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疾驰而过,我扎根原野

作者: 九予城

我极爱倚着窗望向高高的楼外,有时咬着一颗透红的苹果,有时迎着风,擦拭风尘仆仆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阳光倾泻在林立的高楼之间,而我无法透过窗格感受太阳的炽热,便总是安静地看着金灿灿的浮光和大楼歪歪斜斜的影子。

此刻,我仿佛置身土壤,耳畔仅有种子生根发芽的声音和我紧张的心跳声。

我跟友人谈及以上想法时,他疑惑地问:“你不觉得孤独吗?”友人常说自己孤独,常年出差,寂静空荡的房间里,孤寂肆意蔓延,窗外人来人往,嬉笑怒骂,他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也感觉不到阳光的温度,所以他的生活总是冷清的,但他说喜欢人声鼎沸的时刻,最不济,有人能说说话也是好的。

与友人处在同样的环境,我却从未觉得伶仃,或许是常年写字的习惯让我拥有享受宁静的能力。

身旁无人时,我沉醉于优美的风光,也沉醉于无穷无尽的想象,阵阵清风勾勒出山与云的心事,高飞的鸟儿会到达另一个世界。我的思绪无边无际,我的情感充沛丰盈,我几乎要与眼前的一切融为一体,时常一待就是一个下午,灵感突发,便赶忙记下,流畅的文段娓娓道来,我沉浸其中,总觉着宁静的时光太短暂,总想着时光再长一些便好了。

于是,一个人的时刻,我与我对话,与万物感应,从未觉得孤独。

友人沉思了片刻,问道:“所以,你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我摇头,虽然我能够享受宁静,但并不意味着我想要远离人世。

世界缤纷绚烂,人群熙来攘往,若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倒真是可惜。我乐意与人沟通,听人们讲述光怪陆离的故事,也乐意在出差途中感受当地风俗。例如,在广州与友人一同饮早茶,坐着闲聊一上午;在厦门寻找古老的小渔村,感受海风的呼吸;在敦煌大漠爬上沙山,看着太阳沉入西山;在丽江的街头喝一杯玫瑰普洱茶,然后去玉龙雪山脚下等待一场日照金山。

人们都爱世间的万般喧闹,我也未能免俗,孩童的啼哭,小贩的吆喝,夜幕时分广场上的音乐,或悲或喜,鲜活生动,暖黄的灯光里是浮动的人间烟火。

生活不应只有喧闹,也不应只有独来独往,生活是起伏有致的,而我们要做的,是能够在热闹喧嚣的时刻言笑晏晏,也能够享受宁静,享受独处的时光,而享受孤独往往比融入人群更难,人们总是容易被外界吸引并获得感官的刺激,而独处则是要克服漫长的孤独,找到内心的安宁之处。

获得宁静需要时光的打磨,需要不断尝试,需要自我反复剖析,需要为活跃的思想找一个落脚点。

于我而言,写作是平和的来源,每当我独自写字,脑中有许多言语和想法缓缓流淌,却又觉得身体并未用力,就好像是鱼儿吐出的泡泡,咕噜咕噜地冒出水面。而我有个朋友独处时喜欢绘画,想到什么便画什么,有他的情绪,也有他的理想,无拘无束,顺其自然,一支铅笔便是他灵魂的出口。

我去了许多地方,发现许多城市都有山峰矗立,以前总觉得我是过客,而青山常在,现今却觉得只要我心安宁,哪怕青山疾驰而过,而我依然扎根原野。看着一个个城市在我面前穿梭,我的心境始终平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