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滴水拍纪录片

作者: 高小宝

一滴水里面有什么?英语教师赵铁夫给出了答案。

赵铁夫虽然是一名英语教师,可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科学梦。小时候,赵铁夫就对科学着迷,父亲送给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了他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后来,赵铁夫就读于一所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但是,在学习一年后,他毅然离校,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蹭课,开始了旁听生活。四年多的“流浪式”学习,让他见识到很多的学术大师和学者,旁听了物理、生物、哲学、化学等课程,从而对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大学毕业后,赵铁夫成为一个英语教师,可是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有增无减。为了朝自己的梦想靠近,赵铁夫从儿童科普读物起步,一路读到《物理学的进化》《原生动物学专论》等专业书籍。随着对科学知识的深入了解,赵铁夫决定转行投身自己真正热爱的科学领域。

2022年初,赵铁夫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湖里取了一滴水,他在显微镜下把这滴水放大100倍后惊奇地发现,看似清澈透明的水中竟藏着一个微缩版的动物园——积极“干饭”的喇叭虫、忙着分裂的草履虫、会光合作用的眼虫……这个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世界让赵铁夫眼前一亮,他心想:如果用显微镜拍出一滴水里的微生物,一定会让人为之震撼。

说干就干。没有滤镜,没有特效,凭借简单的器材,历经3个月,科普短片《一滴水里的动物园》被成功拍摄出来了。赵铁夫在抖音上发布这部短片后,立刻收获无数网友的转发和点赞。2022年7月,科普短片《一滴水里的动物园》被央视网转发,这给了赵铁夫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此后,他又陆续拍摄了《这里很小,但会迷失》《弥补中学时代的缺失》等科普视频,奇幻的画面加上幽默的解说,激发了网友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当得知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内容竟然出自一个自学者之手,网友纷纷赞叹不已。

赵铁夫的科普视频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与他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追求密不可分,也源自他对每一个细节、每一幅画面都有严苛的要求。赵铁夫将自己的作品类型定位为“科学艺术”,艺术主要讲究美和想象力,但科学艺术不行,它既要符合科学框架,又要美。为了拍出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画面,赵铁夫买来显微镜零件,一点一点地改装、调试,最终自制了一台拥有微分干涉效果的显微镜。为了呈现科学之美、自然之美,他要反复观察、记录、拍摄画面,直到拍到自己想要的画面;为了还原出微生物在水里活动的感觉,让水流动起来,他采用蓝光照明,并不断调整光照角度,调优光的组合,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不懈的努力,赵铁夫拍出的视频画面从平面变得有浮雕感、立体感,甚至像是在太空里、大海里拍出来的,令人惊叹。

如今,赵铁夫每日的工作就是看书、做科研、搞创作、拍视频,甚至有时候因为买设备器材而囊中羞涩。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不务正业,但他乐在其中,因为拥抱梦想是他的初心。

赵铁夫的网络ID是“地下科学家”,这是致敬他的偶像、同样不走寻常路的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列文虎克40岁才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依然为微生物学的建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赵铁夫30岁开始转行科学研究,但他坚信,追逐梦想永远都不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也会指引他翻山越岭,一路向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