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上半月2024年第2期

知识窗·上半月

知识窗·上半月2024年第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知识窗》是一份综合类益智休闲期刊,全国期刊知名品牌。

目录

知道 | 雨敲黛瓦读书时

窗外乌云连绵,天空黑压压的。不久后,雨水滂沱,滴滴敲打着屋檐边的黛瓦。我从书柜里取出几本线装书,静静翻阅。从此刻开始,我带着满心期待,穿梭在时空隧道中。书,许我一颗刚刚成熟的青梅。我把青梅放在唇边轻轻

知道 | 故乡与远行

时光匆匆忙忙,日子马不停蹄。春节过后没几天,正月初,我又要离开故乡,去一个比较熟悉但没有归属感的他乡。关上离别的车门,谈不上有多么难以割舍,因为我心里明白还会回来的,必定能回来的。但不妙的感觉还是有的

知道 | 亭下梨树

离老屋几十米外有一亭,约莫比姥爷的年岁还长。在我幼年时,老人都爱聚集在那里下棋聊天,我也总喜欢窝在姥姥怀里,听他们亲切地话家长里短。那时,姥姥的怀抱很温暖,亭下的那树梨花也朵朵满枝丫,花香飘向很远。亭

知道 | 他爱万里长空,她爱江南梅花

微风和煦的午后,我与友人漫步街头,雨后的天空碧蓝,地面湿漉漉的,青草和野花还挂着晶莹的雨珠,倒是显得有了几分生气。路旁卖馄饨的小摊上,一缕白烟袅袅升起,飘散在喧腾声中,友人突然推了推我,激动地指向天空

知道 | 岁朝清供

清供指的是清雅的供品,原是节日和祭祀时摆放的鲜花、清蔬之类的供品,后来指人们放置在室内案头的鲜花、盆景、奇石、文玩等摆设。案头清供玲珑奇巧,雅致美观,可为家居生活增添美好情趣。闲时观赏和把玩案头清供,

知道 | 当下

“当下”这个词,不知可不可以被视为人间最美丽的字眼?她年轻、美丽、被爱,然而,她死了。她不甘心。这一点,天使也看得出来,于是天使特别恩准她重回人世,并且可以在一生近万个日子里任挑一天,去回味一下。她挑

知心 | 把“精神明亮”植入心田

自从“精神明亮”一词植入心田,遇到生气蓬勃的树要赞它,遇到长在悬崖上的野菊花要颂它,遇到有趣、有风骨的人要誉他……所遇世间万物,必拿来与“精神明亮”的标准衡量一番。杜甫的诗,家国情怀浓郁。读这些诗,我

知心 | 忘记有一盆花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绘她家后园的情形:“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

知心 | 露雪之间是为霜

年少时,人如露。露,质清透而内饱满,晶莹剔透,内可映底,就像一个人入世未深时,仍葆有的童真与赤诚。“露”字,上雨而下路,一路风雨,跌跌撞撞,仍不失本心,在俗世中依旧保留着本真,这像极了一个人的年少时光

知心 | 一人食

我进入一家餐馆,挑选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碗面,除了和服务员说了两句话以外,全程没有与人交流,而是默默地吃着。一个人在外吃饭,略显孤单,但也自有妙处。比如,在无人交流的情况下,我更加专注于眼前的

知心 | 屋顶花园

那年,在语文课上读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后,我兴奋地跑回家,向母亲描述建在半山坡上的楼阁如诗如画的美。而母亲听后,只是黯然。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家主妇,但也不乏浪漫。她热爱自然,喜爱那些花花草草。然

知情 | 爱的礼物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最盼望每一次父亲出差回家。他的见识会变成一件又一件礼物,丰富我对世界的幻想。在那个网购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从父亲的礼物里汲取着不同城市的营养。例如,北京有香喷喷的烤鸭,内蒙古有浓郁

知情 | 做一个布朗尼蛋糕吧

琼斯老师正在发数学卷子,拉曼拿到了自己的卷子。与其他同学开心的状态相比,拉曼垂头丧气,像一只受伤的小狗。琼斯老师说过,这次试卷题目的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考得都不错,甚至很多人考了满分。拉曼一开始也很有

知情 | 妈妈,我是你的“事业粉”

亲爱的妈妈:我有一个小秘密,以前一直没有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是你的“事业粉”。我猜你肯定要问我,“事业粉”是什么?妈妈,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你是我认识的最爱学习的人。别人的妈妈下了班忙着做家务,追电视

知情 | 与故宫相遇

少年时,老师曾在一节班会课上写下这样一个主题:“长大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彼时年少的我们在讲台下议论纷纷,答案最多的是医生和教师,当然也有科学家、宇航员等。稚嫩的孩童端坐在四方教室里,心早已飞向苍穹

知情 | 水下的故乡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到陈家坝,映入眼帘的是无比广阔的三峡水库,在水库偏北的位置,有一处山坳,山坳的下面有一大片平地。尽管指不出确切的位置,但我知道,那就是我的故乡。“爸爸的

知情 | 左眼住着大人,右眼住着小孩

操场草坪上、跑道上是夜跑的同学,有的我认识,有的我不认识,但是在夏夜月色里,大家偶尔一个对视,眼神交换,相视一笑,青春自由的气息就顺着草香与月光散开了。小姐妹走在我的旁边,哭丧着一张脸和我谈论起了“育

知天下 | 彩云之南,“彩”菌之南

古人云:“雨水到,菌子笑。” 中国人对菌菇的钟爱古已有之。清代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蔬食第一》中写道:“蕈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在李渔推荐的蔬食中,排名第二的是“蕈”,“蕈”就

知天下 | 阳光甜蜜

在可克达拉,每一种食物都浸润着阳光,吃一口,甜蜜到让人想要沉沦,一种叫作幸福的感觉会迅速将你包裹。在这片每天日照长达十五个小时的土地上,每一种水果、每一株麦子、每一粒稻谷仿佛都会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生奇妙

知天下 | 出发,去一个叫陆溪的地方

出发,去乡野,去鱼米之乡,去一个叫陆溪的地方,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从眼前掠过,一泓泓碧水在眼前微波荡漾。吹着乡野的风,我欣赏着从眼底滚过的高低错落、色泽斑斓的秋日图画,身心感到愉悦而舒坦。老实说,生机盎

识时 | “知识摆摊”:从学校到社会的一艘渡船

前不久,“伦敦政经硕士上街摆摊”登上热搜,随后“知识摆摊”这一现象引发热议。何谓“知识摆摊”?这是一种年轻人靠自己的特长、专业,在路边为他人提供付费聊天、咨询服务的“业态”。“66元解人生意义”“88

识时 | 蔡美娜:偶坛守艺绎春秋

2021年,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蔡美娜,带着独具闽南特色的剧目《番婆弄》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年戏曲晚会。她采用“一人双偶”的表演形式,同时表演了旦角和丑角,让观众瞠目结舌。掌中木偶戏又被称为

识时 | 数字控/热词/眼缘/语录/趣闻

数字控地下2400米2023年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这标志着世界最深的、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锦

识时 | 解读地球内部的秘密

编者按: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行业科研水平最高标准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科研水平最高标准的体现。从本期开始,我们会对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介绍,让读者走近科学大师,管窥科技前沿,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每个人从

识人 | 写中国风科幻赢“雨果奖”

2023年10月21日,科幻文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雨果奖”揭晓,中国“90后”作家海漄的作品《时空画师》,获得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之“最佳短中篇小说”。身为一名银行职员,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识人 | 她为飞机“把脉问诊”

清晨5点,尚未天明,咸俊就已搭乘接驳车来到机场就位。她穿着深蓝色工作服,扎着干练的高马尾,背着一只手电筒,正蹲在停机坪上对一架经停飞机做全方位“体检”。她时不时瞄一眼检修清单,仔细检查每个按键、开关是

识人 | 给一滴水拍纪录片

一滴水里面有什么?英语教师赵铁夫给出了答案。赵铁夫虽然是一名英语教师,可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科学梦。小时候,赵铁夫就对科学着迷,父亲送给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了他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后来,赵铁夫就读

识事 | “书信”:以书为“信”

一般的书信是指通过邮差邮递的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件。然而,在手机和电脑大为流行的今天,邮差邮递信件即将成为过去式。但另一种“书信”依然穿透遥远时空来到我们身边。这里的“书

识事 | 上街找素材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出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狄更斯自幼与文学结缘,阅读了《鲁滨孙漂流

识事 | 创意的诞生

2002年的某一天,马库斯·祖萨克在家里的书桌前坐下,准备写一部小说。他勾勒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列出章节的标题,然后开始写作。马库斯·祖萨克试图以死神作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写了几个章节后,他觉得不满

识事 | 笔墨涟漪看“抄书”

季羡林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课程时,遇到一个学生向他借一本语言学专著。季先生快速开启了大脑的“交战模式”:借,这本语言学专著是极为珍贵的古籍孤本,如果学生翻阅时稍有污损,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借,面

识物 | 月光雪色

有一个听起来就很美的、很浪漫的词语,叫作“风花雪月”,如若将它们成对拎出来,“风花”或许不能让人有所触动,但“雪月”足以令人为之一振,心生美好。“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月光皎洁,白雪皑皑,月光雪色

识物 | 飘摇的白浪

最初看到浦江镇的那片芦苇荡时,我正坐在上海地铁8号线上,“下一站,芦恒路”的报站声响起,窗外的景象由漆黑的隧道切换成高架上的旷远风光。芦恒路这站是地铁8号线由地下岛段向露天段过渡的转折站。当时正值八月

识物 | 唯有顽强

一说到冬季的代表花卉,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梅花。梅花总是在风雪交加的凛冬绽放,花朵娇艳,给人一种孤芳自赏、高洁淡雅的感觉。其实,也有如梅花一般能在冰雪地里盛开的其他花儿,它们用莫大的勇气,挺过了整个冬季

识物 | 自燃的岩玫瑰

在地中海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岩玫瑰。其花朵呈现出洁白色或粉红色,花瓣皱巴巴的,玫瑰精油就是从这种植物中提取的。然而,许多人认为岩玫瑰精油是从花朵中提取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岩玫瑰精油是

识物 |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说“OK”

现在,请你拿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相接组成一个小圆圈,然后伸直其他三根手指。恭喜你,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流行手势——OK。这个经典又熟悉的手势是跨文化交际里常用的肢体语言之一,而这一切都源于世界上知名度

识趣 | 水墨小村

在冬天,北方小村被一场寒风冷雪勾勒成一幅水墨丹青。一入村庄,抬头便能望见挺立于村中小山之巅的一棵老松。这个时节的山,有些冷峻,四季常青的老松为了配合节令的更替自觉暗淡下来,多了几分厚重与沉稳,如同久经

识趣 | 人生随机出现的惊喜

早上八点,上班路上,不出意外地堵车了,却意料之外地下起了雨,几乎所有车子都开启了雨刷,雨刷左右摇摆,如同演唱会上晃动的荧光棒。车载收音机里随机播放着一首蔡琴的老歌,“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

识趣 | 在古老的文字中触摸时光的温度

我的书橱里有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分上、中、下三册,是我学生时代读的书。这几本书陪伴了我很久,如今我仍然会时常拿出来读。在慵懒休闲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书房。我在桌上放一杯清茶,随手从书架上抽出

识趣 | 细心的吃货等七则

细心的吃货老师问:“汉语中有没有四字短语分别是一二三四声的?”小玲举起手,答:“番茄炒蛋、干炸土豆、孜然烤肉、茭白炒肉。”老师说:“没想到你这‘吃货’,不仅爱吃,还特别细心。”厚有厚的好处记得小时候,

识趣 | 金属的“独门绝技”

在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随处可见。除了汞之外,纯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它们有独特的光泽,不透明,具有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除了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铂等以游离形式存在以外,其余金属都以氧化物

探秘窗 | 来看宇宙中的“烟花秀”

看似宁静的太空,其实在不断上演着各种盛大的“烟花秀”。以恒星为例,恒星表面的局部区域有时会突然释放出强烈的高能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恒星耀斑”,它是恒星大气中剧烈的爆炸之一。太阳是个高密

探秘窗 | 隐藏在泥盆纪海洋里的怪异生物

距今3.9亿年前的泥盆纪是远古时期古生代的第四个纪元。这个时代的海洋中有许多怪异的鱼形动物,因此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时代”。1.“海中霸王”邓氏鱼邓氏鱼生存于距今约3.6亿年至4.15亿年前,比陆上第

探秘窗 | 为什么没有绿色的哺乳动物

我们见过绿色的昆虫、绿色的青蛙、绿色的小鸟,为什么从没见过绿色的哺乳动物呢?经研究,科学家发现:有些昆虫、两栖动物、鸟类之所以呈现出绿色,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独家本领。有些是自身可以合成绿色素,如螳螂、

探秘窗 | 看趣味机器人们各显神通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机器人会陪你下棋,帮你运送货品,还会画画,会吟诗,懂采摘……没错!可爱的趣味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它们如何各显神通的吧!“采菊”东篱下说起菊花里的“种

文史窗 | 刘禹锡:我的沉默,让时代震耳欲聋

1.对不起,我天生反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个灵动的人,独立于世。刘禹锡好像集主角光环于一身,21岁考中进士,23岁授太子校书,青年时代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可谓前途无量。刘禹锡同大多

文史窗 | 那个怪人,八大山人

怪人很怪,怪人也不怪。八大山人是孤独的。独立的山峰,高高地耸立,是供人仰望的。也因为这样,八大山人略显寂寥,一个人在大雪纷飞中行走,是寒冽,是傲霜雪,是孤鹤……几百年来,山也老,水也老。唯有画中的山水

文史窗 | 骑驴吟诗

骑驴打仗不行,骑马看书也不行,至于骑驴吟诗,自有一番情趣。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有人问郑綮:“相国近有新诗否?”郑綮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看样子,郑綮的不少诗都是在驴背

文史窗 | 梅花馔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疏影横斜、清雅俊逸的梅花却开得蓬勃,幽香四溢,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闲读诗书,我徜徉在古人的文化生活画卷中,发现梅

校园窗 | 荧光点点

漆黑的夜空中,那似繁星点点的萤火虫点缀着我们炽热的青春。好友打电话来,说道:“今天晚上过来陪我聊聊天嘛,我很郁闷……”我简单收拾一下东西,跟父母说了一声之后便出门了。直至凌晨,街头的烟火气仍未消散,同

校园窗 | 恰逢花开,遇见自己

1花开之时,我遇见了自己。生活是一场遇见自己的旅行,不停闪过的风景装点成眼前的模样。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我们与不同的自己不期而遇,无需被定义,与未知自己相遇的一瞬间,相互碰撞,洒落了一地美丽的风景。大

校园窗 | 我们一起去看日出吧

“我好像被绩点‘绑架’了。”这是我上大三以来最爱说的一句话。高考成绩公布的那晚,母亲抱着极大的期待焦急地催促我查询分数。网络的拥挤或许与我的直觉心照不宣,在片刻的侥幸后,那个结果赫然摆在我的面前。接下

校园窗 | 黑暗中的纸飞机

高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梦想,随之而来的是积压多日即将爆发的压力。离校日,同学们聚在一起,不愿意看书,紧张、不舍、失落,五味杂陈。为了纪念高中的生活,我们打算放飞纸飞机。折纸飞机的步骤并不复杂,我却折得很

拇指窗 | 顾恺之的“甘蔗哲学”

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因《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其实,除了绘画之外,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晋书》中记载:“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就是

拇指窗 | 我宁作我

魏晋时期有个知名的大臣,叫桓温。桓温身材伟岸,才干出众,擅长军事,娶了公主,权势一时大到连废立皇帝都可以操纵,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从各方面看,他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桓温有个从小相识、同朝为臣的朋友,名

拇指窗 | 和睦久昌

《绝境铸剑》中,陈宅悬一匾,上书:和睦久昌。不用说地主大户,就是挂在市井小门上,此匾也一片警醒味。多少人家,天时地利,本当兴盛,却折于细末。有家业之人不轻易与人计较,未必是修养,更怕致怨;光脚的守和气

拇指窗 | 我游历自己的第八大洲

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又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有些人航游了每一个大洋,但很少航游他自己的单调。我的航程比所有人的都要遥远。我见过的高山多于地球上所有存在的高山。我走过的

拇指窗 | 梦边

小时候讲起或想到“故乡”,非常明确,没有第二个地方是这样子的。(包括儿时玩在一起的同伴,我们熟悉每一级受腐蚀的台阶,我们在那里“办家家”;干净得不能再干净的街头街尾的角落。)跟爹妈走亲戚回来,闭着眼睛

拇指窗 | 深层倾听

真正的倾听给我带来快乐,我想我知道其中的原因。真正的倾听,可以让我与被倾听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我对个体、对人格及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全部都是通过倾听获得的。在真正的倾听中,你还可以

拇指窗 | 做一只蚂蚁

我走得很慢,我在慢慢地啜饮夜晚这杯香醇的美酒。在野外,月亮用不着太大,就能把黑夜照亮。我觉得脚下的路纤尘不染,洁净得仿佛用银河之水刷洗过似的。我走得轻松而又逍遥,好像是风和月光在推着我走似的。在一个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