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有效作业探索

作者: 尚海宁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巩固、补充和延伸,是教师评估学生、诊断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根据相关要求、教学实际和小学低段学情科学、有效、合理、有趣地设计作业,笔者进行了相应探索。

一、基础作业,在校完成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低段语文知识相对简单,但实际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少,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轻。一年级学生要利用两个单元的时间掌握所有拼音知识;二年级学生识字任务加重,多数课文都要积累10个一类字,要求学生能拼会写会运用。因此,小学低段更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设计高效的课堂作业,让学生用拼音本和生字本练习拼音和生字,作业虽量少但要求学生要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一年级时教师可以利用听写本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年级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写话本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课堂作业面批面改,切实做到高效。

二、重点作业,突出趣味

一是看一看。在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遇到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教学《秋天》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课堂和生活的桥梁。二是做一做。对那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如:教学《文具的家》时,可以让学生放学回家自己收拾文具和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三是说一说。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内容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如:教学《我们做朋友》时,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大胆、主动地和不熟悉的同学交谈,尝试结交新朋友。四是唱一唱。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古诗词语言优美,节奏感强,可以尝试让学生唱一唱。如:教学《江南》《春晓》等时,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五是画一画。可以通过“手抄报”“识字小报”“诗配画”“连环画”等方式呈现。如:教学完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公园看一看,然后制作一张手抄报。

三、学科融合,奇思妙想

一是语文和数学融合。如:教学《场景歌》时,指导学生绘制生活中的场景图,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二是语文和英语融合。如:教学《江雪》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听一听许渊冲翻译的英文朗读。三是语文和音乐融合。如:教学古诗词时,指导学生学唱古诗词或表演,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四是语文和体育融合。如:让学生介绍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自觉加强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五是语文和美术融合。如: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诗配画”的方式将美术和古诗词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六是语文和心理融合。如: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颜色》主题作业,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这种结合了心理健康课的情绪理解和表达的模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看图叙事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还能从作业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七是语文和信息技术融合。如:教学《黄山奇石》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当地的风景区游玩,并录制讲解视频,视频里可以加入背景音乐、创意边框、优美的文字等,以增强视频的创意性。

四、实践作业,关联生活

一是观察记录。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和植物,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兴趣点,引导学生对小动物或者植物进行持续性观察和连续性记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读书笔记。布置的读书记录类作业要少而精,读书笔记可以有摘抄及记录故事梗概等形式,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三是动手实践。教学《端午粽》《中国美食》等时,可以课后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寻找制作方法等,然后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使其在操作中体验实践的乐趣。四是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家庭、社区等地方的变化,然后通过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等。这些实践类作业增加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还架起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五、分层作业,体现弹性

一是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差异,因而作业要有所分层,让学生能有所选择。二是学生作业完成速度有所差异,因而可以在作业的提交时间上分层。三是依据作业态度、作业内容、作业质量等进行分层级评价。等等。通过不同的弹性分层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进步。

作者单位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职工子弟学校(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