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秋山

作者: 马亚伟

秋山是怎样一点点醉起来的?秋风斟了一杯又一杯红酒,山禁不住风的热情,杯杯一饮而尽,终于醉得朦胧,醉得梦幻。

当你远远望到一座秋山时,不要惊异于它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那是一座山酩酊大醉时展现出的特有风采。一座山不是突然间就醉成七彩斑斓模样的,就在不久前,它还是青葱的样子,像健壮有力的青年,努力成长,向往成熟。季节的神奇之处在于给万物无限空间,任由它们恣肆地挥洒豪情。待到一股股张扬之气快要无法遏制的时候,季节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一切都要往回收。当秋风吹响了悠扬的萨克斯,绿意瞬间就收住了。秋山上的色彩一点点多起来,今天一片叶子变黄了,明天一棵树变红了,后天一个山坡成了彩色的——青山慢慢用色彩写就了一个“秋”字。

秋山在望,岁月流长。一座秋山在不远不近的地方释放精彩,独自妖娆。它的热情是本色流露,是为了表达对季节的敬意,并非为了吸引谁的视线。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近距离辨析这些色彩,你可能会按照习惯为色彩命名。而远距离看到秋山上那么多色彩,你想用“斑斓”和“缤纷”这样的词语概括一下,又觉得太过生硬、呆板。那些色彩杂沓而似乎有序,仿佛每一种颜色都是巧夺天工的一笔,不可或缺又不可替代。秋山的色彩,有酡红,有嫣红,有橘红,有橙黄,有金黄,有明黄……那么多颜色在远方涌动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座山醉得那么可爱又率真,醉得那么迷离又清醒。谁说醉了就失去了理性?半醉半醒半浮生,半归半隐半清欢,白云缥缈处,山林几度秋。远望秋山,你感觉它是暖色调的,它却有着清丽绝尘的风姿;你感觉它是冷色调的,它却有着温和踏实的气质。

秋日山林遥相望,天工施巧绘秀图。大自然对色彩的把控极为自如,世上一切美丽的色彩都在其收放之间。自然之力鬼斧神工,无须构思和描摹,灵感乍现时随意点染和泼洒,便创造出美妙绝伦的秋色赋。而秋色赋中,秋山是最为意境悠远的一笔。没有秋山的映衬,整幅图的格局都打不开,是封闭和狭隘的。有秋山在,你可以把一幅秋光图拉近又推远,推远又拉近,俯仰之间画面开合,秋天的洒脱气韵便呼之欲出。秋山醉意浓,岁岁有华章。

如果你以为色彩能够代表秋山,就有点流于表面了。色彩只是秋山的表象,而秋山骨子里的清奇与孤傲,是无法用色彩来描摹的。想要领略秋山的神韵,需要深入秋山的腹地,感受那种繁华深处有清凉、斑斓之下有幽静的氛围。

秋山沉寂,山间万木萧疏,落叶簌簌而下。一片秋叶是秋天的语言,一棵秋树是秋天的故事,一座秋山是秋天的童话。秋山纯净而美好,最适合安放心灵。俗世烦扰,世间繁华,都在这种沉静的气息中逃得无影无踪。暮色降临时分,斜阳穿过林木,秋山被染得诗意朦胧,清凉的山风吹得人无比清醒。当你行走在山间的时候,能够听到自己清晰的脚步声。其实这哪里是自己的脚步声,分明是秋山对你深情造访的回应。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与人从来都是最容易沟通的,彼此掌握着独特的语言密码。你见秋山多沉静,秋山见你应如是。秋山清寂,人心淡然。此时的秋山是一个看惯春风和秋月的智者,沧桑尽在眼底,旷达由心而生。

秋山无言,人也无言。那样的时刻,人也醉了。秋山醉,醉秋山,秋山与天地同在,人与秋山同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