语阅读是为了开展交际,而在这种交际中,为了可以敢说、会说、能说,学生需要掌握在开展交际活动时所面对的特定环境,并针对性的打造意境,运用特定表达法让语言表达产生更有效的效力,使得意义的表达效果最大化。这个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这也是语言的特有魅力。
一、基于“整体外语”视角,科学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的英语阅读必须符合学生的感知、认知、思维等特点,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基于“整体外语”视角,教师要拟定科学阅读计划,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阅读网络,以提升英语阅读的质量。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学情,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要着眼于整个的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等,对学生的阅读素材、资源进行有效的、创造性的开发。
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2“ Don’t shout,please”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实水平制定了分级阅读计划。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笔者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文本的大意,能够掌握简单的标志图含义,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对于英语基础相对比较扎实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研读文本、精读文本,掌握句型“ Don’t walk on the grass”,让该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这个句型,表达各类场合的规范行为。在英语分级阅读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从而为制定英语分级阅读计划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分级阅读计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我英语阅读已有水平上展开积极的言语表达,让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更进一步。在开展有效英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制定不同的目标才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想阅读的热情,帮助每一位学生高效、快速的完成阅读。
英语分级阅读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针对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要求,能让学生的英语阅读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制定分级计划,是学生英语阅读的前提。当学生的英语分级阅读不能停留在当下的级别上,而必须向更高阶的级别迈进。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英语分级阅读中获得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认识到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应当成为月度计划制定的主体者。小学英语教师不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更不能忽视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需要。事实证明,只要真正激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那学生就会形成较强的阅读动机,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文本,而这其中也就体现出阅读的分级理念。有了这些理念的支撑,学生自然也就可以进入分级阅读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的阅读具有计划性,那就能保证分级阅读过程的高效,从而也就能够真正支撑起语言力的培养。其实,这里所说的“整体外语”视角,是高度契合学生阅读需要的,因为阅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英语语言输入过程,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与心境之下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同时在兴趣的驱动之下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然后再进行信息的输入与加工。认识到阅读的完整性,那自然就会关注“整体外语”的重要性,在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二、挖掘分级阅读资源,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英语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基于“整体外语”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分级阅读的氛围,帮助学生选择分级阅读的材料,挖掘分级阅读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密切关注学生的分级阅读行为,指导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活动。开展分级的阅读活动,让学生的英语阅读自信心得到增加,且阅读效果也得到增进。
比如,教学三年级Unit 1 “I like football”这一课的内容时,笔者根据分级阅读计划,将学生分为A组、B组和C组,对于A组的学生,重点指导他们的英语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熟练应用目标句型,并且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于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英语对话活动。对于B级学生,重点指导他们的英语句型。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表达,并在情境中能应用目标句型。这类学生在开展阅读时,教师可借助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以规范其英语表达的形式。对于C类学生,重点解决他们在阅读中的发音等疑难问题,借助“冰墩墩滑冰”游戏让他们学习新单词,这样操作可以更好地为学生阅读打下扎实基础。
多次实践证实了开展分级类活动,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且改变了学生怕阅读的情况。借助于英语分解阅读,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行为,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阅读”走向“我要阅读”,让学生从“浅表阅读”走向“深度阅读”。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体验是美好的,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构建展示的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以及机会,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在分级阅读中,学生能感受、体验到英语阅读的快乐。
分级阅读活动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教师要设计研发英语分级阅读活动,让学生的阅读训练难度适当、强度适当,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进行积极主动的英语阅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人为地降低阅读的总体性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一定要遵循层次性原则、阶梯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只有有效落实每一个层级的英语阅读,学生的英语素养、学习动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阅读活动的开展。如果说传统阅读活动的开展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那么在实现这样的角色切换之后,就可以发现学生视角下的阅读活动开展有着更多的需要与内涵:只有能够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活动,才是有效的阅读活动。那怎样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呢?根据笔者在实践中的总结发现,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语言上的困难,如果想要学生从内心产生克服这些困难的动力,那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有充足的获得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直接在阅读内容后面跟上相应习题,美其名曰“任务驱动”,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阅读活动,“兴趣驱动”远比“任务驱动”更加重要,因为兴趣更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从内涵的角度来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却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的兴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兴趣都是浅层的,而浅层的兴趣对于学生语言力的培养没有显著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关注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关注语言力培养的目的,然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此再去设计面向学生的阅读活动,就能保证阅读活动的整体性,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三、着眼学生阅读水平,积极评价阅读效果
基于“整体外语”视角,教师在学生的分级阅读过程以及分级阅读之后要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对于英语分级阅读来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甄别、选拔,而是为了促进、激励和发展。教师要充分应用好评价这一杠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英语分级阅读任务,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有效评价,让学生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飞跃。
分级阅读评价要根据不同的需求、目标,着眼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分阶段地有效开展。只有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激励、发展的功能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词汇;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规范英语的语言表达;通过评价,让学生对英语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积累,不断挖掘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质。
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1“ This is my mother”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对不同学生的英语分级阅读展开针对性、目的性、启发性的对话。有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使用了这样的句子“ This is my sister”,为此,为学生打造不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本内容。在介绍情境时,我们应当这样表达“ This is my sister”,或者在情境中介绍别人的妹妹,可以这样表达“ This is Tom’s sister”。通过这样的一种评价,让学生有效改正了表达错误。对于学生的分级阅读表达来说,评价就是一个“导航仪、方向盘、路线图”。
分级阅读评价,应当对应学生的分级阅读计划、分级阅读活动。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来说,只有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致化”,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分级阅读。教师在开展阅读时,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且在阅读时有极为清晰且正确的思路,这种情况下的阅读往往主题明确、过程清晰,于是学生的阅读过程也就会更加高效,这对于语言力的培养而言,自然也是高效的。考虑到分级阅读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只有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内容,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笔者历来都高度重视评价的作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评价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影响到学生的兴趣能否持久保留。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认知特点,无论学生的阅读效果如何,教师都必须本着积极的思路和态度来实施评价。所谓积极评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要挖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通过闪光点的挖掘与放大,引导学生规避阅读上的不足,并保持对阅读的热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上。
综上所述,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进而全面发展语言技能。阅读不仅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还使学生认识自我,洞察社会与世界。阅读能激活学生的大脑,提高思维品质,同时让学生领略外国文化,培育跨文化意识。当这些努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时,我们再来审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级阅读活动,就能发现它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从学生的视角审视英语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在实施英语分级阅读时,需要重点考虑和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实际水平。作为一名教师,采用分级英语阅读模式,是对学生英语阅读的优化。同时,引导学生分级阅读,可以促进分级阅读的实施。由此可知,英语分级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其英语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