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习字格在汉字结构书写中的运用

作者: 陈植华

纵横习字格在汉字结构书写中的运用0

【摘 要】运笔和结体是写好字的关键,结体是写好字的基本要求,没有结体,字不成行。而平行等距,是结体的核心要领。练好平行等距的汉字是汉字书写的必经之路。在小学低年级,尝试运用纵横习字格来解决平行等距的汉字书写问题,能让学生在纵横习字格中反复练习书写,有效掌握平行等距的汉字书写方法,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

【关键词】汉字书写 平行等距 纵横习字格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写好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写好规范字就是不写错别字、异体字和新造字,还要把汉字写得“正”、写得“美”,在视觉上笔画排列和谐、美观。其中,控制好汉字笔画中的“平行等距”最重要。

当一个汉字笔画中出现多横、多竖、多撇、多点时,要注意横与横、竖与竖、撇与撇、点与点之间距离平行且相等。平行等距并不需要用数学工具进行精细测量,视觉上达到“平行等距”即可,这就要求将点和画安排得合宜、协调有致。如果所有点和画都绝对平均、均匀,写出来的字就会显得死板。如“王、三”这样的字,如果横画都写得一样长,看起来就非常呆板。

平行等距是楷书最常见的结构原则,可以分为横、竖、撇、点的平行等距。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等距”,笔者通过一些例字并把它们放在纵横习字格上让学生感知。

在讲横向笔画间、竖向笔画间、斜向笔画间和点与点之间的平行等距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纵横习字格。

一、什么是纵横习字格

纵横格是习字辅助格,是习字工具,在纵横格中可以清晰定位汉字点画位置。因纵横格有四条纵向平行线和五条5°角的横向平行线,故在纵横格中能更为清晰地剖析汉字点画间的平行等距。笔者主要借助纵横格来谈谈平行等距汉字的教学策略。在使用纵横格时,要注意分析点画的内部结构,即点画的排列组合关系,以及点画留下的空白与空白之间的关系。

书法家包世臣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感受,认为在有“网格线”为坐标的“宫”或“格”内习字,能更快捷地掌握书写要领。下面,通过例字并把它们放在纵横习字格上来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平行等距。

1.横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图1以“日、目”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横向笔画时,平行等距的特征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横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教师可通过“一找平行等距,二察横向笔画长短,三抓主横向笔画”的策略来教学。

图1

以“百”字为例,先引导学生找“百”字笔画中的横向笔画,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验证这个字是否遵循平行等距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观察各个横向笔画的长短,即第一横最长,第三横最短,且挨左不挨右,最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横向笔画,即第一横是“百”的肩膀,要写得长一些。

通过本组例字的研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字中横向笔画比较多时,一般横向笔画间的距离应比较均匀、方向较一致,且横向笔画有长有短,要主抓横向笔画间的主笔画,这样写出来的汉字就更加匀称、美观。

2.竖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以图2“地”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竖向笔画时,竖向笔画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且等距。同样,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竖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

图2

教师在教横向平行等距的汉字后,再教竖向的平行等距汉字时,可让学生上台讲解竖向平行等距汉字的写法,教师在旁相机指导。总之,在教此类汉字时,先画线找平行等距的竖向笔画,再观察竖向笔画的长短,最后抓汉字笔画中的主笔。

以“世”字为例,先引导学生找“世”字笔画中的横向笔画,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验证这些汉字是否遵循平行等距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观察各个竖向笔画的长短和规律,最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横向笔画,即第一横连接了“世”字竖向笔画,要写得长一点。除了要发现竖向平行等距汉字的普遍规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汉字的独特规律,如“世”字,竖向笔画的起笔处和横画的起笔处大概在一条线上,且在横向笔画的起笔和落笔处做两条垂线,我们会发现这两条垂线和三条纵向笔画大致存在平等等距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3.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以图3“多”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斜向笔画时,斜向笔画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且等距。同样,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竖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

图3

教师在教斜向平行等距的汉字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好第一个斜向笔画。只有写好了第一个斜向笔画,其他斜向笔画才能美观地依照第一个斜向笔画进行平行等距的书写。因此,在说明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发现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斜向笔画倾斜的角度大概是多少,接着,观察斜向笔画间的长短,最后抓住斜向笔画间或汉字的主笔。

以“乡”字为例,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笔撇折中的“撇”、第二笔撇折中的“撇”和第三笔“撇”之间大致存在平行等距的关系,接着请学生观察第一笔撇折中的“撇”是比较“陡”的,然后再观察第一笔撇折中的“撇”最短,第二笔撇折中的“撇”稍长,最后一笔“撇”最长,最后引导学生发现第三笔“撇”是整个字中最显精神的笔画,要写得舒展、修长。

4.点间的平行等距

以图4“点”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点时,点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且等距。同样,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竖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

图4

教师在教点间的平行等距的汉字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点的方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发现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其次,引导学生发现点的方向不同且“点”画大致会往汉字中心靠拢;最后,观察点笔画的长短。

以“四点底”为例,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点之间的平行等距;其次,请学生观察“四点底”的第一点是从东南方向起笔到西北方向落笔,第二点和第三点大概是纵向起笔和落笔,第四点是从西北方向起笔到东南方向落笔,第一点和第四点相对,四点的上面延伸方向最后都往“点”字的“竖”画落笔处靠拢,即向汉字中心靠拢;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点和第四点稍长、第二点和第三点稍短。

二、利用纵横格助力学生书写平行等距的汉字

平行等距是汉字楷书结构的基本原理,它是指汉字中的同类笔画基本保持距离相近,方向一致,是汉字结构整齐稳定的要素。借助纵横格,它有两种练习形式。

(1)笔画踩线的书写练习。笔画踩线是指笔画位置与格子的线吻合,笔画写在线上。“月、非、吉、居、同、间”等字,笔画分布与格线吻合纵横格中,学生借助格线来走笔,可以清晰地体会平行等距的排列规律。

除了上面的例字,还有“问、闰、国、园、闻、门、井、开、丹、舟、身、耳、匪、画、届、呈、层、佳、朋、虽、专”等字的横竖排列清晰,也可以反复练习。

(2)横竖与格线同向平行书写练习。横竖与格线同向是指汉字中横竖,不一定位置刚好在线上,书写时要与横竖线同向平行。“昌、高、星、皇、排、旧”等字,横竖的笔画比较多,跟纵横格线不吻合,书写时,要注意横与横线平行,竖与竖线平行。

三、用纵横习字格练习“平行等距”汉字的效果

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书写水平和书写技艺的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纵横习字格中反复书写生字,巩固练习。学生运用纵横习字格练习临写,即使离开纵横习字格,离开范字,也能写出“形似和神似”的规范字。

为了检验用纵横习字格进行写字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进行了用纵横习字格开展写字课堂教学的实验,并且作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课堂上,笔者用纵横习字格来示范写字并讲解,学生用纵横习字格书写新字,取得了一定效果。

使用纵横习字格前,学生写的笔画位置随意,字的平行等距特征没有把握好。使用纵横习字格后,学生每次练字时都要认真观察每个汉字笔画的位置和线与线之间的平行等距关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纵横习字格中把握汉字的平行等距,书写的汉字规范、美观和匀称。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做事的态度,锻炼了学生的耐心。

学生借助纵横习字格的精准定位,通过由简入繁的学习路径,循序渐进,能把握汉字的平行等距原则。平行等距在汉字结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效掌握汉字书写平行等距,就是掌握了汉字结构的钥匙。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注:本文系深圳市2023年成果培育课题“‘纵横格’硬笔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gpy23012)的成果之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