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傅蓉

【摘 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参与式”课堂评价理论中所提出的选择性反应评价、论述式评价、表现性评价、交流式评价、课堂小结评价等方法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并以绘本阅读课This is Chicago为例,探讨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应用“参与式”课堂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关键词】“参与式”课堂评价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将评价纳入课堂教学,是教师调控、管理课堂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学理论、方法、手段的转变促进了评价理论、方法、手段的转变;另一方面,评价改革又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恰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参与式”课堂评价内涵解读

“参与式”课堂评价是美国教育评价专家Richard J. Stiggins和他的团队通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出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的方法和策略。它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

选择性反应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是评价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选择性反应评价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可以理解测试题的含义。因此,这种评价方式更适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复习课上使用。

(二)论述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是一种基于主观判断的评价。论述式评价的顺利开展,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比较好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因此,论述式评价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新授教学后的巩固和应用。

(三)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要求他们实际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表现性技能或者创造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成果或作品。在具体实施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然后制订具体的评分规则,规则越细,评价实施就越易于操作;最后根据规则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评价后的意见以辅助下一规则的落实。表现性评价可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应用到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四)交流式评价

交流式评价包括以课堂问答、课堂讨论、班会、面谈、口头测验、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学生日记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推理能力、表现性目标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交流式评价不需要检查测试题的质量,没有分数结果等,这种评价方式更自然,更适合用于低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但交流式评价也会有潜在的偏差,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交流式评价更具参考价值。

(五)课堂小结评价

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小结评价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教师借助各种手段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所学、所思、所感、所得进行小结和评价,可以起到及时反馈与巩固的作用。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课堂小结评价是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做到却最容易被忽略的“参与式”课堂评价形式。

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在评价中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学生也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调整好自己后续的学习状态。实践表明,将“参与式”课堂评价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指导意义。首先,“参与式”课堂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从对自己的评价中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从而有助于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参与式”课堂评价分析,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程度,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内容的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二、“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笔者以绘本This is Chicago的教学为例,思考与实践“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为了让“参与式”课堂评价有效实施,在新课开始前教师通过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前提,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接着,教师又将学生按教室座位进行自然分组,通过竞争机制直观及时地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的应用

T:I usually go travelling for the holiday and I’ve been to many beautiful cities in China. These cities all have nicknames. Now Let’s play a game, look and say. If you know the answer, press the button on your answering machine quickly. Let’s go.

S: This is... The city of...

简析:教师首先通过呈现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城市风情”。随后设计抢答游戏“根据昵称猜城市名称”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话题相关的已知,为绘本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利用智慧课堂的答题器功能及时对学生反应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行直观评价,有利于教师检测学生头脑中对于“城市”这一话题的已知是否激活,激活的程度又是多少。学生学习准备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文本学习的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进行选择性反应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交流式评价的应用

T: Boys and girls, Chicago is a colorful city, anything can happen in Chicago. What does it mean?Do you have any ideas?

简析:教师对阅读文本中“Anything can happen in Chicago.”这句话进行开放性提问,以了解学生通过绘本学习对于芝加哥这个城市有着怎样的深入认识。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教师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虽然小学生的词汇积累水平有限,但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有的学生说“Chicago is a colourful city.”,有的学生说“You can do a lot of things in Chicago.”……教师在提问、候答、理答和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T: Now ,work in four. Let’s make a brochure for your favorite city, and then introduce it to us. Let’s see how many stickers your group will get. So what aspects can you talk about a city?

S:...

简析:本环节的表现性评价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展开。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为自己喜欢的城市制作宣传册并介绍。组长介绍可以得到一个贴纸,小组代表介绍可以得到两个贴纸,所有成员一起介绍可以得到三个贴纸。以上分层设计的课堂活动要求明确直观,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竞争机制让大部分小组都选择“跳一跳摘果子”,发言的小组均达成了最高层次的目标,得到了最高的评价。在分层设计的小组活动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除了承担难度较大的任务外,还可以帮助能力较弱的组员一同完成活动。从课堂反馈来看,这样的小组活动不仅有利于合作学习,也有利于每个成员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进行自我评价,在互评和师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与促进,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四)论述式评价的应用

T: Now we have 3 brochures here,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Let’s vote with your answering machine.

简析:文本阅读理解后,教师通过设计为自己最喜欢的城市制作宣传册并介绍的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应用中巩固和习得语言。三组学生在对其作品进行展示和介绍后,教师和其他学生通过选出最佳宣传册的投票对三个小组的综合性语言输出进行论述式评价。有的学生说:“I like the first brochure ,because it’s beautiful. I can know the nicknames of Chongqing and what I can see in Chongqing. I want to visit it this summer holiday. ”,有的学生说:“I like the second brochure,because Nanjing is my hometown. You can find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here. You can also find many yummy food.”……论述式评价是一种基于主观判断的评价,因此对论述题的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城市,并收集好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为制作宣传册做准备。提前下达任务的好处在于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制作和论述。教师对学生的论述进行互动式点评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五)课堂小结评价的应用

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的最后缺少了课堂小结评价。课堂小结评价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也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课堂中精选教学内容,控制好各环节所用时间,一定要在最后留出3~5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一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与学生一同交流所思与所得,只有这样才算完成了“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全过程。

三、“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反思

(一)“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局限

“参与式”课堂评价较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是效度问题,由于学生数量多,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观察的项目多,因此评价过程往往十分烦琐。为了检测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还需要设计和收集课堂教学反馈表,了解每个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态度,而这些内容既是本节课评价活动的结果,也是下一节课评价活动设计的源泉。另外,“参与式”课堂评价的信度也存在争议。评价的执行过程可能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意志对评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怎样提高“参与式”课堂评价的效度和信度是未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合理应用

总的来说,“参与式”课堂评价的优势远大于其局限性,教师应充分应用“参与式”课堂评价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设计课堂活动并选择合适的“参与式”课堂评价手段。其次,要提高评价效度和信度。在效度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来控制学生数量,与此同时也要精简课堂观察评价表;在信度方面,则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方法让评价主体多元化,从而提升评价信度。最后,课堂教学活动中任务的具体化也非常重要,教师要选择有交际意义的语言任务进行评价,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规则和步骤,这样才能发挥“参与式”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3]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