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任务设计
作者: 肖晶
【摘 要】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剖析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及内驱力,精心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任务,引导学生面对真实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来深化知识理解。这些任务应具备真实性、可理解性、趣味性、可拓展性和挑战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英语的魅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 真实性问题 单元任务设计
一、引言
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灌输,把考试成绩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也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真实性问题解决的研究显得尤重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学习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中去。而真实性问题解决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任务设计。
二、真实性问题解决对单元学习的启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性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首先,真实性问题解决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可以模拟商店购物、问路、生日派对等场景,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样的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
其次,真实性问题解决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最后,真实性问题解决还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应注重合作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单元任务设计
(一)求真实:联接学生经验的情境创设
在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单元任务设计中,联接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并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学生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活动和情感,如家庭活动、学校生活、游戏、玩具和友谊等。
以译林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 3 It has a short tail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生会用“It has...”句型来描述动物的特征。因此,教师在本单元任务设计时,创设了宠物不小心走失,需要在网上发布“寻宠物启示”的情境。让学生画一张宠物的图像,再用语言对宠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在语言表达中,教师惊喜地看到学生不仅描述了宠物的特征,还把宠物的名字、爱好、自己对宠物的喜爱,以及希望宠物早日归来的期待都表达出来了。
这一任务一方面指向了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充分连接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教师通过设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任务,不仅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无缝对接。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穿越”到国外,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与当地人进行英语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能理解:基于学生认知的任务表述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任务要求的表述中,教师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明确的指示来引导他们完成任务。首先,任务描述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其次,任务要求应当具体明确、步骤清晰,避免模糊不清的指示。最后,任务的时间、参与对象、评价标准学生都要清楚,才能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教学为例, 本单元围绕暑假旅游计划展开,同时,对于自己的旅行计划学生要学会用一般将来时的句型来提问和回答。在学生真实的暑假生活中,除了旅行计划,还有学习计划、运动计划等。因此,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大任务设定为“我的假期,我做主”,并分成三个小任务,“我的旅行计划”“我的学习计划”“我的运动计划”,图1是三个小任务的具体要求。
这个任务并不单一地指向计划的完成,更旨在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运动、旅行的价值导向,以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这些视觉元素能够直观地展示任务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三)有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小学英语任务的设计中,追求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任务的真实性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而趣味性则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小学英语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地将任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通过设计既真实又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找春天”这一单元大任务。此任务巧妙划分为“Spring in drawing”“Spring in singing” “Spring in doing”三个小任务。在“Spring in drawing”中,学生可以用画笔描绘出春天公园里的美丽景色;在“Spring in singing”里,学生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最后,在“Spring in doing”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如户外探索、植物种植等,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这些任务的推进,学生将发现春天无处不在,无论是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还是亲手做到的,都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任务设计旨在让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四)可展开:强调学生实践的目标达成
当设计指向问题解决的单元任务时,确保任务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关键,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感觉。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Birthdays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可以教授生日的日期及生日活动的表达,还可以将这一主题扩展到整个生日的准备步骤,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首先,教师可以从“生日邀请函”的制作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邀请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日期、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等,并鼓励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和图案来装饰邀请函,使其更加吸引人。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是生日活动的准备。这个环节可以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一些不同的活动选项,如制作生日蛋糕、准备游戏和奖品、布置生日场地等。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最后,是生日的真正举行和接受礼物的中西方礼仪渗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寿星、嘉宾、主持人等,让他们模拟生日宴会的流程,并学习如何在中西方文化中恰当地表达祝福和接受礼物。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在整个单元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任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任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迎挑战: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意识
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英语单元任务设计对学生来说要具有挑战性,要略高于本单元知识水平,可以是跨单元的综合运用,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实践体验。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In the library的教学为例,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用“Don’t...”句型了解图书馆内的一些规则。教师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单元任务设计—— 制订班规,请学生们先描述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例如,有学生可能会提到“Don’t talk loudly in class.”或“Don’t litter in the classroom.”等。
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需要讨论并研究如何制订一套合理的班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还需要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他们可能需要讨论班规的内容、执行方式、惩罚措施等方面,以确保班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将自己的班规方案进行展示和汇报。
在这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从其他小组的方案中学习到新的思路和想法。通过这样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任务设计,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任务设计不仅强化了英语学科知识的运用,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任务设计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满足了他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且富有意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们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2]张菊荣.评价驱动学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