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研修平台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纪虹

【摘 要】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能够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实证化的数据服务,文章以一节市级英语公开课的磨课过程为例,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的教学对比,探讨平台如何为课堂提质增效和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帮助,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实效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智能研修平台 精准教学 磨课 教学研究

一、教学背景

为了推动智能化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教研过程的精准性,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研讨活动在笔者所在学校举办。本次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  Story time板块。本课例是单元第一课时,故事围绕生日话题,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Su Hai和Mike生日的相关信息,通过两组人物的视角呈现中西方不同的生日文化。笔者围绕生日这一主题,创设了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同时,融入绘本Mummy Pig’s birthday,丰富了本节课的主题意义,也让语言在新的语境中得以被创造性地表达。

二、磨课过程

(一)读前环节

【试教片段】

(1)Sing a song

T:What is the song about?(揭示主题Birthdays)

(2)Free talk

T: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birthdays. Look, this is my birthday. It’s on the thirteenth of February. I usually eat some noodles on my birthday.

T: So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教师询问班级部分学生的生日日期和活动。

T: Let’s look at these birthday activities. Do you know them?

PPT呈现生日相关活动图片,教师带读词组。

【存在问题】

歌曲导入生动有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Birthdays。但教师要求学生谈论各自的生日日期和活动,仅仅是对句型的简单操练。此时学生对于日期的表达方式还不熟悉,导致不少学生出现表达障碍的情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据循证】

在试教后,听课教师调取了智能研修平台的数据,首先关注到的是师生的课堂表现曲线图。曲线图分为绿、黄、蓝三种颜色,其中“绿色”为关注度曲线,曲线越高,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吸引力越高;“黄色”为参与度曲线,反映学生能否按照教师指令展开学习活动;“蓝色”为表现度曲线,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高低。通过平台数据可以发现,在课堂6分钟左右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度、参与度出现第一次下降。笔者对这一时间段的教学视频进行了切片式分析,发现学生在回答生日日期时比较困难,存在错误,对生日活动的回答也局限在have a big dinner、eat a birthday cake等课文中出现的短语,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有效激活。

【教学重构】

(1)Sing a song

T:What is the song about?(揭示主题Birthdays)

(2)Brain storm

T:When we talk about birthdays, what comes into our mind?

S1:We always have a birthday party.

S2: We can see some balloons and play some games at the party.

S3: We eat some noodles and a birthday cake.

S4: We can get some nice presents.

...

【教学反思】

导课环节中欢快的生日歌,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非常契合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歌曲动画中有很多与生日相关的元素,如balloons、a birthday cake、a birthday party、presents等,能够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激活已有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Brain storm的活动,学生能够自由思考、大胆表达,饶有兴致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读中环节

【试教片段】

(1)Watch and answer

T: Miss Li and her students are also talking about birthdays. Whose birth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教师播放故事动画,学生整体感知故事,了解故事谈论的是谁的生日。

(2)Scan and underline

T:When are their birthdays?

(3)Read and find

T: What do they do on their birthdays?How do they feel?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和自主阅读,获取生日日期、活动和感受等信息。

【存在问题】

教师未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虽然能够获取故事的相关信息,但是不能自主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无法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数据循证】

通过平台数据,听课教师发现,在课堂进行到14分钟的时候,学生的关注度、表现度、参与度均有下降。听课教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视频进行了切片式分析,发现此时学生正通过浏览找出Su Hai和Mike的生日日期,接着进行自主阅读并圈出文中人物的生日活动和感受。此时教师所设置的活动较为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效果不理想。

【教学重构】

(1)Watch and answer

T: Whose birth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Read and circle

T:When is Su Hai’s birthday?

(3)Look and guess

T:What do Su Hai and Su Yang do on their birthdays?

看图猜测苏海和苏阳的生日活动。

(4)Listen and tick

T:What do Su Hai and Su Yang do on their birthdays?

(5)Summary

We can talk about Su Hai and Su Yang’s birthday from...

引导学生说出when、who、what、how,初步形成思维导图。

(6)Talk and report

Learn Mike’s birthday in groups with the help of the mind map.

Try to report in different ways.

【教学反思】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Su Hai的生日,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what)的同时,初步获取文章的结构(how),形成思维导图,为后面篇章的自主学习搭建支架。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Mike的生日信息,并能根据思维导图介绍Mike的生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建构知识脉络。

(三)读后环节

【试教片段】

(1)Think and say

T: Now we know much about Su Hai’s and Mike’s birthdays. Can you choose one to talk about with your partners?

(2)Let’s think

T: Today we talk about Su Hai’s and Mike’s birthdays. And do you know your parents’ birthdays?What do they usually do on their birthdays?

(3)Let’s write

T: Please make a family card about your parents’ birthdays. Then try to talk with your classmates.

【存在问题】

课文呈现了Su Hai、Su Yang 和Mike 的生日日期、活动和感受等信息,主题比较浅显,教师并没有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也没有设计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制作家庭生日卡的活动依旧停留在写一写父母的生日日期和活动的层面,是对故事内容的简单重复,无法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无法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数据循证】

在课堂22分钟和30分钟时,学生的关注度、表现度、参与度再一次出现了明显下降。听课教师又对当时的课堂实况进行了分析:在复述文中人物的生日信息时,学生只需要将相关信息填入教师所给的句子中,而不是利用结构化的新知完成任务。另外,这一活动并不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间缺乏讨论和互动,教师巡视流于表面,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让学生回忆和表达父母生日的相关信息,并制作家庭生日信息卡,这一活动中学生巩固了语言知识,但未能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教学重构】

(1)关联教材内容,发展语言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或表演课文,形式更加多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Talk and share.

T:We know a lot about Su Hai’s and Mike’s birthdays. How about your birthdays?Talk in two. The mind map can help you.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通过谈论自己生日这一新语境的创设,学生能够利用结构化的新知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2)深挖文本内涵,深化主题意义

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就“What do you think of birthdays?”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日意味着成长、感恩、祝福、快乐等,大大丰富了学生对生日这一主题的认知。

Think and make.

T: Birthday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sometimes birthday can be a big surprise. Do you remember this picture book?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