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以书为“信”
作者: 段奇清一般的书信是指通过邮差邮递的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件。然而,在手机和电脑大为流行的今天,邮差邮递信件即将成为过去式。但另一种“书信”依然穿透遥远时空来到我们身边。这里的“书信”是指以书籍为介质的“信”。
2023年11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公共图书馆收到一件快递,管理员拆开一看,里面是一本名为《著名作曲家》的大部头书。书中主要讲述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著名作曲家的故事,作者是编辑、翻译家和作家内森·多尔。圣保罗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协调员约翰·拉森花了好大的工夫,查到这本书最后一次借出的时间是1919年。
还书的是明尼苏达州赫内平郡的朱莉,她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状况很脆弱,不知它能否重新上架,但图书馆会保存好它。”在图书馆工作了25年的约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书,以前有些书隔了20年或30年还回来,但从没见过隔了100多年还回来的。它已达到一个境界,不仅仅是一本旧书,更是一件艺术品。”100多年后依然归还,尽管书的状况很脆弱,但是还书人的诚信令人感动。
2022年,英国的吉尔·戴维斯整理家中杂物时,发现一本名叫《被遗忘的潜水艇》的书,她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1957年。那天,戴维斯在路边的长椅上捡到此书。当时,她打算细读,可偶然的一件事让她一连几天忙碌起来,此书便被掩藏在她众多的藏书之中了。2022年,她又一次搬家,《被遗忘的潜水艇》终于被翻了出来。这次,她仔细一看,发现书的扉页有“朴次茅斯图书馆藏书”的印章,于是很快将书归还朴次茅斯图书馆。借书人因将书遗落而丢失了信用,戴维斯意外地捡到了此书,尽管已过去65年,但发现这本书属于朴次茅斯图书馆后,她立马归还。由此,一份遗落的守信的“珠宝”在时光流转中熠熠生辉。
2021年,苏格兰邓弗姆林中央图书馆收到鲁伯特·休斯所写的《高贵的木材》一书。还书人在信中写道:这是73年前我母亲借的书,书借到手几天后,母亲意外去世。最近,我在家中发现了这本书,我与母亲不做“不高贵的木材”。此书的归还让人领悟到了一个人要高贵,任何时候都不晚。
许多不守信是因为意外造成的,而人们大多愿做“因书而信”的传棒人。当维吉尼亚·罗文斯的著作《恩爱夫妻》从英国盖恩斯伯勒图书馆被借出时,规定的还书期限是1958年7月30日前。但在2022年,《恩爱夫妻》却漫游到了克罗地亚共和国。一个不知姓名的人捐赠给当地图书馆的一批书中就有这本书。当地的图书馆管理员发现此书来自英国盖恩斯伯勒图书馆后,便将它邮寄了过去。《恩爱夫妻》漫游了64年,漫游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最后来到克罗地亚共和国。当地图书馆没有将它据为己有,终让一份漫游的诚信回归。
时间再长也不能冷却人们归还书的热心肠。1688年,罗伯特·沃波尔上校在剑桥郡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借了一本名为《北德国及近邻的历史学家们》的书。1956年,沃波尔的后裔乔姆利第五侯爵在祖宅的旧书堆里发现了这本书,并在第一时间归还给了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268年后归还所借之书,堪称历史长河中一朵极其绚丽的浪花!可逾期后归还还有比这时间更长的。
“这本书属于谢菲尔德教堂的借阅图书馆,1709年。”这是写在名为《英格兰教会人的信仰与实践》一书扉页上的文字。有人推断这些字是当年的图书馆管理员手写的。而这本1704年出版的书,1709年被借走后,直到2022年才归还给谢菲尔德教堂图书馆。谢菲尔德大教堂的牧师卡农·基思·法罗说,他收到一个已故老妇的儿子发来的电子邮件,说母亲在遗嘱中要求他一定要归还此书。不知道这本书在图书馆外为何漫游了313年,从逝者的遗嘱中和儿子遵循遗嘱的行为中可以想见,其间一定有不平常的故事,一定蕴藏着关于这本书归还过程中极其感人的细节。
这一个个以书为“信”的故事,在令我们敬重那些穿透时空坚守诚信的还书人时,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哲理有了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